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呂碧城:痛罵大清朝,一舉成名;幸遇英斂之,春風得意

呂碧城:痛罵大清朝,一舉成名;幸遇英斂之,春風得意

1908年,光緒與慈禧先後亡故,一大批文人為之惶惶不安,似乎慈禧一死,國家就失去了主心骨,不知如何辦才好。這時卻有人填了一闋《百字令》,並題於慈禧的畫像,登在報上,痛斥慈禧,說她在主朝的近半個世紀中,把大清皇朝的江山搞得一片狼藉,把中國邊疆的大量領土,國庫中的大把銀錢送給帝國主義國家,她到陰曹地府,一定怕和漢高祖的呂后、唐朝的武則天見面。這使清政府十分惱火,成為轟動一時的新聞。這首引起轟動的詞作者就是當時年輕的呂碧城,她也因寫此詞,一舉成名。

《百字令》

排雲深處,寫嬋娟一幅,翠衣輕羽。

禁得興亡千古恨,劍樣英英眉嫵。

屏蔽邊疆,京垓金幣,縴手輕輸去。

遊魂地下,羞逢漢雉唐鵡。

為問此地湖山,珠庭啟處,猶是塵寰否?

玉樹歌殘螢火黯,天子無愁有女。

避暑庄荒,采香徑冷,芳艷空塵土。

西風殘照,遊人還賦禾黍。

呂碧城1883年生於安徽旌德,父親呂鳳歧為光緒進士。12歲那年,父親去世,由於呂家一門生四女,並無男子,族人便以其無後繼承財產為名,巧取豪奪,霸佔呂家財產,與呂碧城9歲時便議定婚約的汪氏,見呂家變故,也連忙退婚。家庭破落,她不得不隨同母親遠走娘家。1904年,呂碧城想去天津城內探訪女子學校,被舅父苛責,年輕氣盛的她,一怒之下,毅然「逃登火車」,隻身奔赴天津。在友人的介紹下,年僅二十歲的呂碧城結識了天津《大公報》總經理英斂之,並以絕妙文采,得到英的賞識,成為該報第一位女編輯。

英斂之與呂碧城相識後,因為欣賞其才華膽識,一度生出傾慕之心。英斂之的妻子淑仲以女性的直覺感到丈夫的熱心有些過了頭,暗自傷心悲痛,幾欲離家避走。最後,英斂之「發乎情,止乎禮」,以君子之風控制住了自己的感情,只在事業上給予呂碧城以指引支持,不但對她力加拔擢,還將她引薦給當時的眾多社會名流。1905年,英斂之收集呂碧城與其兩位姐姐的詩作,編印成《呂氏三姊妹集》,並親自為之作序,稱三姊妹為「碩果晨星」式的人物,更讚譽呂碧城為「祥麟威鳳」。

1904年9月,在文壇大展鋒芒的呂碧城,在英斂之的幫助下,得到時任直隸總督袁世凱支持,出任北洋女子公學總教習。兩年後,北洋女子公學更名為北京女子師範學堂,呂碧城任監督,這一年,她不過23歲。1912年,袁世凱在京登上民國總統寶座,呂碧城憑藉與袁世凱的舊交,出任總統府機要秘書,後又擔任參政一職。仕途伊始,她雄心勃勃,欲一展抱負,但是黑暗的官場讓她覺得心灰意冷,等到1915年袁世凱蓄謀稱帝野心昭昭時,呂碧城毅然辭官離京,移居上海。她與外商合辦貿易,僅兩三年間,就積聚起可觀財富。可見她不只是才學過人,同時也有非凡的經濟頭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朵女子 的精彩文章:

英國皇室的蛻變,從威廉和哈利王子的婚事可見一斑
娶二房當晚,梅蘭芳待在原配房中遲遲不肯離去

TAG:朵女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