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此人說了一番什麼大實話,令一再推辭稱帝的劉秀馬上答應稱帝

此人說了一番什麼大實話,令一再推辭稱帝的劉秀馬上答應稱帝

【核心提示】劉秀早有自己稱帝的心思,卻一再推辭手下請他稱帝的請求,直到耿純說出了一番大實話,劉秀這才回心轉意,正式稱帝。

1、劉秀早有稱帝的心思

公元23年,鄧禹聽說劉秀被派去收復黃河以北地區,立刻驅馬渡河,並在鄴縣追上了劉秀。於是,在這對歷史上有名的明君賢臣之間,發生了一次有趣的對話。

劉秀見到鄧禹很高興,卻又故意半開玩笑地問鄧禹:「我有封拜官吏的特權,你遠道而來,難道是想做官嗎?」鄧禹搖頭,表示自己不願做官。

劉秀又問:「既然不願做官,你來我這裡幹什麼?」鄧禹說:「但願明公威德加於四海,我得為明公效尺寸之力,垂功名於史冊。」劉秀聞言大笑,留下鄧禹同床「私聊」。

鄧禹於是為劉秀分析天下大勢,指出更始朝成不了氣候,天下必將大亂。

他說:「更始雖都關西,今山東未安,赤眉、青犢之屬,動以萬數,三輔假號,往往群聚。更始既未有所挫,而不自聽斷,諸將皆庸人屈起,志在財幣,爭用威力,朝夕自快而已,非有忠良明智,深慮遠圖,欲尊主安民者也。四方分崩離析,形勢可見。」

基於上述認識,鄧禹因此建議劉秀,「延攬英雄,務悅民心,立高祖之業,救萬民之命」,說:「以公而慮天下,不足定也。」鄧禹這話,說白了就是建議劉秀學習漢高祖劉邦,自己奪天下當皇帝。

聽完鄧禹的這個建議,劉秀的反應是「大悅」,令左右之人稱鄧禹為鄧將軍,並讓鄧禹住宿在帳中,共同商定策略計劃。由此可見,劉秀其實早有自己稱帝的野心。

2、劉秀一再推辭稱帝

劉秀早有稱帝的野心,但他又是一個深藏不露的人,不會輕易讓人看出自己的心思。

在打敗邯鄲王郎之後,劉秀手下有個叫朱祜的護軍就曾勸劉秀趕緊自己稱帝,結果劉秀認為他說了不該說的話——實際上是認為時機未到——差點被治罪。

當時,朱祜對劉秀說:「長安(即更始朝)政令混亂,閣下有帝王的相貌,這是天命!」劉秀卻說:「快讓刺奸(專門負責軍紀的將軍)來逮捕護軍!」朱祜於是不敢再開口。

之後,更始帝遣使立劉秀為蕭王,並命令劉秀就地解散部隊。

劉秀接到這一命令,十分鬱悶,整天在邯鄲趙王宮中睡大覺。耿弇闖入,要求回上谷徵兵。劉秀說:「王郎已經消滅,黃河以北基本平定,還用兵幹什麼?」

耿弇回答說:「王郎雖破,天下兵革乃始耳。今使者從西方來,欲罷兵,不可聽也。銅馬、赤眉之屬數十輩,輩數十百萬人,所向無前,聖公不能辦也,敗必不久。」

耿弇這話的言下之意是顯而易見的,既然更始帝無法平定天下,那就我們來。劉秀聞言,馬上從床上爬起來,曰:「卿失言,我斬卿!」

公元25年,馮異打敗更始朝大將朱鮪,領兵繞洛陽城一圈,並向劉秀髮送文書呈報戰果。劉秀手下的將領們進帳祝賀,乘機請劉秀稱帝。

將軍馬武首先說:「大王您雖然謙恭退讓,但如今國家社稷所託非人!您應先即帝位,然後再討論征討的事。像現在名號未正,東闖西殺,到底誰是賊呢?」

劉秀作吃驚狀,說:「將軍怎麼說出這種話?夠殺頭的罪了!」

其後,劉秀回到中山縣,將領們再次請求他稱帝,他再次拒絕。大軍走到南平棘,將領們再次堅決懇請劉秀稱帝,他仍然不答應。

3、耿純的大實話

劉秀一再推辭稱帝,諸將都有些失望。這時候,耿純站出來說:

「天下士大夫,捐親戚,棄土壤,從大王於矢石之間者,其計固望攀龍鱗,附鳳翼,以成其所志耳。今大王留時逆眾,不正號位,純恐士大夫望絕計窮,則有去歸之思,無為久自苦也。大眾一散,難可複合。」

大概意思是:天下士大夫之所以拋妻棄子,背井離鄉,在槍林彈雨中跟隨劉秀,想要的是攀龍附鳳,成就功名。如今劉秀卻違背眾意,一再推辭稱帝,士大夫們的個人願望無法達到,必將失望離去。眾人一散,就很難再聚合到一處了。

耿純這番話,說得十分懇切,也是大實話。將士們追隨劉秀出生入死,所為何來?還不是為了攀龍附鳳,為了功名利祿?而如果劉秀不稱帝,絕了大家的希望,那大家就只好散夥回高老莊了。

聽完耿純這番推心置腹的肺腑之言,劉秀十分感謝,馬上表示將考慮稱帝的問題。來到鄗縣,劉秀召馮異問四方動靜。馮異說:「更始必敗,宗廟之憂在於大王,宜從眾議!」

此時,剛好又有儒生強華奉上《赤伏符》,說:「劉秀髮兵捕不道,四夷雲集龍斗野,四七之際火為主。」群臣據此重新再請,劉秀終於答應了。

公元二十五年六月,己未,劉秀在鄗縣正式稱帝,定年號光武,大赦天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至簡點評 的精彩文章:

是歷史巧合還是宿命,漢代這兩個姓盧的竟然都成了「漢奸」
有能力的人,即便去放牧或種地,也比普通人強

TAG:至簡點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