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戰悲情英雄:將軍殺死了游擊隊員,卻被攝影師用相機殺死了
越戰期間的1968年1月30日,北越發動新春攻勢五十周年紀念日。在新春攻勢期間,美聯社記者拍攝的一幀照片激起美國人反越戰情緒,成為戰爭殘忍的象徵,更像鬼魅般糾纏一位將軍的餘生。拍照記者曾感嘆:「將軍殺死了越共;我用相機殺死了將軍。」
這張圖片名為《槍斃越共》由美國著名戰地攝影記者艾迪亞當斯(Eddie Adams)攝於1968年2月的西貢街頭,憑藉這張照片艾迪亞當斯贏得1969年普利策新聞獎。這張照片隨後也成了越南戰爭明信片,也是引發美國大反戰遊行的導火索,圖片中執行槍決者未通過法律審判直接將戰俘槍斃引發了越南戰爭合法性的廣泛爭議,另一面也透露了越南戰爭的殘忍。
越戰時期的阮玉巒
然而,亞當斯每談到這張照片都會帶著後悔的語氣講到圖片里死了兩個人,一個是死於槍下,另一個則死在我的相機下。那麼,圖片中的兩個主人公他們是誰,為何會有如此慘絕人寰的一幕?本文作者越南河內國家大學李隆慶試著揭開圖片中的故事來了解照片背後血腥的越南戰爭。
艾迪亞當斯隨後將這張照片發回美國並刊登在媒體上,美國公眾看到這樣殘忍的一幕,戰俘雙手被反綁身後,穿著破爛的平民服裝,表情非常害怕,未通過審判而直接槍斃殺死。
這張圖片表現了越南戰爭的非人道,本來美國社會的反戰情緒積累已久,照片發布後引發了自美國參戰以來規模最為龐大、時間最為持久的反戰示威遊行,民眾向美國政府施加壓力,要求停止越南戰爭。從此,這張照片便成了越南戰爭的無言代名詞。
圖片的誕生者艾迪亞當斯因為這張照片獲得了新聞界最高獎項普利策新聞獎,個人事業達到巔峰;而被槍決者就地倒下,成了無名英雄;而槍決者阮玉巒則因為照片成為了人們眼中的殺人惡魔、他是一個嗜血如命的戰爭狂人、他是一個不可饒恕的戰爭犯。
拍攝作者艾迪亞當斯
在隨後阮文紹聯合美軍清除異己的軍事行動中他遭到直升機的追殺右大腿中槍受傷被帶到澳大利亞戰地醫院進行手術,然而,儘管當時的澳大利亞是南越政府的軍事同盟,但醫院裡的醫生與護士認出他就是照片中槍殺戰俘的主人公時全體醫務人員拒絕為他進行手術。南越政府不得已將阮玉巒送去美國進行治療,手術恢復健康後的他回到南越,此時的南越已經被阮文紹發動政變推翻了吳廷需政府,他丟失掉所有的職務變成一名普通的軍人,領著將軍級別的退休金跟隨南越軍隊與北越軍隊抗爭到最後一刻才乘坐直升機離開了自己鞠躬盡瘁的南越來到美國伊利諾伊州生活。
1975年後美國輿論不再願意接受一個戰爭犯,1976年美國兩位國會議員Elizabeth Holtzmany與 Harold Sawer 代表被阮玉巒在街頭槍殺者向美國國會提出控告,控訴阮玉巒犯有戰爭罪要求對他進行審判,強烈要求將他驅逐出境。然而美國政府不願意揭開一段由自己一手造成的戰爭傷疤,最後事情不了了之收場。晚年的阮玉巒生活窘迫,在伊利諾伊州開一家小小的法式麵包店謀生,可當地公眾認出他就是照片中的戰爭狂魔時拿著噴漆瓶在他店門口玻璃寫下:「我們認得你是誰」的字眼表示對他排斥,麵包店不久就關門。晚年的阮玉巒生活在孤獨與被排斥中於1998年去世。
流亡美國時的阮玉巒
艾迪亞當斯照片中的阮玉巒變成了戰爭狂魔、殺人如麻的戰爭犯。這張照片從某種程度上改變了美國民眾對越南戰爭的態度,但也改變了阮玉巒一生的命運。


※為見證越南男足歷史時刻,越南成千上萬球迷組團前往中國觀賽
※學者稱美國百年前曾成功孕育出人猩混血兒,但因涉及倫理問題被科學家殺死
TAG:越南古與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