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個月看的書 2018.1

這個月看的書 2018.1

第一次真切體會到古人造「春暖花開」,朱自清寫「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的心情。感受過寒冷的冬天,是真的會嚮往溫暖和陽光呀。所以也第一次,收拾了全家閑置的冬衣寄了出去,希望可以讓收到的孩子暖和一點點吧。

好在雪景給了我們熱情。原來眼前無論是主動或被動呈現的紛繁複雜的色彩,材質的優劣,現被一大片白茫茫覆蓋,世界看上去變得簡單、乾淨、空曠許多......美是需要空白的。

這個月看了5本書。

01 下一站,天國

這本書是是枝裕和根據自己的電影改編寫成的小說,講的是一套人死前去往天國的流程遐想,挺有意思。

七天為一周期,每周一一批新死亡的人來到這個類似中轉站的地方,周三前選出一段自己人生中寶貴的回憶,然後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把它用影像再現。周六播給大家,當這份回憶被清晰喚醒時,你就帶著這份僅有的記憶走向天國。暫時找不出那段回憶的人就會頂替終於找到的工作人員。

去年上映的《尋夢歷險記》得到一致好評,大家都在說不要被忘記,可我一直有疑問:「為什麼我們要這麼怕被忘記?到底是怕被誰忘記?」

以前一個喜歡的男生也對我傾訴過:「很想做出些什麼,想被記住,不想被忘記。」我問:「不想被誰忘記?」 「很多人,大家。」 其實我心裡的想法是:我不需要太多人記得我。我愛的、在乎的人知道就夠了。(真是有點胸無大志呢)

比起來,我更喜歡是枝裕和這個故事。帶著自己「活過的證據」離開世界就夠了。就像那個工作人員望月終於發現「自己曾是別人幸福的一部分」 ,於是安詳地去往天國了。

02 有如走路的速度

這是是枝裕和首部隨筆集,談創作、日常及世界。是枝裕和是我目前為止最喜歡的日本導演,從《比海更深》開始認識他的作品,看完總有種什麼都沒發生,但好像又發生了什麼的錯覺。

大多紀實、家庭、死亡的題材,跟他早期以電視紀錄片導演出身有關,非常理性與剋制。就像他書中談到作品與觀眾的關係,是交流,看不到任何審判。

一個新聞事件可以一天之內在朋友圈瘋轉,但第二天就風平浪靜,像是什麼都沒發生過。人們對新聞事件真的很容易忘記。是枝裕和作為媒體人對福島地震是「耿耿於懷」的,在會見法國總統與文化部大臣時那段說與不說,曲折緊張的心理過程甚是真實。

但仍不影響是枝裕和是個非常溫暖、幽默的人。這本書的插圖設計就很俏皮可愛,處處有驚喜。同時,看他的語言和對演員的的描述,總讓我反思自己還不夠禮貌啊。

03 設計中的設計

作者原研哉是日本中生代平面設計大師,無印良品藝術總監,參加過奧運會設計等等,反正是位很牛也值得尊敬的先生。

他自己表示:初衷是想寫一本一般人也能閱讀的書,想邀請那些對設計有興趣,但還在門口觀望的人一起來閱讀。但就這本書來看,我覺得理論性廢話倒是多了點。中間關於無印良品部分,有些有點像官方發言。

但又不乏一個個亮點,其中印象深刻的,講了一家醫院全部用白色棉布作標識的案例。它需要時刻保持清潔,就等於給入院者留下乾淨的第一印象,並宣言:這是最好的醫院。往常會利用設計掩蓋缺陷,而這樣直面問題,用嚴格要求自己的思路去傳遞信息得到信任的逆向思維,讓人眼前一亮。

還有關於無印良品「這樣就好」的理念,說「這樣」比「這個」語氣就來得緩和及自由。優秀設計師是通哲學的啊。

04 只是孩子

這是Patti Smith寫她與一生摯愛:羅伯特?梅普爾索普從相識到最後羅伯特因患艾滋而離世的回憶錄。一個是熟知的「朋克教母」,一個是偉大的攝影大師。

但最讓我感動的是:只要兩人在一起,有熱愛的事一起做,暫時朝九晚五的工作,或者加個班,那都不是事兒了。僅有的幾張唱片聽到爛;博物館買不起兩張票,一人進去看了出來和在門口等的另一人分享;一起淘雜誌、淘衣服。日子是貧窮的,但有無限的勇氣去填滿精神世界。

儘管後來發現羅伯特是雙性戀,兩人分分合合,Patti最終嫁給了吉他手,但這都並不影響她與羅伯特的感情,互相鼓勵。

還有那時住過切爾西旅館的人們也好幸運,只要熱愛,有一技之長,無論你是怎樣的流浪漢,都會被真誠以待。

正如書名一樣,當Patti回顧兩人這一路往事和經歷時,也許就像看兩個孩子。他們擁有作品,擁有彼此。笑,一種生存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卻一點也不缺。一起成熟。真好。

05 一朝醒來是歌星

這本是陳升講述自己與音樂之間的故事。看他的文字,聽他上過的節目,總覺得升哥像條魚,滑滑的,看著老不正經,講些好像胸無大志的鄉間小事,流浪過的大城市裡的瑣事。是吃過很多苦的,但總「嘻嘻哈哈」地唬過去,和他圓圓的臉龐、豐富誇張的表情挺搭。

真像一尊活佛,總讓人有種:那又怎樣,I just want to be happy的感覺。

以前小朋友總會被問以後想做什麼,我記得自己當時可真不宏偉,不是科學家、警察、老師之類的,其實心裡想的是歌星,可以唱唱跳跳的那種,覺得會很開心。長大後也知道了並不只是電視里看到的那樣呢。比起「歌星」,陳升更喜歡人們叫他「寫作的人」。他說你不想點別的,忘掉自己「歌星」的身份,遲早有一天瘋掉。

所以他旅行、寫歌、寫小說、辦攝影展。雖然文字零零碎碎,但有故事又趣味。陳升,只是一個努力工作、努力玩樂的浪漫普通人呀。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蝦姐呢 的精彩文章:

TAG:蝦姐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