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古詩文72賞 勸學

古詩文72賞 勸學

《勸學》是《荀子》一書的首篇,又名《勸學篇》。新課標中的《勸學》為其中一部分節選,並不是全文,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節選部分內容:

勸學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

譯文

君子說:學習是不可以停止的。

靛青,是從藍草中提取的,卻比藍草的顏色還要青;冰,是水凝固而成的,卻比水還要寒冷。木材筆直,合乎墨線,(如果)它把烤彎煨成車輪,(那麼)木材的彎度(就)合乎圓的標準了,即使再乾枯了,(木材)也不會再挺直,是因為經過加工,使它成為這樣的。所以木材經過墨線量過就能取直,刀劍等金屬製品在磨刀石上磨過就能變得鋒利,君子廣泛地學習,而且每天檢查反省自己,那麼他就會聰明多智,而行為就不會有過錯了。

我曾經整天發思索,(卻)不如片刻學到的知識(多);我曾經踮起腳遠望,(卻)不如登到高處看得廣闊。登到高處招手,胳臂沒有比原來加長,可是別人在遠處也看見;順著風呼叫,聲音沒有比原來加大,可是聽的人聽得很清楚。藉助車馬的人,並不是腳走得快,卻可以行千里,藉助舟船的人,並不是能游水,卻可以橫渡江河。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沒什麼不同,(只是君子)善於藉助外物罷了。

堆積土石成了高山,風雨就從這兒興起了;匯積水流成為深淵,蛟龍就從這兒產生了;積累善行養成高尚的品德,那麼就會達高度的智慧,也就具有了聖人的精神境界。所以不積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沒有辦法達到千里之遠;不積累細小的流水,就沒有辦法匯成江河大海。駿馬一跨躍,也不足十步遠;劣馬拉車走十天,(也能走得很遠,)它的成功就在於不停地走。(如果)刻幾下就停下來了,(那麼)腐爛的木頭也刻不斷。(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麼)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沒有銳利的爪子和牙齒,強鍵的筋骨,卻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這是由於它用心專一啊。螃蟹有八隻腳,兩隻大爪子,(但是)如果沒有蛇、蟮的洞穴它就無處存身,這是因為它用心浮躁啊。

原文和譯文較長,請上下滑動查看

作品賞析

文章圍繞「學不可以已」這個中心論點,從學習的意義、作用、態度等方面,有條理、有層次地加以闡述。大量運用比喻來說明道理。

《勸學》全文的主要表達了這些:

一、 學不可以已;

二、 用心一也,

三、學也者,固學一之也。

荀子認為,學習首先需要修養品德氣質,保持專一的品質,專門學習一門技術才能速成(學一速成),然後保持持之以恆、堅持不懈是正確的學習方向;要善始善終,切忌半途而廢,以期達到完全而純粹的精神境界。(是不是覺得跟現在倡導的綜合素養剛好反過來了?)

非也非也~荀子這篇文章是為了當初培養封建統治下的人才而寫的,你們社會主義環境里成長起來的好騷年,怎麼能一樣呢?(所以不要想了,奧數該學還要學,興趣班該報還要報,想去好學校?那就要多才多藝,想想人家老蘇家的大娃)

荀子的教學工作也非常成功,來看看他的學生都有誰:韓非(法家代表)、李斯(當過丞相,幫助秦滅六國的大功臣,弄死了韓非,但是下場不好,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韓 非

不過文章裡面提到的很多學習方法和態度,還是值得我們正視的:要重視學習以及學習必須「善假於物」(理論要結合實踐,偉大的毛爺爺也這麼說過)、逐漸積累、持之以恆等見解,就是在今天,對我們來說,也還有一定的啟發作用和借鑒意義。

除少數地方直接說明道理外,通篇比喻。通過比喻闡述道理、證明論點,這是本文在寫作上的一大特色。所以這不僅是一篇出色的古代教育論文,也是一篇很精彩的文學作品。(記得諾獎陪跑村上先生比喻也用的很好,不知道兩位誰更厲害一點。)

本文金句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細流,無以成江海」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鍥而不捨)

荀子金句拓展: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真·「不知天高地厚」)

故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儂講講道理好伐啦)

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行動派看到沒)

作者簡介

荀子(約公元前313-前238),名況,時人尊而號為「卿」,西漢時為避漢宣帝劉詢諱,因「荀」與「孫」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稱孫卿。

戰國末期趙國猗氏(今山西安澤縣)人,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先秦儒家的最後代表人物。

荀子比較出名的是「性惡論」,總是拿出來跟孟子對比的那個。(孟子:對方辯友你還是放棄吧,我才是新時代的主流觀點、意見領袖)

荀子祖述孔子,重視道德倫理,提倡仁義、禮義和忠信,重視以禮修身和禮制教育。但是因為他喜歡噴孟子,所以宋朝以來大家都覺得他是孔子異端、法家先驅。(所以說啊,粉絲群體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惹不起。)

荀子主張任用賢能,國君把政務交與大臣處理;國家要控制思想,打擊異端邪說,以法律補充禮制以維繫社會秩序。自然論方面,荀子傾向唯物主義,認為天地並無意志,不信天人感應和鬼神之說,提出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可以說是充分的相信人類的主觀能動性,非常現代的思想,所以說偉大的思想家是可以超越時代的。)

荀子和勸學就介紹到這裡,更多內容還在後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高情商的幾個表現,是你嗎?
2017年風靡全網的「網紅零食」:你要沒吃過,2017年白長胖了!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