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只有這樣做,才能讓你的功德最大化

只有這樣做,才能讓你的功德最大化





三世諸佛如何發願,我亦如何發願












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1







在因地時,積累資糧、懺悔罪障非常重要,但在此過程中還要減少實執。如果在對眾生和佛陀有實執的心態中修持,則無法獲得究竟的果位。在《大圓滿前行》中,有一些我們無法理解的內容,比如發心、五圓滿等甚深的見解,這些見解中包含了空性和光明的境界;在講完這些以後,才進入加行的主體內容。


 


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如果我們所有的修行都變成了諸如外面有一個金剛薩埵,裡面有一個我們自己,然後金剛薩埵高高在上,降下甘露沖刷我們實有的罪障,那麼我們的修行就會變得很「實有」。所以才會有人說:我們都是發了菩提心的人了,怎麼能夠把罪障衝下去給眾生吃呢? 











把一切執為實有的修行不能真正地讓我們獲得佛果,只會讓我們積累一定的善根。




我們仔細地看一看《大圓滿前行》,在開始觀想的時候,金剛薩埵從虛空中產生,顯而無自性,沒有任何內在的實有性。我們在所有修行中觀想佛菩薩,都不能有實執;不要想著觀音菩薩每天聽我們絮絮叨叨的,會不會耳鼓膜都振爛了?




我們習慣於用非常實有的見解去想上師和佛菩薩,在這種見解上的修行與外道的本尊修法並沒有太大不同。佛法所有的修行方式,終究都會建立在空性見和清凈觀的基礎上,這才是開始正式修行,這也是區分佛教和外道的標準。








2







當然,有很多人沒有空性見,並且對此無法理解。若是這種情況,先帶有實執地去修行也是好的,因為終究有一天會通過積累的善根遇到空性法門。


 


其實我們也可以想一想這個問題,諸佛菩薩是真的拿我們沒轍了,所以才會想出「三世諸佛如何發願,我也如何發願;三世諸佛如何迴向,我也如何迴向」的竅訣,或是讓我們念《普賢行願品》。他們想盡一切辦法,藉由這些外力,把我們往解脫的方向拉;但是真正地入道修行,是在證悟空性以後,在此之前的所有修行都只能稱之為綵排。











減少自己的實執尤為重要,否則,我們大多數學佛的人,都是因為對佛菩薩有信心積累了一些福德資糧,通過迴向積累了一些隨解脫分善根,但這種善根的範圍還不夠廣大。只有以般若空性所攝持的善根,才是廣大無垠的。


 


如果對眾生和佛菩薩有很深的實執,這樣的修行無法獲得究竟的果位。因為很多人在修行的時候,都會執著實有的上師和一堆實有的眾生。我們對眾生生起慈悲心,為眾生哭泣並沒有問題;但我們要知道所有眾生都是如夢如幻的,我們對眾生生悲心,是因為「明明輪迴就是一場夢,眾生卻不自知地產生各種喜怒哀樂」而落淚,而不是為實有的眾生在感受實有的苦而痛哭。把眾生看作是實有的,我們也很難有能力去救眾生。我們要意識到,眾生在輪迴中感受的所有的苦樂,都只是一場夢;在這樣的見解之下去修行,才能得到究竟的果位。


 


般若正見相當於方向盤,

一邊修加行,一邊修般若,就是為了不讓我們的見解影響我們善根的最終去向。上師在這裡講得非常清楚,不管是積累資糧、懺悔罪障,還是做任何事,哪怕是在街上給乞丐一塊錢這樣一個小小的善根,都要想著「你也是空性的,我也是空性的,我給的一塊錢也是空性的」,如此以三輪體空的智慧來攝持。








3







如果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的執著,所做的善法、所積累的資糧也都成了實執,只會獲得暫時的人天福報,而不能直接趨達菩提。但在如理如法地迴向以後,還是可以把我們的「悶墩兒」資糧,轉一點兒成為隨解脫分善根,可是轉化的力量非常微弱,要很多很多福德資糧的積累才能發生質變。所以,見解太重要了,只有具有正見以後,我們才知道應該往哪個方向去努力。


 


如果沒有正見,有可能這輩子捐了500萬,下輩子會去三十三天轉一圈,但轉完了還是要墮落,因為我們認為輪迴是實有的,五百萬也是實有的,這就很浪費自己的善根。











我們在修金剛薩埵的時候,哪怕是把金剛薩埵觀想成透明的水晶,但依然有實執,要知道金剛薩埵是顯而無自性的,所以再怎麼著,我們都要像看全息的鄧麗君一樣,把金剛薩埵觀想成全息的。這樣,我們就把正見用上了。


 


包括在觀想自己的時候,也不要把自己當成實有的。如果實在無法理解顯而無自性是個什麼感覺,就把自己觀想為全息的,這樣可以培養我們的般若善根,這種善根的聚集,總有一天會因為量變而發生質變。上師在這裡專門講了見解的重要性,所以在聽聞了《金剛經》以後,大家也要減少自己對善根的執著。




以前平台君就會算,自己這次捐了多少多少,或者自己發心多大多大,將來去了極樂世界,可能第一排的位置就是我的了,就跟買甲票、乙票似的。但實際情況並不是這樣的,只要產生了實有的執著,我們的善根就會很微弱。


 


之前我們也說過,因為是空性,所以善根才會無量無邊,所以我們一定要有空性見的攝持。








諸佛菩薩如何迴向,我亦如何迴向




以上內容來自


心靈樂園


《能斷·金剛經》讀書會


圖片自網路




「 學佛,


 要帶點煙火氣。」




靜怡苑·心靈樂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靜怡苑?心靈樂園 的精彩文章:

放生通知:1月18日,至尊門措空行母生日
門措上師生日放生款公示

TAG:靜怡苑?心靈樂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