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職場 > 逃跑的扇貝,逃不掉的樂視股東!

逃跑的扇貝,逃不掉的樂視股東!

1、巨虧地雷、鬧劇與個股崩盤

您中地雷了,請重新開始!

2018年元月最後兩個交易日,我大A股上市公司的黑天鵝公告便開始漫山遍野的亂飛了起來。

先是樂視網公告預虧116億創深市歷史記錄力壓群雄,接著就是靠20多個跌停板創A股連續跌停記錄的保千里公告「我不知道我虧了多少錢」,然後就是「開心海洋劇場』獐子島公告稱」我家的扇貝又集體大逃亡了「。但這算啥,巴士在線公告稱「我子公司董事長找都不到了」,2017年業績也由預盈2億左右下修至預虧15億元-18億元。

一個個公告像天上的炸雷,轟轟直響。

我們2017年股民好不容易被灌入價值投資的理念後,18年伊始,就被這些巨虧公告給驚得心裡發顫,在大A股炒股真的好難啊。

在樂視網復牌頭一天,股吧就開始熱傳一個「龜兔賽跑的追擊」數學題,題目難度小學六年級奧數。

請問:樂視復牌後每天跌10%,保千里每天跌5%。但是保千里先跌了17天,樂視多少天之後能追上保千里?

呃……原諒我數學學的不好。

2、A股亂象

段子講完了,讓我們再來看看A股目前發生的這些事兒。

「7過1」、「5過1(含暫緩表決1家)」、「6過1(含取消審核1家)」,通過率不足17%,這是2018年1月第四周的A股IPO發行審核結果。

我們看到最近IPO通過率急降,而代表次新股趨勢的深次新股(399678)指數也一直處於下跌趨勢,形態也沒走好。

這背後說明了什麼?說明過去很長時間我們上的很多公司混進來不少垃圾公司。這些垃圾企業未來在A股退市的力度會不斷的增強。

這兩天有兩家公司發布了預虧公告值得大家注意。ST昆機預虧3.4-3.6億,ST吉恩預虧21億,兩家公司連續虧損4年,基本上確認退市。

退市並不罕見了,但罕見的是這兩家都是國企。新年伊始兩家國企便退市是罕見的。我大A股的殼資源眾所周知公允價值要在20億以上,上市不容易,被退市對公司的價值傷害還是很大的。但是今年國企帶頭退市,背後凸顯監管嚴厲之下,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已經容不得弄虛作假。今後退市的力度很比之前大很多。

再來說說獐子島,扇貝又不見了。這個公司簡直就是A股里的奇葩。或者說,農業股里都有很多奇葩公司。

早在2014年10月30日,獐子島就曾發布公告稱,因北黃海遭到幾十年一遇異常的冷水團,公司在2011年和部分2012年播撒的100多萬畝即將進入收穫期的蝦夷扇貝絕收。因此,預報由盈利變為虧損約8億元,全年預計大幅虧損。

並且這些扇貝活不見貝,死不見屍!

誰知道,來年到了2015年6月1日獐子島晚間發布的公告稱:「公司底播蝦夷扇貝生長正常,符合預期,尚不存在減值的風險。」

丫的,你家的扇貝又游回來了?

在發布上述公告的當天,獐子島同時發布公告稱,「公司正在籌劃非公開發行股票相關事宜,公司股票自2015年6月1日開市起停牌。」

到了這兒,看官們看明白了吧。準備增發了,就說扇貝回來了,增發完賺到錢了,就說扇貝遊走了。這指揮股價的玩法比請徐翔來操盤還帶勁兒啊。

眨眼到了2018年,又來這套?!

陷在獐子島里的小股民們,我一點都不心疼你們,真的。有些虧,吃一次都夠了!有些公司,一眼黑,你買他幹啥?!

3、打擊金融亂象

說了A股這麼多奇葩巨虧公告之後,言歸正傳,我們來分析一下目前的金融亂象。

不管是A股市場最近的各種奇葩事件,還是我們在新聞上頻頻看到銀監會最近各地開罰單,這背後都凸顯了這幾年的金融亂象所帶來的集中負反饋結果。

我們來看一段重要人物前兩天的發言:

1月28日,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官網發布了全國社保基金理事長、原財政部長樓繼偉在第十六屆企業發展高層論壇上的講話。在會上樓繼偉重點提到上世紀90年代整頓金融秩序對當下的啟示:

「上世紀90年代,朱鎔基同志堅持分業經營。我曾委婉地提出,是不是先觀察一下,但他堅持認為,現階段公民規範守法意識不足、機構監管能力不足,混業必亂。正是在他的堅持下,才有「三會分設」和金融機構按主業拆分。當前金融行業利潤已超過其他行業利潤總和,大量人才蜂擁而至。去年我受邀對清華大學經管學院7字班畢業生講話,心生感慨,結合自己的經歷講了一些勵志的話。但另一種感慨講不出來,當時面對上千畢業生,因為不止本院,還有其他院系的學生,都兼修金融相關專業。今後,優秀的青年還有多少願意去做工程師、科學家?遑論公共經濟學家。面對今天的金融亂象,我不禁感佩朱鎔基同志當年的英明預見。」

樓繼偉的發言被各大網站發表刊登出來之後,很多財經權威人士對此都有不同看法。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就表示:「不能簡單下結論說混業經營是金融亂象之禍根,並不是在哪個國家混業經營都出現了禍「。

而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尹振濤也表示:「與歐美髮達國家相比,中國並沒有絕對創新的新產品。但我們和一行三會的監管體系比,不適應是存在的,特別突出在我們的監管協調問題。很多問題不是創新造成,不是混業造成,而是無監管或不協調造成的監管真空問題。」

說到這兒,我們發現,學術界對金融亂象的成因和現有現象與管理層出現了較大分歧。

但是,我們恰恰忽略了一點。就是樓繼偉的身份。

樓繼偉曾在2013年03月至2016年11月擔任我國財政部部長,明白人都知道,財政部才是國務院各部之首。而財政部部長,是中國經濟的真正掌舵人。換句話講,很少會有人比他更了解中國國內真實的經濟情況。

再來回想一下,我們十九大上反覆提到一句很重要的話是什麼?

防範金融風險!

為此央行行長周小川還專門親筆撰稿寫了一篇文章《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周小川有多久沒有親自撰文了?這篇文章背後意味著什麼呢?!

就是混業經營,金融創新的步伐要緩下來了。

過去的混業、金融創新有多少是亂加高槓桿和各種底層資產打包高風險低評?!

好好想想吧,未來更重要的是風險與准入!

在金融去槓桿,金融嚴監管,打擊金融亂象的大背景下,還指望放水呢?還指望追求高速高量呢?還指望暴利呢?還指望靠金融賺大錢呢?

夢去吧!

新業務都不讓你做了你還想啥呢?

還有很多人還在問2018年會不會有全面牛市。

答案是否定的。18年依舊是結構性行情。

由於過去的金融亂象,我們銀行有高達200萬億的表外資產,這比表內資產都要多。隨著表外降槓桿,銀行信貸增速也將減緩,市場利率長期保持高位。與表外資產掛鉤的資產將被拋棄。出現全面牛市,很難很難!

新的一年,我們依舊要謹慎前行!坑太多,小心!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米筐投資 的精彩文章:

中國經濟最大隱雷!這五個省份要注意了!

TAG:米筐投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