當前位置:
首頁 > 動物 > 猛獸的尖牙和利爪

猛獸的尖牙和利爪

在我居住的蒙大拿州,美洲獅是一種常見動物。對許多蒙大拿人來說,他們之所以眷戀這片土地,這些大貓正是重要的原因之一。也正因為如此,每次我跨入曠野,耳邊都彷彿有一個低沉而清晰的聲音在告誡我:此時此地,人類可不是老大!有一年的 12 月份,在家後面的山脊上,我第一次與一隻美洲獅面對面碰了個正著。




美洲獅






這並不意外,我曾無數次在冬日清晨的雪地上發現過它們的爪印,也曾誤打誤撞在附近的森林中碰到過它們埋起來的戰利品。美洲獅會用松針和松木枝把捕獲的獵物蓋起來, 以便能夠再次找到。那次碰見美洲獅, 我也算是主動找上門。幾年以前,我就把一個運動感應相機放在家後面的山溝里一眼小小的泉水旁邊。每個禮拜,我都會過去更換記憶棒,然後回來整理一下之前拍下的一大堆圖片,裡面有各種過客輪番登場:喜鵲、鹿、臭鼬、狗熊、老鷹,當然還有美洲獅。





美洲獅擁有強大的

跳躍和攀爬能力




在那個 12 月的某個早晨,我正翻過小山朝著那眼泉走去。這時,我的狗突然竄到前面,撲向了一隻「大貓」,而這隻「大貓」扭身跳上最近的松樹,在厚厚的松樹枝里一下子消失了。倏忽之間,我先是目瞪口呆,接著就對我的狗豎起了大拇指。要知道,它可只是一隻家養的平毛巡迴犬,根本不是山地犬啊。自那以後我就對它刮目相看了。那天我沒帶防熊噴霧,沒帶相機,沒帶刀,連根束狗帶都沒有,可以說是毫無防備。這隻「大貓」看起來體型不大,應該不會單獨出沒,一定還有母獅相伴,而母獅子可以從我身後灌木叢中的任何地方跳出來,除非我先看到它,否則就在劫難逃了。於是我趕緊拽著狗的項圈沖回了家中。半小時後,當我裝備停當再次返回原處時,卻再也找不到美洲獅的蹤跡了。當我檢索從相機中取回的記憶棒時,發現照片中的確是有兩隻獅子,而不是一隻。我很慶幸當時及時撤退了。要知道大型貓科動物很少會以人類為獵物,可一旦動起手來絕對是秒殺。




貓科動物是掠食性哺乳動物中的大師,它們的動作無聲、迅疾、致命。不過它們的武器還算相對小巧。凡事皆有因果,動物的這些特徵都不是無緣無故長出來的。例如,為了獵取雪鞋兔,加拿大猞猁需要孤身潛入廣袤的北方森林,無聲無息地穿行於皚皚白雪之中。



要想逮住一隻野兔需要使出渾身解數,這種野兔的皮毛顏色跟自然環境可謂是完美融合,它們的偽裝適用於多種自然場景。當冬天到來、大雪覆地的時候,它們的法寶就是「換毛」,褪下褐色皮毛,換上白色的冬裝。






加拿大猞猁




一旦發現雪鞋兔,猞猁就必須全力以赴。 「大後腳」賦予了這種野兔無與倫比的加速能力,時速可達 70 公里,是北美地區第二快的哺乳動物,僅次於叉角羚羊。不僅如此,它們「大長後腿」的力量一旦爆發出來,可以出其不意地變換運動方向,而速度、加速度都絲毫不受影響。據說,伊索寓言《龜兔賽跑》中的兔子原型就是這種野兔。



這樣一來,猞猁可算是碰上了對手,在與又快又機動的雪鞋兔的交手中經常落敗。兩者發生遭遇戰的場景可以通過觀察雪地上的足跡來複原,比如野兔是在哪裡被驚動的,跑了多遠,最終的贏家又是誰。在一項時間跨度為 5 年、範圍覆蓋幾百公里的對猞猁行蹤的研究中發現,只有約1/4 的逐獵是成功的;而一項類似的研究則揭示出,猞猁們每隔 4 ~ 5 天才能抓住一隻野兔,連肚子都填不飽。即便是在好年景,猞猁們也往往是徒勞無獲,更不用說在時運不濟的年頭了。




雪鞋兔種群的數量波動很大,盛衰之間的差異可以達到 40 倍。這種數量上的變動導致每隔 8 ~ 10 年猞猁就會遭遇一次嚴重的食品短缺,在貧瘠的年份里,饑荒就成了主旋律。猞猁幼崽的成活率在野兔的「豐年」是75%,而到了「災年」,這個數字就會驟降到 0。捕獲獵物的難度加上周期性的食品短缺,使得猞猁在捕獵能力的提升上面臨著激進的自然選擇,要想成功,就要配備有高端武器。




實際上,我們可以把大自然當做是對各種狩獵武器的一種檢驗,反過來,這些武器如何在結構上適應於不同的生存環境和被捕食者,也造就了捕食動物的多樣性。食肉目哺乳動物的發展史,就彷彿是一部武器進化史,成功、失敗交錯其間。武器清單則包括前肢、爪子、下顎和牙齒。




最早的食肉哺乳動物出現在大約 6 300 萬年前,也就是恐龍滅絕後不久。那時候的食肉類動物還稱不上是完全的捕食者,它們大多身材瘦弱、食物混雜,牙齒也沒有什麼特異之處。擬狐獸(Vulpavus)就是其中的一員,其個頭與雪貂相仿,身體纖弱、 尾巴細長,很可能以昆蟲、 蜘蛛、 蜥蜴、鳥及鼩鼱之類的小型哺乳動物為食。在早期食肉類動物的牙齒武器庫里,主要裝備有門牙、犬齒、沿著上下顎排布的一排前臼齒和臼齒等。








擬狐獸想像圖




從目前發現的最早的食肉類動物化石來看,它們口中不同部位的牙齒已經開始分化。犬齒最長,用來高效地捕獲和殺死獵物。前臼齒尖銳,用於咬住並固定獵物,臼齒則用於在進食過程中切割、撕裂食物。針對穿刺、切割、撕裂等這樣的任務,食肉類動物的牙齒可謂是術業有專攻。




隨著時間的推移,牙齒的功能分化趨勢越發明顯。而與此同時,食肉類動物的種類急劇增長,同樣的任務本身也產生了變化。許多物種所選擇的獵物範圍越來越窄,這種選擇又帶來了對武器需求的多樣化。飲食習慣不同,狩獵習性不同,牙齒的演進方向就不同。有非常多的物種均只以肉食為生,比如狼、鬣狗、貓和劍齒虎等,它們的牙齒形狀中或許還依稀帶著雜食性物種的特徵,但絕不雷同,這些形態不一的尖牙利齒無不成就了它們冷酷高效的「超級食肉動物」的稱號。




狼是超級食肉動物中的「集大成者」 ,貌似雜而不精,實則透露著強者風範。它們的下頜又瘦又長,外形近乎優美,但咬合速度驚人。下頜與堅固的犬牙配合在一起,可以死死地鉗制住大型獵物的側肋或大腿,從而將其杴翻在地。它們會採取群狼策略,即由不同的成員從幾個方向同時進攻,從而一舉干倒遠大於自身體型的獵物。成功獵殺後, 狼群開始大快朵頤,這時候,臼齒的「兩用」特徵就派上了用場,其邊緣如剪刀般鋒利,可以輕而易舉地切開筋肉。與此同時,這些臼齒又足夠厚實,磨碎一些小塊骨頭可謂不在話下。






鬣狗也是集體狩獵,但它們的下頜卻是另一番景象。鬣狗的犬牙相對較短,臼齒則已經拋棄了祖先們的「兩用」功能,褪去了鋒利的邊緣。鬣狗就像骨頭破碎機,主要食用骨髓,所以它們的牙齒寬闊、堅硬,還有一個圓頂。鬣狗的面部和下頜短小敦實,構成了牙齒的堅強後盾。這套武器系統是由相應的機械原理來保障的:越是靠近槓桿支點,力產生的作用越大。套用到鬣狗身上,牙齒距離咬合軸近,所產生的效果是咬合速度慢,但咬合力強大。狼則截然相反,狼的下頜很長,犬牙位於下頜末端,咬合速度快,但咬合力小。正是基於這樣的牙齒特徵,鬣狗更擅長於嚼碎骨頭,而不是撕扯血肉之軀。




貓也有著相對較短的口鼻和下頜,像鬣狗一樣,力量優先,而非以快取勝。它們的臼齒已經進化成了單一用途的武器,但任務是切割,而不是粉碎。狹窄、尖利的臼齒不適於搞定骨頭或四肢,用來對付肉質肌體卻是得心應手。此外,鬣狗的主要武器是臼齒,但貓在執行類似刺穿厚厚的表皮、挑斷獵物的脊髓等任務時依賴的法寶是犬齒,這一點和鬣狗是不一樣的。




貓的確有其過人之處。它們能將前肢翻轉向上:通過扭動腕關節,使腳上的肉墊向內,面向自己的軀體。靈活的前肢使得這類動物可以緊緊攀附在獵物身上,並且找到一個合適的位置來施展它們的致命一擊。貓的犬齒又長又細,雖然刺穿獵物易如反掌,但如果它們被猛地拽向一邊,受到扭轉力的作用,犬齒就很容易折斷。而對此,一隻貓的應對之道就是在獵物的垂死掙扎過程中,貼身掛在獵物身上,長牙直刺、精確打擊。當然,如果堅持不住的話,結果只會很嚴重,那就是犬齒生生被折斷。幸好貓的前肢非常靈活,使得它敏捷異常,擅長突襲,而且還會爬樹逃命!




別看貓這麼厲害,但和它們已經滅絕了的遠祖親戚劍齒虎一比,就遜色多了。劍齒虎的犬齒才可以稱得上真正的王者之劍:一把 25 厘米長、可以硬生生切斷猛獁象的脊柱的利器。可是,光長著巨齒還不夠,沒有頜骨、顱骨等部位及其相互之間位置的重大調整,劍齒虎的牙齒只能是典型的大而無用。實際上的進化結果是這樣的:它們的上頜骨變得非常短,甚至比其他的貓科動物更短;犬齒更加靠近咬合軸,咬合力更加威猛。劍齒虎的嘴巴很厚,上下頜可以猛地一下子全然張開。由此,劍齒虎就不得不把它們的下顎一直向外拔出,就形成了一個彷彿訂書機底盤的形狀,否則它們就沒有辦法把這麼大號的牙齒插入獵物的軀體。最終,劍齒虎的面部縮短了,顱骨縮小了,整個頭部開始向後傾斜,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劍齒虎在發起攻擊時犬齒是始終對外的。所有這一切造化之功,終於導致史上最恐怖的犬牙橫空出世。當然,相應的代價也急劇增長,劍齒虎在奔跑的時候就常會被這些犬牙拖累。實際上,不管它們幹什麼,這些牙齒都未免有些累贅之嫌。




裝備了這樣的利器,劍齒虎開始變得敢於捕獵體型更大的動物。誠然,在那個雷獸、巨獺和乳齒象大行其道的時代,大,就是壓倒一切的優勢。同樣進化出劍齒的掠食性動物至少在四種哺乳動物種群中出現過。有兩個種群已經滅絕,包括肉齒類中的擬貓獸、獵貓類中的弗氏巴博劍齒虎,

還有存在於貓科動物中的彎刀齒貓和短劍齒貓。最後,劍齒也曾在有袋類種群中出現,如袋劍齒虎。現在一提到有袋類動物,人們總是想到澳大利亞,但其實這些有袋類哺乳動物曾經分布在很多地方,袋劍齒虎就生活在南美。




從拉布雷亞瀝青坑中發掘出來的那些致命刃齒虎的化石保存得非常好,刃齒虎是短劍齒貓的一種。化石標本表明,刃齒虎體型比現代的獅子小,重量卻是獅子的兩倍多,大約為 270 公斤,尾巴呈短束狀。這些矮墩墩的動物或許從來不打追擊戰,近距離伏擊獵物才是它們的日常功課。從骨骼化石來看,劍齒類動物專門捕食行動笨拙的動物,如駱駝、幼猛獁象、幼乳齒象等。從前肢形態幾乎可以斷定,它們的捕獵方式就是從樹上躍下,從天而降般撲在那些龐然大物的背上。



以上文字內容摘選自《動物武器》



作者:道格拉斯?埃姆倫




《動物武器》一書回答了我們關於動物與人類武器的諸多疑問,比如明為同一類物種,為什麼有些配備有武器,有些卻手無寸鐵?人類武器的迭代與動物武器的進化有哪些共通之處?動物武器進化的根本動力是什麼?為了說明這些問題,作者在書中用犰狳的甲類比冷兵器時代的盔甲再到現代的防彈衣,用獸類的尖牙利齒類比狩獵的梭鏢再到戰列艦上的巨炮,向我們生動形象的展示了武器進化中那些精彩絕倫,令人拍案叫絕的生動故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動物世界 的精彩文章:

馬的祖先-始祖馬
物種圖冊-兔猻

TAG:動物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