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農產品興起私人訂製 全面提升產品質量是根本

農產品興起私人訂製 全面提升產品質量是根本

農產品私人訂製

近幾年,農產品認養、認種的個性化訂製模式越來越受到市場的追捧,在全國許多城市逐漸開始出現,比如在天津地區,消費者可以花3000元在西青、津南認養一塊小菜園,也可以花4000—5000元認養一頭仔豬,5個月後就可以吃到自己認養的豬的豬肉。在東北地區,消費者可以花幾千元在稻田認養水稻。在貴州,消費者只要支付每畝800元的年費、365元的管理費,以及一定的採摘工資、加工費、肥料錢,就可收穫這畝茶園的所有茶葉,要什麼茶,自己說了算。

找准需求 對接終端市場

私人訂製農產品,與傳統農產品種植的差異,首先體現在銷售思路上。一直以來,農民生產的農產品都是隨行就市,由於市場行情變幻莫測,大多增產卻不一定增收。而私人訂製則不同,它類似於「量身訂製」的市場經濟模式,沒有太大的經濟風險,也不會出現農產品滯銷的情況,這樣就實現了農產品從傳統的自產自銷到產品訂製、定向銷售的轉變,也為農民增產增收拓寬了道路。

根據相關的統計數據,從農產品,批發市場流通到零售商那裡的蔬菜,僅在管理和攤位租用上的費用就佔到整個過程全部消耗的45%。中間商也會從中提價,算下來,流通過程中蔬菜的價格上漲了一倍都不止。根據調查發現,到2017年,中國農產品批發市場的規模大約為4200個,八成以上的農產品從這些市場到達最終的消費端。而私人訂製農產品這種C2B的個性化訂製模式,由消費者提需求,按照消費者的要求或者按照高標準進行全程農產品個性化訂製的生產模式正好降低了農民的生產風險,同時也縮短了流通過程。

作為「消費者需求+商家響應」的預售訂製模式,準確對接客戶群是企業的重中之重。訂製過程中,需要分清到底要訂製給誰,針對不同客戶,滿足不同的訂製需求。客戶群不一樣,服務內容就不一樣。比如高收入消費者,有的會對農產品品質等各方面有較高的要求,其訂單有可能不一定來自於周邊地區。

安全生產 質量決定銷路

農產品私人訂製的普及,一個原因是有消費者對目前農產品生產過程中不正確使用各種農藥化肥等存在懷疑。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及人們收入的增加,百姓的消費水平及要求也逐漸增高,人們對食品的需求正在由吃飽、吃好逐漸向吃得健康方向轉變。隨著人們對綠色農產品需求的增加,按特殊需求預定農產品的人也多了起來。個性化、多樣化消費漸成主流。同時,隨著全球化、信息化以及物流現代化,使得消費者多種多樣的需求預定得以成為可能。

這種農產品的私人訂製,就好像消費者自己有了一個私人農場,可以隨時查看蔬菜稻米生長情況、牲畜飼養條件、果樹維護進度等,也可以要求種植、養殖人員不施放化肥農藥等。一些認養的消費者認為,自己認養的蔬菜、水果、肉蛋等質量比市面上賣的更可靠,吃著也放心。

而對於企業或者種植、養殖戶而言,想要獲得消費者的長期信任,最重要的是產品質量。首先是生產的土地要好,要儘可能選擇經過認證的基地,嚴格遵守國家規定,按照高標準進行全程安全生產。比如有機農場認養,對化肥、農藥等投入品都有明確的規定,需要按照有機操作規程進行全程操作,而且中間有技術人員進行全程指導,同時,通過視頻攝像頭、物聯網等進行實時監控,對病蟲害及時進行預警,對產品的成熟度進行隨時監測預報,產品成熟了還可以進行宅配。消費者也可以隨時觀察生產狀況,這樣把電子眼和互聯網技術應用於農產品私人農場加工之中,不僅有利於管理,提升質量安全,還能讓廣大消費者參與、監督生產過程,提高對產品的信任度。

作為一種新的農產品消費形式,消費者付出高價私人訂製歸根結底還是為了吃得健康,因此,想要長期經營下去,並不斷獲得消費者的信任,產品的質量才是根本。農產品訂製整個鏈條上的生產、流通、加工等環節的經營者必須要在質量安全方面多下工夫,通過品牌的打造擴大客源,提高標準才能取信於消費者。

增值服務 貼近鄉村生活

農業「私人訂製」的發展,一方面,消費者可以吃上安全、放心的食品。另一方面,有一些農場還會提供增值服務,如會員可以去農場吃、喝、游、玩、住。跟農民互動,享受親自採摘、親手種植的樂趣,實現了農業與旅遊休閑、文化創意、現代流通等產業的相互促進和融合發展,增加了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鏈接和黏性。

以瀋陽錫伯龍地創意農業產業園——稻夢空間為例,園區由稻田畫觀賞區、休閑體驗區兩區組成,以自然生態為理念,打造原始耕種與鴨蟹立體養殖共作的生態稻田。將

稻米種植和生態旅遊有機結合,不僅將私人農場稻米種植的理念傳播出去,同時吸引了大量旅遊者,形成了良好的循環。

這種模式讓農業不再僅僅具有第一產業的屬性,還可以與旅遊、養老、文化等產業進行深入互動,把城市居民作為目標市場,以體驗、互動項目為賣點,將自己的特色農產品、旅遊景點、風情民宿進行整合包裝,為消費者提供了個性化選擇,千方百計讓「客戶成為遊客,遊客晉陞為客戶」,使更多的群眾和消費者受益。不僅如此,因為收入的提高,還會吸引更多的外出務工人員回鄉就業,從而解決農村勞動力不足、留守兒童等問題。

價格高昂 長遠發展存疑

「私人訂製」其實並不鮮見,比如去縫紉店訂製衣服,店家會根據尺寸、喜歡的樣式來訂製,這件衣服就只能賣給你穿,在工業化還不充分的時代,這是我們先輩生活的常態。然而,當批量生產成為了可能,「私人訂製」的劣勢就展現了出來:成本過高,且可能訂製的並不滿意,人們開始去選擇不用等待過長時間,價格更為便宜,性價比更高的衣服。

同樣的道理,在工業化、規模化生產已經成為常態的時候,到商場、網店買衣服,難免有「撞衫」的情形,為了避免尷尬,很多人就對「私人訂製」感興趣了。但是,一時的喜歡,並不能夠直接帶來持久的購買力,畢竟,在私人訂製還未解決「成本控制」問題的時候,價格與價值仍然是公眾選擇時,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

對於農產品的私人訂製而言,價格同樣是必須考慮的因素。比如,有機農產品對種子、化肥、生產地等要求極高,生產標準十分嚴格,這也直接決定短時間內無法進行大規模推廣,難以走進尋常百姓的餐桌。與普通農產品相比,經「私人訂製」的農產品價格往往是普通農產品的數倍以上,吉林省植悅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有機蔬菜,以盆為單位為會員一對一配送,品種自選,每盆58元。一次兩次尚且可以接受,一年兩年甚至時間更久的話,高昂的價格對於消費者而言,無疑是一個不得不思考的問題。如何平衡價格和價值這一現實,贏得消費者長久的青睞,對於私人訂製企業來講,需要進一步思考。

產品安全 監管如何跟上

與傳統農產品生產加工模式不同,農產品「私人訂製」模式實現了農產品從種植到餐桌的直供,縮短了產業鏈,但同時也弱化了產品檢測程序。雖然消費者將自己認養的農產品委託給農場或農民,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產品的安全,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生產環節的風險也同樣存在。

「私人訂製」農場只能通過監控等技術手段在一定程度上保證生產安全,不少「私人訂製」農產品並未進行有機認證,而由於農產品種養周期長、環節多,很多環節存在產品受污染的可能性。消費者雖然直接委託,但無法全程監控,土壤、水等是否真的一點沒污染誰也不敢保證。很多消費者花高價為「吃的放心」,但由於這種委託模式缺少專業機構認證和檢測,產品的安全性更多取決於企業或種植、養殖戶的良心,不確定因素佔大部分。一旦發生安全問題或糾紛,更是難以追究責任。

「私人訂製」的高昂價格,意味著消費者已經在質量上支付了額外成本。但是高價不等於可信,信任也不能代替監督。近年來,很多地區暢通公眾查詢、投訴渠道,建立有獎舉報機制,讓更多普通消費者參與到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監督中,此舉有利於全面提升農產品質量。(來源:中國食品報 記者 連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好食品網 的精彩文章:

褚橙之爭落幕!兒子繼承產業 90歲的褚時健再無煩惱

TAG:中國好食品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