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孔子為什麼會這麼聰明?

孔子為什麼會這麼聰明?

孔子一生從事傳道、授業、解惑,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萬世師表。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美國詩人、哲學家愛默生認為「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榮」,英國歷史學家、哲學家湯恩比博士說,拯救二十一世紀人類社會的只有中國的儒家思想和大乘佛法。

這裡有幾個很重要的問題:孔子的廣博的學問怎麼成就的?是不是老師教出來的?為什麼孔子能超越所有的老師?孔子成就學問的方式與我們現代人學習的領悟方式有什麼不同?

孔子少時家貧,並沒有專門請私塾教師,但一生不恥下問、學而不厭、廣聞好學,所以有「學無常師」、「三人行必有我師」的感言。孔子認為:「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論語述而》)意思是我不是生來就是知道的人,而是愛好古代文化,勤奮、虛心、敏捷求學得到的。其求學的經歷亦多為後人所傳誦,比如曾求教於郯子,學樂於萇弘,史稱「訪弘問樂」,學琴於師襄,問禮於老聃。

郯子是當時魯國東南的附屬小國國君,五帝之一少昊的後代,故對少昊時期的歷史文化比較了解。孔子曾向他了解學習少昊時期的文化與官吏制度等。萇弘是古代音樂家,精通音律,孔子曾向他求教韶樂與武樂的異同。師襄是當時魯國的樂官,孔子曾跟從他學琴。

更有意義的是他還向老子參學問禮,司馬遷《史記老子傳》記載:孔子適周,將問禮於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與骨已朽矣,獨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色態與淫志,是皆無益於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者,若是而已」。從這段話可以明顯看出,孔子關注的禮,偏重外在事物,老子更關注的是自己的修身。這些不自覺的著眼點其實正是思維的盲點,由此衍生出儒家多入世經世之學,如詩、書、禮、樂、易、春秋,講究學而優則仕;道家則多注重自身修鍊,以致後代的煉外丹、內丹之長生不老之術等。

不論是廣博好禮、廣聞好學還是拜師求教,向外求學是孔子最重要的學習方式之一。那幾個老師史上都有具體記載,而且除了老子這個老師,其他老師教的都是技藝、文史等知識類的學問。我們知道孔子的學問和聲譽總體來說遠超他求教的幾個老師,而且三十多歲就有很多人執弟子之禮,通常謂「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那幾位老師除老子外,教的知識似乎都不不足以構成孔子的核心學問體系及其學問體系的核心指導思想。比如他的「為政以德」強調「德治」,「見利思義」強調重義輕利,強調仁義禮智信忠孝悌等。

那孔子的核心學問及核心指導思想怎麼形成的呢?這在孔子作為古代教育家的教育理念上有充分體現。

孔子教學主導思想除了主張不恥下問、虛心好學的「學而知之」,他還強調學習與思考的結合,所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另外,就教學理念上還強調「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學以致用」,將學到的知識運用於社會實踐。一輩子學而不厭、言傳身教、誨人不倦,這是無可厚非的。但我們要探究的是他成就學問的內在理路,希望能找到高效領悟學問之道。孔子很注重思考,這正是其成就學問及形成其核心指導思想的關鍵。

何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就是光知道學知識是不行的,還要多思考,否則會被知識表層意思欺騙,難以學以致用。不向外學習光思考也會有危險,容易造成閉門造車、坐井觀天的障境。學習時和學習後的思考其實是將向外所學的知識轉化成自己內在的過程,外因終究要通過內因起作用,所謂消化吸收過程。這個過程的實質是找到腦子裡各類知識體系共性的內在理路所謂原理,以內在原理貫通各類知識體系,也就是成語「融會貫通」的意境,簡稱「融通」。

融通是領悟和成就學問的最關鍵機制,這也是「融通智慧學」必然成為將來人類文明發展的趨勢所在。不自覺地以知識的學習累積為第一目標,輔以思考,漸漸地自然融通,與禪宗的「漸悟」本質是一致的;直接在思維的源頭心識入手,直接領悟宇宙生命的大原理、大道,走的則是禪宗「頓悟」的路子。

而將「頓悟」學問入於世道,提升世道教育「漸悟」的水平,以心識原理、宇宙大道對各類知識體系結構直接進行解構,從而達到通道明理、高效領悟則是「融通智慧學」的理路所在。

周公制禮樂制度,孔子講究克己復禮,主張恢復禮樂,恢復社會安定。孔子生活的春秋時期,屬於東漢的前一個階段,那時候禮樂制度已經開始被諸侯王破壞了。簡單說來,什麼是禮呢?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儀式,儀式感。舉個例子,周天子叫駕崩,諸侯諸侯叫薨,卿大夫叫卒,士人叫不祿,而平民、奴隸只能稱呼為去世。就是這樣把天子、諸侯其他人等等區分開了。社會就有了高低貴賤的區分,也就有了秩序。孔子是聰明人,知道一個有秩序的社會才更有利於人類的發展。

禮,就是儀式感。喝酒是大事,也要講究禮。子曰: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饐而潔,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惡臭不食;失飪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惟酒無量,不及亂;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於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這段話是孔子講飲食方法的,特別是酒,用了「惟酒無量」,酒可以多喝一些,不大醉亂了心性就行。並且說剛造出來的酒不如陳釀好喝。明人袁宏道說:凡飲必祭所始,禮也。今祀宣父曰酒聖,夫無量不及亂,觴之祖也,是為飲宗。概括說到孔子是酒聖、觴祖、飲宗。

袁宏道的話絕對不是空穴來風,孔子飲酒,不僅海量,更多的是隱藏在酒中的禮儀文化,飲酒的內涵。《論語》中記載了許多孔子與酒的言辭語錄。尤其是以酒為禮設的教人之道貫穿全書。

堯舜千鍾,孔子百觚。孔子的酒量真不是蓋的,幾百杯沒問題。孔融(沒錯,讓梨的那位,不讓酒了),更是誇讚:堯不千鍾,無以建太平;孔非百觚,無以堪上聖。我滴乖乖,孔子要是不喝上二斤,都成不了聖人。在前面我的文章《劉伶:半瘋半傻半痴顛,貪嗔痴顛酒中仙》里就講到,「劉伶好酒世稱賢,李白騎鯨飛上天」。想來後來人,都是在向孔子學習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雍城漫仕 的精彩文章:

緋聞滿天飛的唐朝美女詩人李季蘭也「曾經滄海難為水」
有人知道情人節的來歷嗎?

TAG:雍城漫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