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阿富汗國家寶藏成博開展 萬人排隊入館觀賞

阿富汗國家寶藏成博開展 萬人排隊入館觀賞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閆雯雯 見習記者 李雨心 攝影 陳羽嘯

金光熠熠的黃金頭飾,流光溢彩的彩繪玻璃製品,雕刻成神話人物的象牙裝飾……來自阿富汗國家博物館的231件(套)珍貴的國家寶藏在成都博物館亮相。展出首日,上萬名觀眾與這一批被保護下來的文物來了一場親密的接觸。作為中國古代南絲路的起點,成都在古代就與阿富汗有著非常頻繁的商業、文化交流;而這一場展出,又將成都與阿富汗再次聯繫在了一起……

231件阿富汗珍寶過足眼癮

從敦煌大展到法國現代藝術展,每一次成都博物館的特展總會引發天府廣場上的一道風景線——排隊入館參觀。2月1日上午9點,已經有一條長龍排在了成都博物館的門前,他們都是來觀賞本次《文明的迴響:來自阿富汗的古代珍寶》展的熱情觀眾。從上午9點到晚7點博物館最後一批次觀眾入館,成都博物館在一天之內接待的遊客數量共計上萬人次。

金光閃閃的金首飾,有明顯希臘風格的柯林斯石柱……阿富汗國家博物館收藏的231件(套)珍貴文物,不僅展現出了這個古老之國悠久歷史,更是將其燦爛的文明體現的淋漓盡致。

在這批堪稱國寶的文物中,不僅有上百枚金片錘砧而成的黃金王冠、人面而鳥身的緊那羅釉陶水壺,更有鑲嵌著瑪瑙和綠松石的紋金手鐲……一件件美麗的文物再加上當時古人精湛的製作手藝,讓來觀展的市民目不暇接,不由地發出陣陣驚嘆。

其實,這並不是這批文物第一次來到中國,它們也曾先後在義大利、美國、德國等11個國家與地區留下足跡。但是此次以「文明的迴響」為主題亮相於成都博物館,意在通過文物表達阿富汗與中國,特別是展出地四川,在歷史、文化、經濟上的聯繫。

阿富汗與四川的「不解之緣」

作為這批文物的「守護者」,阿富汗國家博物館館長默罕默德?法希姆?拉希姆也在開幕儀式上現身。說到四川與阿富汗之間的聯繫,他表示,兩地緣來已久。「早在古蜀國時期,就曾派出使節來到阿富汗。他們將邛竹帶到了阿富汗,之後被阿富汗人民所使用。這是最直接的物質證據,來證明兩地文明之間的交流。」

當然,他還表示,四川與阿富汗有一些共通之處。因為就在開展的前一天,他參觀了三星堆博物館。除了感嘆於當時的匠人能將青銅器做的如此精美,他還注意到了這其中金器的廣泛運用。「對於金的愛好,也是兩地的共通之處。大家都知道,阿富汗有錢,但是四川一直以來也是富庶之地,成都更是被稱為『天府之國』,只有經濟發達的地區才能做金子。再加上兩地都有河流經過,在古代,人們都是在河裡淘金。所以從各個方面都構成了我們『愛金』這個特徵。」

不僅如此,拉希姆在抵達成都之後,還去參觀了一些成都古代的一些佛像的造像。他甚至發現在成都出土的一些佛像的造型,與阿富汗的巴米揚大佛一模一樣。「這些都是成都在古代與阿富汗交流的直接證據。」

「我對成都最大的期待的就是,希望所有的成都市民都能來觀展。希望市民朋友一定要來看我們卓越的阿富汗文化遺產,它們非常的美、非常的具有吸引力。」同時,他也滿懷自信與驕傲之情。「相信每一位來看了展覽的市民,都會有難以忘懷的記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封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兩村民爭小黃牛 警方抽血給牛做「親子鑒定」
給女兒送飯途中被撞 肇事者把她丟到事發現場5公里外

TAG:封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