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唐太宗戒貪開啟大唐盛世

唐太宗戒貪開啟大唐盛世

「為主貪,必喪其國;為臣貪,必亡其身。」是唐太宗對群臣不要貪贓納賄的告誡和對自己的勉勵。唐太宗及左右大臣能夠修德治國,戒貪安邦,最終使大唐王朝成為中國歷史上空前繁榮的一個朝代。

其實,不僅為官治平需要勿貪,在物慾橫流之中,面對永無竭止的私慾,唯有知足和隨其自然才能長保安樂。

唐太宗

在《貞觀政要》中,記載了唐太宗當時對群臣「勿貪」的有關論述,其譯文如下:

貞觀初,太宗對侍臣說:「人有明珠,沒有不視之寶貴的,如果用來彈擊麻雀,這不是很可惜嗎?況且人的性命比明珠還珍貴,見了金錢財帛連法網也不怕了,就敢直接接受賄賂,這是不珍惜性命。明珠是身外之物,尚且不可用來彈擊麻雀,何況人的性命如此寶貴,哪能用來換取財物呢?你們如果能都努力忠誠正直,益國利人,這樣官爵就會馬上來到。如果不能以這種方法來追求榮華,竟然敢接受財物,等到貪贓納賄的事敗露的時候,其性命也要滅亡了,實在是可笑的事。帝王也是這樣,如果縱情放縱逸樂,勞役無度,信任重用小人,疏遠忠誠正直的人,有此一樣,哪能不滅亡?隋煬帝奢侈反而自認為聖賢,結果死於匹夫之手,也是可笑的。」

貞觀二年,太宗對侍臣說:「朕曾說過貪財的人卻並不懂得愛財。比如朝廷和地方五品以上的官員,俸祿優厚,一年所得的數目很多。如果接受別人的財物賄賂,也不過數萬,一旦事情敗露,官職俸祿都被削奪,這豈是懂得愛財?這是因小而失大。以前的公儀休生性喜愛吃魚,但他從不接受別人送的魚,所以他能長久的吃到魚。並且做君主的貪,必喪其國;為臣的貪,必亡其身。《詩經》云:『大風有隧,貪人敗類。(大風颳得很猛,貪人敗壞族類。是說一人貪會貽害很多人。)』這確實不是妄言。以前的秦惠王要討伐蜀國,但不知道道路,於是刻了五頭石牛,把金子放在石牛後面。蜀人看見後,以為牛能便金,蜀王便派五個大力士把石牛拖入了蜀國,道路出現了,秦軍跟隨其後而攻打了蜀國,蜀國於是就滅亡了。漢朝的大司農田延年貪贓納賄三千萬,事發後自刎而死。類似這樣的事,怎能數得過來!朕今天以蜀王作為借鑒,你們需要以田延年作為前車之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哲史微言 的精彩文章:

天龍八部人物命運譜(一)

TAG:哲史微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