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1938年黃河決堤策劃者的人生結局

1938年黃河決堤策劃者的人生結局

1938年6月8日上午8時,隨著「轟隆」、「轟隆」幾聲巨響,滾滾的黃河洪水,失去了控制,一瀉千里,泛濫成災,奪去了無數人的生命、土地和家園,黃泛洪濤挾巨流人賈魯河、淮河。據國民政府的報告:百萬人死於洪水,五百萬人流亡他鄉。然而,日軍和他們的戰車、大炮及重型裝備都陷入泥沼之中,狼狽不堪。日軍的戰略計劃被破壞了。據敵方的報道:「黃水南流人淮,不僅對於華北戰局發生重大影響,將來華中戰局,亦將受其影響。」

蔣介石成功地實施以水代兵的計劃後,密令程潛對外宣傳為:「敵機炸毀黃河堤」;經手製造黃河決口的負責人之一的商震,奉命擬定「日寇掘堤」的對外宣傳的電文;國民黨中央通訊社還公開發表「敵機炸毀黃河堤」及「救濟」災區決議等三項報道。抗戰勝利後,這段秘密,已大白於天下。蔣介石的這件不光彩的「抗敵」手段,至今仍遭到歷史的譴責。然而,向蔣介石建議「黃河決口」的「罪魁禍首」確另有其人。

此人就是蔣介石的秘密之劍——德國顧問法肯豪森。

亞歷山大?馮?法肯豪森(1878-1966),德國陸軍上將。1900年,法肯豪森作為八國聯軍的一員,參加過對中國的侵略戰爭。回國後,他進人參謀大學、柏林東方學院學習,並曾出任德國駐日本東京大使館武官。1930年,法肯豪森退休。

1934年,法肯豪森被蔣介石聘為軍事顧問來到中國。1935年5月,日軍接連製造了「河北事件」與「張北事件」,迫使國民政府與其達成了《秦土協定》與《何梅協定》,使河北、察哈爾兩省主權大部分喪失。面對日本咄咄逼人的擴張,作為蔣介石的軍事總顧問的法肯豪森內心十分焦急。

針對蔣介石等企望國際組織來干涉日本侵華的這一事實,法肯豪森說:「國際政局此時亦有研究之必要。目前異常緊張。列強一時無聯合或單獨干涉的可能。華盛頓之九國公約,實際早成廢紙。中國苟不自衛,無人能出而拔刀相助。」惟一的是「中國應竭其所能,保全國圖而自衛,或有遇外援之可能,萬不可不戰而放棄寸土」他建議蔣介石丟掉幻想,對日實行堅決的抵抗。

法肯豪森奉命起草了絕密的《關於應付時局對策之建議》,從這份計劃書中,法肯豪森預測未來的中日戰爭:一旦中日軍隊發生軍事衝突,華北即面臨直接的危險。如果中國軍隊失利而放棄黃河以北,則縱貫南北的平漢、津浦鐵路以及東西方向的隴海鐵路以及鐵路沿線的重要城市如開封、鞏縣、洛陽,皆面臨直接危險,黃河防線有被敵從山東突破進而席捲而下的可能。為了防止出現上述不利局面,必須設法將日軍引到東部。一旦東部出現戰事,敵如沿長江而上,迅速佔領中國最重要的中心點武漢,將中國一分為二,切斷國民政府西退重慶之長江水路,抗戰大局將無法收拾。他認為必須在上海、南京等地作堅決抵抗,遲滯敵軍沿長江直達武漢。如此,敵軍必欲打通平漢線,由鄭州直達武漢,萬一敵軍打到開封、鄭州之時,法肯豪森建議:「最後戰線為黃河,宜作有計劃之人工泛濫,增厚其防禦力。」這就是說:必要時將掘開黃河,以水代兵,擋住敵軍的進攻。蔣介石在旁邊批示:「最後抵抗線」,表示贊同法肯豪森的建議。

三年以後,中日戰爭的發展基本上按照法肯豪森的設想進行。「七七事變」後,日軍佔領北平、天津;為防止日軍在保定附近擊潰中國軍隊,沿平漢線南下,中國軍隊在上海主動出擊,「八一三」事變爆發。中國軍隊在淞滬警備司令張治中的率領下,進行了堅決的抵抗。

中國軍隊在作了三個月的堅強抵抗後,撤出上海,日軍跟蹤而下。蔣介石並沒有按照法肯豪森的建議,死守南京,堅決抵抗,而是象徵性地抵抗了幾天,即行撤退,導致了南京在抗戰中一次最大的浩劫。

乃後,中國軍隊沿長江西上,節節進行抵擋。日軍佔領南京後,繼續北上,企圖與山東南下的日軍南北對進,會師徐州。同年5月下旬,日軍佔領徐州後,沿隴海路西進,準備奪取鄭州後,沿平漢線南下,一舉佔領武漢。在日軍即將打到鄭州的前夕,蔣介石按照法肯豪森制定的抗戰藍圖,命令駐守黃河鄭州附近的軍隊炸開了黃河。

當中日兩國全面大戰之際,德國與日本結盟。1938年5月下旬,駐中國大使陶德曼向中國外交部正式提出:召回所有德國在華的軍事顧問。7月8日,法肯豪森和二十多名顧問被迫離開了中國。回國後的法肯豪森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擔任德軍駐比利時和法國北部陸空司令。1943年5月,馮?法肯豪森任德軍駐比利時和法國北部戰區的最高行政長官。法肯豪森後因涉嫌謀殺希特勒事件而被捕入獄。二戰結束後,法肯豪森作為戰犯被盟軍關押起來。1948年,法肯豪森被引渡到比利時接受審判,被判處12年監禁。服刑三年後被提前釋放。1966年法肯豪森死於柏林,終年88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六家 的精彩文章:

1980年恢復國庫券發行的秘聞
蔣介石艱難的「戒色」之路

TAG:老六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