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紫砂壺全手工與半手工的工藝流程對比

紫砂壺全手工與半手工的工藝流程對比

首先說明一點,全手工和半手工是近十年才有的說法,它們都為手工製作方法,紫砂壺生產使用木模、石模或陶模等,古已有之,因為模件吸水性差,沒能推而廣之。隨著社會和市場的發展,顧景舟為代表的技術人員,借鑒其他行業的成型方法,總結出了紫砂器用石膏模具擋坯整形的方法,模型包括內模和外模。是紫砂生產發展中的進步。

「全手工成型」,無論是圓、是方,是花、是筋囊,先將泥塊切成不同的泥料,再把這些泥料捶打成符合所制器型要求的泥條和泥片,然後用規車等工具劃成適宜寬度的泥條,旋出口、底及圍片。制圓器,則是把圍片粘貼在轉盤正中,把泥條沿著圍片圍好,圈接成筒狀,再以一手襯托在筒內,以另一手執薄木拍子,拍打成型。制方器,則先按產品尺寸配製樣板,依樣板裁切泥片,把裁切好的泥片用脂泥鑲接成型。

成型後,表面要精細加工,刮平修正,使結構更加嚴謹,輪廓分明得體。做好的壺坯要陰乾,讓坯體內的水分自然揮發,否則窯燒的時候會炸裂。陰乾大概要兩三天左右。器坯陰乾後裝匣缽進窯燒制。

「模具擋坯成型」,也稱「半手工成型」。把拍打好的身筒雛形放置於石膏模具內,由里向外擠壓成型,然後拆開模具,取出坯體再修整,後面的步驟就和全手工是一樣的了。

擋坯成型主要有四種情況:

不只做一兩把,需要保證壺體、容量等參數較為一致時

手工難以或不可以成型時

為保證特定工藝外觀精緻時

面對大宗訂單,需要趕量時

只為飲茶或者把玩,擋坯壺不一定就不可以接受。儘管有特殊意義的擋坯壺也是有收藏價值的,但收藏還是最好選擇全手工的。

「全手工成型」和「擋坯成型」的區別,主要在於前者是用眼和手去「准型」,後者用石膏模具去「准型」。

當前,紫砂收藏界普遍存在一種觀念:即全手工壺收藏價值高,模具壺收藏價值低。殊不知從古至今,制壺方法就是手工、模具這幾種。

而且你要知道有些造型用純手工,不藉助一點模具,是無法規範、無法製作的。歷史上很多名家,包括顧景舟大師製作的很多紫砂壺造型,比如他與高庄先生合作設計的「提壁壺」,在肩部和底部就是使用了模具的。所以完全強調「純手工」,就限制了紫砂造型的豐富多彩。

還有壺友認為藉助模具就可以大量複製,殊不知,一把精心設計並製作完美的模具壺,即使是用了模具,在紫砂的藝術創作中,精修成分佔了90%以上。這種精修的重複,是不可能的。比如汪寅仙做的「曲壺」,每把都不一樣,都會有新的思想、新的情感注入。

由於人們對制壺方法嗜好不同,審美觀不同,古今制壺名家既有偏愛模具手法的,也有偏愛全手工製法的。即使幫陳曼生制壺的名家楊彭年,在沒有同曼生合作之前,所制的壺也是以模具為主。在手制盛行的曼生時代,依然有些名家不入潮流,仍沿用模型制壺法。

總結來說,外觀上,前者體現更多的是「個性」,是「手藝」,可能不太完美;後者體現更多的是「規矩」,是「匠氣」,可能會更周正。

不會有完全相同的兩把壺,最多的是相似,畢竟是手工製作。

本文首發於「尋壺問道」微信公眾號,歡迎關注交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尋壺問道 的精彩文章:

紫砂花器松段壺是這麼做出來的

TAG:尋壺問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