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賈也:此身此生此間樂,為人生容器注入快樂!

賈也:此身此生此間樂,為人生容器注入快樂!

觀鑒銳眼觀天下,毒舌鑒是非。點名關注

來到這世界,父母告訴我:只要你快樂就好了!

上學後,人們問我長大了要做什麼?我寫下快樂。

他們告訴我,我理解錯了題目。

我告訴他們,他們理解錯了人生。

我不在乎人生的意義,只在乎人生的快樂。

誰都知道,活著的關鍵要快樂。

但「不快樂」恰恰成為世界級的流行病,很多人就是快樂不起來。

有人曾對我說,他最大的野心就是讓自己成為快樂的人。

但他這個目標從未實現過,即使快樂也只是強顏歡笑。

甚至很多時候想啟動自毀人生的裝置。

他錯就錯在,快樂並非人生的目標,而是生活的狀態。

是的,人不成功並不可怕,最可怕的就是不快樂。

你們有沒有發現:快樂其實是一個屬於成年人的名詞,也只有成年人才追求快樂。

你大不必去問一個孩子是否快樂,快樂直接寫在臉上,而且還能感染到你的!

而我們成年人最想談論快樂了,就是因為我們大多就不快樂,甚至從此失去了快樂起來的能力。

那麼,到底是什麼讓我們喪失快樂起來的能力呢?

想想,小時候哭笑從不打折,哭著哭著就笑了。

而年歲漸增,笑得很勉強,且笑著笑著就哭了。

而這一切,有人前來告訴我們:你已經長大了!

似乎我們成長的過程,就是一個丟失快樂的過程。

特別是我們這一代人,壓力山大——外部的,內部的——被諸如成長、價值、意義、成就、出息、榮耀等等辭彙填充得滿滿的,就已再也裝不下一點快樂的事了。

人人背負著這些,在人世間疲於奔命,貌似必須那麼努力,咬牙切齒地堅持著、奮鬥著,但真的很少快樂!

自以為進階到高級的我們,太要給自己的人生注入「意義」,而排斥簡單的「快樂」,似乎注入了「意義」,我們的心智就健全了。人人在追求各自的意義,於是人與人就區別開來了,不知不覺中長了一顆「分別心」,也正是如此,我們越長大就越難找到自己的同類,「孤獨感」開始佔據心頭。

可以這麼說:人們不快樂的深淵,正是我們的心智創造的。

這種心智甚至會認為快樂只是一種淺薄的無知,屬於豬玀式低層次生存體驗。

而追求所謂的意義,又不在當下,註定在未來綻放,甚至寄託於虛無縹緲的來生,哪怕忍受此生的痛楚也值得的。

因此,要想跨越這個深淵,也只有用自己的心!

有人曾問釋迦牟尼:「梵行佛尊,你們居住在深山的茅屋裡,每天僅吃一頓粗茶淡飯,為何還這麼快樂?」

釋迦牟尼說:「不悲過去,非貪未來,心系當下,由此安詳!」

連佛都告誡我們「生活在當下」!

其實,我們能抓住的也只有當下。

我們何必跟現在的自己過不去?悲觀確實是種遠見,因為生活的本質,並無顯而易見的意義可言,如果再去追問生活的意義,那麼就更顯得沒意義了。

畢竟上帝遠遠地在雲端之上,偶爾低下頭看看人間百態,眼淚都笑出來了。

因此,我倒認為:快樂只在當下,只在此生,只在此身,除此皆虛無,所謂意義比虛無更虛無。

我們都赤條條地來,擁有的也只是這具肉身。

我們就藏匿在這具肉身裡面,開始了一場註定比較孤獨的旅程。

因此,最好的辦法就是把自己這個肉身鑄造成容器,用來容納自己,並注入讓自己快樂的物質。何必用思維和思考給自己打造了一個堅實的牢房,把自己囚禁在裡面,忍受孤獨與痛苦?

讓自己快樂是一種能力,為了實現這種能力,我們就要學會喜歡當下的一切,最重要的是,善待這具肉身。認可自己,愛上自己,要跟自己談一場長達一生的熱戀,愛上自己的肉體和靈魂,用生命最大的熱情去做每一件事,把現在的每一天都過好了。

當你吃飯的時候,專註於食物的味道以及咀嚼的感受。

當你走路的時候,專註於路面狀況、四周風景以及路人。

當你洗澡的時候,專註於水的溫度和水流經過身體的感受。

你可以為看到一本好書而高興很久,可以為看到一部好電影感動很久,嘗試各種新鮮的東西,體驗生活的各種美好……一寸有一寸的歡喜,我們何不努力喚醒味覺、視覺、聽覺、嗅覺、觸覺……來取悅自己。

其實生活變得最原始、最簡單的時候,內心恰恰是最充盈的,至少沒那麼多的失落感!

我們不是要去刻意追求一種叫「快樂」的東西,而是去體驗當下生活的種種,永葆一顆好奇的、自由的、天馬行空的童心。

想想我們來到這個世界,真沒別的,就是一過客,到此一游。既然如此,不正是為了好玩嗎?好玩哪有那麼多深沉的意義?更何況,意義並非我們肉身所能承受的!

都說人生有三種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其實這在告訴我們什麼呢?就是說,開啟人生的旅程,需要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記著你的童心,保護好你的童心,千萬不要封閉在你體內窒息掉,只要充分釋放這顆童心,才能到達快樂之根本。

人生對我們面言,只有進行時,只能趁現在,只能自我取暖,只能自我取悅。

正如一首詩寫的「……我雙手烤著生命之火取暖;

火萎了,我也準備走了!

我們都不是聖人,聖人的心中不存在多巴胺的閥值,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自在圓滿的。你我皆凡人,沒有什麼「三不朽」的,都是有限之物,那就用盡此生,用盡此身,好好享受人生快把頭髮剪短,多多洗澡,穿好看點,抬頭挺胸,多運動,快步走,讓陽光打在臉上,保持微笑……

結語

快去做自己喜歡的事,不要一個人待在某個角落裡悲傷!

每日觀鑒∣獨立、理性的觀點

歡迎助力觀鑒,掃碼打賞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鑒 的精彩文章:

TAG:觀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