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新年的第二天,那個累贅死了

新年的第二天,那個累贅死了

文:翟曉冉

圖:來自網路

1

2018年1月2日,我接到一個電話,說那個孩子沒了。

當時我正懷抱著小兒子打吊針。醫生扎針時,孩子哭得撕心裂肺的,我也禁不住的掉眼淚,心疼壞了。當聽到那個消息時,我哭得更慟了。

先生說:不相干的人,你流什麼淚?可我就是忍不住,我在想,如果是我的孩子的話,我會哭死的。

那個孩子,6歲了。得了一種怪病,身體機能日益萎縮,最終大小便也不能自理了,也不能進食了,整個後兩年,都是在等死。

曾經,那個孩子也是家中的掌上明珠,四世同堂之家的長房長孫,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寶貝疙瘩。真真是「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掉了」的那種。

剛開始小傢伙還挺健康的,黝黑壯實,虎頭虎腦。到了學齡時,小朋友開始上幼兒園了,家長卻發現他走路老是摔倒,即便是平坦的地面。

家長開始擔心,就帶孩子去看。大小醫院沒少跑,各項檢查沒少做,孩子也沒少受罪,醫生都說不出讓人滿意的答案。都說讓觀察,讓家長引導和訓練孩子的運動能力。

後來就到北京最好的醫院去看,基因檢查,結果要等半個月,總共檢查了好幾次,結果是基因方面的疾病,治不好的,只能等死。

一次又一次的等待,一次又一次的胡思亂想,還是迎來了死刑般的判決,我們可以想像出結果對這個家庭的打擊。

後來,媽媽乾脆和爸爸一起外出打工了,也可能是眼不見就心不煩了吧。留下孩子和老人在家。

沒多久,媽媽又懷孕了。這一次他們更加小心翼翼了,提前檢查了基因,確定沒有問題。各種保胎,保養,他們還是沉浸在喜悅中的,畢竟又要添丁了。

只是那個被遺忘的累贅越來越不像話了,站也不能站了,大小便也開始失禁了。老人又抱不動,只能讓他像個植物人一樣躺在床上。

新生命的到來為這個家添了不少喜氣,滿月宴,親朋好友歡聚一堂,只是沒人提起那個累贅。但他們一定記得,曾經他的滿月宴也是這樣的熱鬧。

當聽到他離開的消息時,看著懷裡孩子被病痛折磨的樣子,我忍不住又掉眼淚了。

我不明白他的父母為什麼會放棄,為什麼還能同時高高興興地孕育一個新生命。難道他們忘了那個孩子曾經帶給他們的喜悅嗎?忘了他是他們身上掉下來的肉嗎?

如果換做是我,就算搭上一輩子,我也要好好陪我的孩子走完他的人生。然而,誰也不能對別人的經歷感同身受。

後來一次偶然的機會,見到了那一家人。他們談起那個孩子已經沒有傷心欲絕的表情,甚至也沒有難過的神色,我想那是一種麻木過後如釋重負的輕鬆吧。

畢竟,生活還要繼續,路,還要走下去,我們還要向前看。

2

有一個年輕的媽媽,生了唐氏寶寶,就是先天愚型,這種孩子的壽命也不會長。這樣的結果對一個家庭來說簡直是滅頂之災。

過來人都勸她:丟掉吧,養著也是個累贅,一輩子不得清靜。年輕人有的是生育的機會,以後再生。

年輕的媽媽心裡拗不過彎,不明白他們說的如此輕鬆,彷彿扔掉的是一個無關痛癢的垃圾。

他明明是我身上掉下來的肉,是我辛苦孕育了十個月的小人兒,是我日夜愛撫的生命,我怎麼能忍心扔掉呢?

看著他嫩嫩的小臉兒,軟軟的身子,小小的手,獃獃的眼睛。他對你的愛毫無感知,對你的聲音、氣味毫無察覺,對你的逗引毫無反應,他,彷彿是假的。

媽媽的心裡除了失落,就是深深的痛。

長輩們都勸她:放棄吧,他不是身體殘疾,而是智力殘疾。就算你不放棄,等他長大了,你弄不動他了,誰來管他?這樣的人沒有任何價值,除了給家人製造負擔。

畢竟人生的路還很長,該狠心時就得狠心,該殘酷時就得殘酷。成個人,不容易,要有「殺伐決斷」的冷靜和理智。

她突然覺得和藹可親的長輩們,那種冷靜讓人害怕。

她,思來想去,最後還是放棄了他。

3

街坊的傻兒子,一開始並不傻,只是小時候生病發燒,被醫生打針打錯了葯變傻的。

之後成了家裡的累贅,沒有任何勞動能力,卻異常地能吃能喝,本來就不富裕的家庭,如雪上加霜。

家裡人想出去打工補貼家用也抽不開身,被這麼個累贅死死拖住了腿。

時間長了,親情和耐心都被消磨殆盡,有時候也盼著他離開這個世界,但他不死,又不能弄死他。

久而久之,就當是養了一條狗吧,殘羹冷炙什麼的,有他一口吃的就行。

初見他們的人都不會理解,這樣的父母,怎麼會這樣的冷靜,或者說是冷漠。

他們的心不會痛嗎?

只不過抵不過時間的消磨吧。

4

我最猛烈的感覺就是:如果是我,我絕對不會放棄!

從我得知懷上這個小生命開始,我便進入了「媽媽」的角色,我每天與他交談,說一些只有我倆才懂得語言,給他唱一些充滿愛的歌謠。

眼睛時刻都不離開他的身影,自從有了他,我最大的理想就是他能健康快樂。他有什麼痛苦,疼的首先是我。就連送幼兒園,他在裡面哭,我在外面也會跟著哭。

就算他有什麼難以根治的疾病,哪怕賠上我的一生,我也絕不會放棄他。

如果我放棄了你,我一定會在每一個獨處的空隙里,瘋狂的想你,我可能會得一種病,連時間也治癒不了。

我寧願被你累贅著,只要能在你身邊。身體的疲憊遠不及內心的愧疚折磨人。

可是,你又何嘗知道天下的媽媽都是這樣想的呢?

有哪一個父母會真的想放棄自己的孩子呢?我們無法看到他們經歷的折磨,我們只看到了結果。

不說誰對誰錯,這只不過是一種選擇。

我們也許永遠也無法知道,年輕的媽媽經歷了怎樣的焦急和無助。未知的命運,漫長的等待,疲憊的身心,日日夜夜像繩子鋸木頭,又像萬蟻啃噬般的折磨。

它終究會磨掉你的感性,戰勝你的矯情,一點一點枯竭掉你的淚水,麻木你的痛感,直至讓你變成「無所謂」。

這也許就是「成長」吧。它讓你眼睜睜的「告別」你生命中珍貴的部分,甚至讓你親手去放棄,尤為可怕的是你根本沒有還手之力。

就像每個人一開始都是意氣風發的少年,對世界充滿了責任感。慢慢地,就會學會明哲保身,緘口不言。

慢慢學會對任何事都不再評價是非對錯,你的心也慢慢的不會被任何事情激起喜怒哀樂。你不再參與,而是以一種「旁觀者」的眼光去看,去經過。

你知道如何能獲得最大化的益處,你知道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沒用的。突然覺得,「成長」很可怕。

羅曼羅蘭說: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生活的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每天同你談笑風生的人那麼多,誰又知道誰背後的苦澀呢。

原來每一個平凡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

PS想對你說:

每周一篇原創文章,在周末發,

可能會遲到,但是盡量不缺席。

周一到周五,每天分享一首歌,

可能是心情,可能是經典,

也可能是想對你說的話。

可能是流行,可能是古典,

也可能是器樂。

但都是好聽的。

你可以點歌,可以分享歌背後你的故事

總之,我都會陪著你。

翟曉冉:

80後,音樂老師,偽文藝青年。喜歡寫東西,矯情,長不大,二, 都是我的標籤。

公眾號:

越過na山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越過na山丘 的精彩文章:

TAG:越過na山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