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英國首相「梅姨」就任後首次訪華 她帶來了哪些經濟新氣象?

英國首相「梅姨」就任後首次訪華 她帶來了哪些經濟新氣象?

應中方邀請,英國首相特雷莎·梅於1月31日至2月2日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並舉行新一輪中英總理年度會晤,這是她就任首相後首次正式訪華,也是時隔4年英國首相再次正式訪華。

「梅姨」此行引發各方關注

據悉,特雷莎·梅於今日抵達中國展開訪問,隨團的還包括50多名商人,包括多家英國上市公司的代表。

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到訪中國前夕,英國當地媒體的報道焦點可概括為四個字:對華貿易。她早前在瑞士出席世界經濟論壇時聲言,英國在脫歐後將繼續推動世界自由貿易,也要把「新的夥伴拉到談判桌上」,被視為對歐盟放話。

在英國做出脫歐決定後,特蕾莎.梅提出了「全球化英國」的構想,並開始把目光轉向歐洲以外的其他地區。而中國是英國最重要的貿易夥伴之一,因此加強兩國間的貿易投資關係,成為她此行重要目的之一。

目前,英國是中國在歐盟內第二大貿易夥伴,中國是英國在歐盟外第二大貿易夥伴,兩國互為重要投資來源地。

希望參與「一帶一路」實際項目

在1月29日英國駐華大使官邸舉行的媒體吹風會上,英國駐華大使吳百納(Barbara Woodward)表示,為持續中英關係的「黃金時代」,英方希望深化中英經貿關係,建立可持續並且穩定的經濟聯繫,並在應對全球性挑戰方面加強合作;同時英方希望在「一帶一路」倡議下加強與中國的聯繫。

吳百納指出英國對於「一帶一路」倡議具有濃厚的興趣,且態度始終如一。

英國是第一個申請加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西方大國,也是繼中國之後第二個向亞投行專門基金注資的國家。同時,在2017年「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英國是率先共同核准並簽署《「一帶一路」融資指導原則》的西方大國。

同時,考慮到倫敦金融城在金融業務方面的經驗,她也希望把這種經驗介紹給中國:「很多這些項目都是大項目,需要複雜的融資和融資機制,需要在金融方面的設計,我們在金融城中對此很有經驗。」

黃金時代加強經貿關係

據悉,此次梅將在三天訪華行程中拜訪北京、上海和武漢。與此同時她還將率領一個由英國大中小型企業組成的代表團訪華;據了解,包括滙豐銀行、倫敦證交所等40多家企業都會派出其高管隨行。

中國駐英大使館的官方數據顯示,2017年中英貨物貿易額為790億美元,同比增長6.2%,其中英國對華出口增長19.4%。而有超過500家中國企業落戶英國,投資項目從貿易、金融、電信等傳統領域向新能源、高端製造、基礎設施、研發中心等新興領域延伸,投資總額約189億美元,位居中國對歐洲國家投資前列;英國在華投資超過218億美元,對華投資區域正逐漸從沿海向中西部內陸地區擴展。

與此同時,中英關係「黃金時代」旗艦項目欣克利角核電站主體工程開工建設,「華龍一號」技術通用設計評審進入第二階段。

吳百納表示,英國對華出口自2010年起實現大幅增長,2017年同比增長了30%,此次英方則希望抓住上述機遇,加深同中國的貿易關係。

鋼材和股票

據了解,隨梅首相訪華的商人,包括英國石油、滙豐銀行及倫敦證券交易所等高層人員。英國《每日快報》報到,財政大臣哈蒙德去年12月曾訪問中國,探討將倫敦和上海兩個交易所連結起來,讓一方的投資者可在另一方買賣股票(即所謂的「滬倫通」計劃)。

但也有分析對與華的貿易關係有保留態度。英國《每日鏡報》引述工黨議員尼克·戴金指,特雷莎·梅可能以開放英國鋼鐵市場,換取中方在貿易上的讓步。這舉動對英國鋼鐵業的影響,可能「不遜於前首相撒切爾對礦產業帶來的影響」。

報道稱,英前首相撒切爾夫人曾上世紀80年代決意關閉英國20個沒有利潤的礦場,2萬多名礦工隨之失業。

迷之尷尬的「巧克力門」

英首相府前新聞辦公室主任佩里爾曾透露馬雲在去年的世界經濟論壇期間,請求約見特雷莎,卻被拒之門外。她寫道:「阿里巴巴被譽為亞洲的亞馬遜購物網站,這公司的老闆被請吃閉門羹。特雷莎·梅卻在日程中保留了數小時,跟幕僚吃巧克力火鍋 。」

佩里爾透露的是去年的事,但有記者指出,特雷莎·梅必須透過中國之行,親身向世界展示英國的目光不只在歐洲,而是願意「發展歐洲以外市場」。

特蕾莎.梅曾在《衛報》撰文稱,這是「英國首相工作的一部分,不可以假手於人」。因此此次中國之行,梅姨究竟是否會拿出絕對的誠意,我們拭目以待。小匯君也會持續帶來梅姨的訪華動態,請繼續關注匯中官微。

(本文內容根據騰訊網、財經網相關報道整理編輯,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匯中官微 的精彩文章:

TAG:匯中官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