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拍好月亮,並不簡單

拍好月亮,並不簡單

不出意外,從昨晚到現在,月亮是個熱門話題,微博上、朋友圈裡看到一堆跟月亮有關的PS大賽。而在攝影愛好者群里,同樣,除了這個話題就沒別的了。

拍月亮,看起來超簡單,不怎麼拍照的還會指著一堆人說,一個破月亮有什麼可拍的。而借這個機會去拍的人,非常多,比如在故宮角樓昨晚是這樣的。

圖片來自微信群

很多營銷號傳的美圖是這樣的,比如故宮官方號

圖片來自故宮微博官號

地景是超廣角,頭頂是一組長焦粘過來的月亮,沒有細節,大小不一,角度、方向、光影出現的位置也跟真實場景完全對不上,這是典型的假照片。

昨晚到今天,這類照片非常非常多。

前天我曾寫過一篇怎麼拍,因為有營銷號告訴大家,拍月亮曝光時間可以長達1s,這些討論實際上在考核你的拍照功夫是不是合格。考核了哪些方面呢?

考驗你是否真的掌握曝光三元素:光圈、ISO、快門速度

一句話就是拍皂片,你會不會曝光,拍的皂片是不是過暗或過亮。過暗、過亮都會導致月球表面細節消失,過亮一片白,過暗一片黑。

點測光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最簡單方法,拋棄營銷號給你列的曝光參數,A模式,點測光對準月亮最亮點,再鎖定曝光參數。

相機高感畫面質量對拍好月亮至關重要,為什麼這次月食攝影大賽手機廠商基本沒摻活,原因就在這裡,一大波手機廠商的槍手都在寫秒單反的文章意淫。全幅相機ISO超過3200,噪點就會很明顯,D850D5這樣的高端專業機,高感性能會遠超其他機型。

考驗畫面質量:銳度(清晰度)與安全快門

在前天那篇營銷號發的文章中,建議紅月期(食甚)用長達1s的曝光時間。這不是不可以,有前提。

如果拍攝者在三腳架上使用赤道儀來控制相機自動盯著月球旋轉,和月球相對位置保持不動,更長曝光時間都沒問題。如果沒有赤道儀,就要受安全快門的影響。

月球的移動速度是相當快的,當月球從地平線露出,到完全露出,不到1分鐘。拍月亮時,大多需要長焦鏡頭,都知道越長越重,根本沒法手持,手持的安全快門是焦距的倒數。就是600mm鏡頭,手持不虛的安全快門是1/600s,個別人長期鍛煉可以比這個慢。

所以,拍月亮必須三腳架,能支撐重型長焦鏡頭的三腳架。按快門會不會抖又是基本功了,不怎麼用相機的人,基本上按快門時都會抖一下。所以,出門旅遊喜歡自拍的,推薦帶自拍桿,或三腳架。如果想讓其他遊客幫你拍,一個可以預見的結果是:10個遊客9.5個不會拍照。

你沒動,相機沒動,但是月亮跑得很快,焦距越長,相對運動的感受越明顯,如果你在高樓上,大樓還會搖擺。這些因素,都需要在拍月亮時考慮進去。在沒有赤道儀的情況下,快門速度慢於1/60s,畫面銳度會明顯下降。上三腳架拍攝時,還要關閉防抖,不然畫面更糊。

就像很多圖片把月亮拍成了月餅,比如這張大餅,人民日報官號發的。

需要更好的攝影器材

月亮拍得好不好,真的,最後的關鍵是看攝影師是不是有錢買好裝備:

高感性能好的相機——血月時亮度很低,相機高感越好,快門速度就可以更快,光圈還有機會收縮;

大光圈長焦鏡頭——焦距越長,越需要高速快門,因為被攝體的相對運動,對畫面質量影響很大,大光圈才會有弱光下足夠的進光量和不糊片的高速度。增距鏡是便宜,畫面銳度會下降,光圈也會縮小相應的倍數。

能支撐600mm長焦鏡頭+赤道儀+相機重量的三腳架;

考驗後期技巧

高感需要降噪,降噪會導致銳度下降,銳化會增加噪點,需要平衡把握。

附上昨晚三小時蹲守的圖片,復原階段相機幾乎垂直於地面,有不少都過曝了。

超級藍血月小全張

初虧

血月

復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李鐵軍 的精彩文章:

炒幣的還能走多遠?

TAG:李鐵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