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打玻尿酸能夠抵抗衰老?

為什麼打玻尿酸能夠抵抗衰老?

透明質酸( Hyaluronic Acid,HA) ,又名玻璃酸、玻尿酸,是一種以葡萄糖醛酸和N-乙醯氨基葡萄糖胺為雙糖單位交替連接而成的黏多糖。市售透明質酸會以其鈉鹽形式呈現,叫做透明質酸鈉。話不多說,圖片鎮樓,畢竟結構決定性質,性質決定用途。

透明質酸一般是白色的無定型固體,無色無味,透明質酸吸水能力非常強,親和吸附的水分約為本身質量的500-1000倍,所以它是公認的天然保濕因子。1000倍?會不會臉部浮腫?

GIF

作為一種功效性化妝品原料,透明質酸已經廣泛應用於面膜、爽膚水、膏霜、乳液、精華類產品及洗護髮產品。

但並不是每一款加了透明質酸的產品都會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就像並不是每一滴牛奶都叫特侖蘇。

化妝品對透明質酸分子量和添加量的要求,常因產品的特性不同而有所差異。透明質酸分子質量越大,成膜性能越好,但滲透性越差;相反,分子質量越小,滲透性強,能夠進入真皮層, 提升真皮層的儲水能力, 但成膜能力較差, 無法鎖住皮膚表層水分。然而,購買化妝品時,包裝的背標上只會標註「透明質酸鈉」,你無從知曉添加量和它的分子量。

因此,應根據化妝品的不同用途選擇合適分子質量的HA。其添加量一般為0.01%~0.5%之間,特殊用途化妝品的添加量可高達0.5%以上。通常,抗衰老產品和防晒類化妝品應選擇分子量較高的HA,一般是分子量在一百萬以上,用量應在0.1%~0.5%內選擇;而乳液精華類、面膜、等產品主要利用HA的滲透性,應選擇低分子量HA,分子量在10~50萬之間,其用量一般在0.01%~0.5%之間。

為了滿足你們的獵奇心,我在去離子水中分別添加了2款透明質酸鈉,用量均為0.5%。在溶液配製過程中可以明顯看到,左邊小分子透明質酸溶液很稀,跟爽膚水差不多,塗抹在臉上也比較清爽通透,沒有黏膩厚重感;右邊大分子透明質酸溶液較為粘稠,有點類似於精華液的感覺,剛塗抹在臉上時會覺得黏膩但又很滑,等完全表面水分完全蒸發之後,臉部也沒有明顯的黏膩感了。

介紹完大分子量與小分子量透明質酸的區別和利弊,我覺得小分子量的透明質酸更有利於皮膚年輕化。

因為,如果你花那麼多錢使用透明質酸的目的僅僅在於追求保濕補水,那建議直接用甘油就好了呀,保濕鎖水能力強,價格又便宜。

其實,使用小分子量的透明質酸,並在化妝品中添加一些促滲劑並輔助合理的使用方法,被真皮吸收的透明質酸能夠促進細胞活性,皮膚更有彈性和韌力,由內而外的改善膚質,留住青春。

說到這裡,我已經控制不住的想答疑解惑:為什麼女明星離不開玻尿酸,且通常都是注射?

知識點:細胞外間質為皮膚提供彈性和韌力,而細胞外間質主要由I型膠原蛋白組成,注射透明質酸能夠刺激成纖維細胞的活性,進而產生I型膠原蛋白。因此,定期打針的臉看起來就是那麼有彈性,有光澤,皺紋少。

作為一名科研愛好者,總是忍不住去查更多的文獻,就是為了落實一下透明質酸是否真的有神奇的功效,經過查閱大量文獻,真的是讓我很驚訝。早在90年代都已經被專家學者研究的很透徹了,理論體系也較為完善,所以打玻尿酸這項技術已經算很成熟的了。

大致意思:研究員用透明質酸作為皮膚空間填充物質去驗證老化皮膚中細胞間質結構的改變是否會刺激成纖維細胞的功能。研究結果表明,當注射透明質酸後,它會填充皮膚細胞空洞,對皮膚真皮細胞外間質周圍的環境形成擠壓,成纖維細胞在形態上變長,機械應力增加。

大致意思:研究員將兔子的胚胎成纖維細胞分離出來,置於分別含有1μg/ml、10μg/ml、100μg/ml的透明質酸培養基上培養,以不添加透明質酸的那組作為對照組。研究結果表明:透明質酸能夠顯著的抑制胚胎成纖維細胞的增殖,但促進膠原蛋白和非膠原蛋白的合成。且該研究結果發現,在細胞修復過程中,透明質酸能夠促進細胞活化有助於胚胎細胞無疤痕似的癒合。

我很不想重複翻譯了啊,這位研究員的意思與上面的大致一樣:出於美學目的,注射透明質酸填充真皮細胞。透明質酸對細胞周圍空洞缺陷纖維形成擠壓,刺激膠原纖維的生成和沉積。透明質酸之所以能發揮這樣的作用,主要與它TGF-β信號通道的轉錄有關。

其實,還有很多研究透明質酸的文獻,但大概的意思都差不多,沒有研究者去黑透明質酸。

所以,相比於整容,妹子們,你們還是去正規的地方打針吧。如果你不想打針,那就找我幫你推薦好的透明質酸化妝品或者原料吧。

下次要搞大事情,那就是美白。你等著吧!

參考文獻:

1. Croce MA, Dyne K, Boraldi F et al. (2001) Hyaluronan affects protein andcollagen synthesis by in vitro human skin fibroblasts. Tissue Cell 33:326–331

2. Mast BA, Diegelmann RF, Krummel TM et al..Hyaluronic Acid Modulates Proliferation, Collagen and Protein Synthesis of Cultured Fetal Fibroblasts.Matrix,1993, pp. 441-446

3. Flynn TC, Sarazin D, Bezzola A et al. (2011) Comparative histology ofintradermal implantation of mono and biphasic hyaluronic acid fillers.Dermatol Surg 37:637–43

4. Kessler D, Dethlefsen S, Haase I et al. (2001) Fibroblasts in mechanicallystressed collagen lattices assume a "synthetic" phenotype. J Biol Chem276:36575–85

5. Kablik J, Monheit GD, Yu L et al. (2009) Comparativ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hyaluronic acid dermal fillers. Dermatol Surg 35(Suppl 1):302–12

6. Saito, M., et al.,Single-column high-performance liquidchromatographic-fluorescence detection ofimmature, mature, and senescent cross-links of collagen.Anal Biochem, 1997. 253(1): p. 26-32.

7. Yoneda, M., Suzuki, S. and Kimata, K.: Hyaluronic acid associatedwith the surfaces of cultured fibroblasts is linked to aserum-derived 85-kDa protein. J.BioI. Chem. 265:5247-5257,1990.

8. Weigel,P.H., Frost,S.]., McGary,C.T. and LeBoeuf,R.D.: Therole of hyaluronic acid in inflammation and wound healing.Int.J.Tiss. Reac.lO:355-365, 1988.

9. Weigel,P.H., Fuller,G.M. and LeBoeuf,R.D.: A model for therole of hyaluronic acid and fibrin in the early events during theinflammatory response and wound healing. J.Theor. BioI. 119:219-234,1986.

10. Toole,B.P. and Trelstad,R.L.: Hyaluronate production and removal during corneal development in the chick.Dev. BioI. 26:28-35,1971.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衰老 的精彩文章:

臉色發黃顯衰老,做到這些,年輕十歲很簡單
這些常見的蔬菜冬天要多吃,刮油排毒養顏,抗癌防衰老,還降三高

TAG:衰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