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木下孝浩的71本《POPEYE》秘技:純粹

木下孝浩的71本《POPEYE》秘技:純粹

良久未更新,大家最近過得如何?

看到POPEYE的總編木下孝浩「升職到總務部」的新聞,不知為何反而有種懸著的石頭終於落地的感覺。

是的,我大概是骨子裡悲觀面上樂觀的表現者,兩年前開始,看著POPEYE按穩定的「公式」每年輪迴一番做了三四年,一方面覺得新鮮同樣的主題以不同的編輯手法去處理又有新角度和新鮮感,但另一方面又暗暗覺得這麼好的事,應該不會只有面上被看到的好,估計背地裡也是要面對不少問題。

日本的出版刊物發行數向來不是秘密,2017年開始POPEYE的發行量就一直下滑,日本期刊市場的高成熟度換言之也是強烈競爭,一本書變或不變都有好的理由,但是POPEYE畢竟改版至今已有五年多將近六年(MH集團公布4月刊乃木下孝浩擔任總編的最後一號,從2012年6月號的782期到20184月號的852期,如果我沒計錯,是71期,按每月一號的發行來算,五年零一個月),讀者對它每年定番的「部屋」「STYLE SAMPLE」「某個城市」「XXX之ABC」「OLIVE/女友/情侶號」的定番號是否仍有興趣,母集團Magazine House在數字營銷旺盛的今天如何取捨,發展路線要如何走,廣告雖然一直豐滿,但發行量下滑是否有影響廣告收入等,都是內部才知曉答案的問題。

除了最底一行最後的三本,全是木下孝浩時代的POPEYE;簡單三張圖,就是一個人或一群人的五年,但能這樣記錄也是種福分

所幸的是,已發行的69期雜誌,以及一些單行本(偶爾一期的EAT UP TOKYO以及CITY BOY部屋合集)我都有收集並隨搬家有搬來上海,改版前的THOM BROWNE封面和PAUL SMITH封面,如果你有看過,你就知道木下改版後的有多Collectable。

儲東西是種心癮,相信大多數人都一樣,要不不儲,要儲就會有要全集的心理,但也正如花不常開月有圓缺,「團圓」二字在中文裡,其實更多時候都是「久別,團圓」「團圓,然後又散開」的意味,花常好月恆圓人長久只是(不願面對失去或變化的)願望。儲的人一開始只是為了一種儀式感/圓滿感的完成,日子久了,慢慢就容易失去耐性,開始會想它是否有完結的一天。

所以木下的POPEYE,或多或少,我都有點這樣的私人情緒在內,一方面是覺得應該見好就收,另一方面也確實有點覺得戰線拖太長了,自己都有點收不下去的感覺(是種沒收之前不會向別人公開的小心思)。

如果說POPEYE我趕上了易買易存的好時代,右近亨的HUgE我就沒那麼好運了,08年至後來改成小開本前的我沒法收盡也沒嘗試過去收(不過我也有不少),而後來的Them Magazine我也由於一路儲POPEYE的緣故,不允許自己再每個月像交電話費一樣固定買---因為顯而易見的,連續有個十期之後,第十一期開始就成了一種「不得不買的」負擔,說讀書沒有得著倒不至於,但閱讀的壓力也隨之變大,因為日常可支配的時間就那麼多,但刊物不看就會有(不得不繼續買的)下一期推出的壓力,也是有的。

THEM第一號也把炮,請來了Hedi Slimane拍首個封面,昔日的HUgE拍的DIOR HOMME也是一絕

右近亨當年就是因為講談社(全日最大的漫畫出版社)的變故,才離開HUgE自創THEM MAGAZINE。當年的變故簡單來說是講談社要做雜誌但不會做所以外包給一個製作團隊(即右近亨當年身在的EATer團隊),後來嫌製作費用太高而從A4開本改版成2013/14年的16開開本,除開本和紙張變化外同時設計風格和專題手法都有變化(我認為是減弱),再到後來改成小開本時,就是這本書倒下的時候。

下方紅色Living字樣之上的阿叔就是右近亨本人

HUgE大概是在2014年4或5月號改成小開本(B5 SIZE)並全面大改版成(毫無性格和特色的)型錄式雜誌,而在此前的2013年12月號就成了右近亨離開的最後一號,封面找來Jason Polan畫了一個插畫封面並把右近亨畫了進去。之後推出的幾期我相信仍是他定下的主題所以仍有購入,同時他以RIGHTERS為團隊名創辦的THEM MAGAZINE也按季刊推出,初期幾號只有2萬本發行量。Reading flow上仍有HUgE那細膩連綿的感覺,但或許是團隊一拍幾散得太厲害,創刊以來的大片和專題都再沒法和當年峰巔期的HUgE相較。

(後話:HUgE出來的人,據當年YOHO常住日本的識貨之人同事Ray介紹,做專題的去了&Premium(即Magazine House集團),時裝編輯則有些去了GRIND,近年的造型巔峰刊)

提到GRIND,也正讓人想起,當年POPEYE 12-14年間風頭實在太猛,CITY BOY造型讓大家對書卷氣的大男孩打扮趨之若鶩,恰好那幾年也是時裝界的真空期,GIVENCHY的狗頭/聖母印花以及鉚釘讓不喜歡張揚的人無從選擇(不是說人人都會買貴衫,但潮流就是一個大勢興起,全部牌子都會出那樣的東西),討厭至極。但15年開始,漁夫褸灰西裝的復古潮開始進入以GOSHA為首的90年代風景,特別他又帶著東歐的肅清和神秘,本來以為SKINHEAD和身穿90年代服飾的金髮男孩們只是一小波人的選擇,豈料後來乘著青年文化的名頭席捲全球,所有品牌都開始想培育95及00後的受眾。所以15年底開始GRIND的爬升實在太快,與國際上的流行相輔相乘,加上另一本同由Takuya Chiba主編的OLLIE雜誌(主打滑板),一下子就把眼球搶了過去。

堅持看POPEYE的一班讀者仍在讀,但潮流是時代的面貌,堅守下來的,一是同為創意行業的行家,再不就是真正喜好書捲風格打扮的受眾。但雜誌畢竟(同時)是門生意,選擇的背後一定是有得有失,就看當事人如何抉擇。

如果說POPEYE成功的地方是什麼,我相信是「純粹」二字。木下孝浩多年做男裝雜誌以及文化生活雜誌的經歷(分別是主打中年的men"s club以及同為MH集團下的半月刊BRUTUS),讓他除時裝外有更廣的見識以及有集團(無論內部人才或是外部品牌)資源支持下的膽量去革新這本當時將近四十年的老招牌。所以我好久前也下過定論,POPEYE的成功不單是木下創造的,而選擇他也是種偶然與必然。

說偶然,是因為MH集團有資源可以執行好新的改版創意,無論是誰無論是什麼創意,都一樣有風險,只能說在那個當下,是集團相信他的點子以及願意承擔那樣的風險代價。

說必然,則是因為木下有豐富的男裝經驗(他在BRUTUS時也是時裝編輯),而BRUTUS強大的專題製作能力讓在此間工作的木下也一定受得良好的訓練,如其用一個不知根知底的外面的人,為什麼不用一個信心十足的?

所以我一直認為POPEYE是MH所有刊物對外的窗口,是集大成者,無論是文化,生活方式,部屋或是城市特集,集團內皆有某本刊物是專業的。POPEYE選擇了從當時已發展為一本男裝打扮的刊物開放為一本「純粹」的CITY BOY雜誌,這個雜誌類目在從前並沒有過,因為它提供的影像/設計風格,造型特點,旅行地點,討論話題都是純粹的,高度指向某個用戶畫像的。

在右近亨開始THEM MAGAZINE後,MILK X的總編鄭智龍也和他做了個採訪,從中的惺惺相惜讓我看到為什麼MILK X有辦法在香港刊物中獨樹一格出類拔萃。有興趣的可以在我微博里找,我曾經拍下來過放過上去(因為字小,要放大,微博可看原圖)。

今晚吃過晚飯走到衡山和集去,又忍不住買了一堆雜誌。今時今日的雜誌到底該怎麼做,是我在三樓那一面雜誌牆前想的問題,姑且不考慮發行和廣告的事宜(當然,它們就是重要得無法被忽視),純粹考慮該做什麼可做什麼,就是一件夠理想化的事情。

我時常沉浸在做內容的快感以及衝動里,看到一些像SEEDS(成都無早書店獨立發行)以及再改版的EASY,NEW MAKERS等新雜誌,都有忍不住的感動和興奮,隨之而來的又是略替他們擔心的少許失望。要做一本書是很難,但我想更難的是,如何找到自己的ID以及第二,生存下去。生存下去很難在這裡被討論我也不想討論因為方式有太多種。但找到自己的ID而非只沉浸在「我想為這裡做點什麼,我想單純的為自己做點什麼,我就是想做」的自我陶醉里顯得更為重要。「我就是想做」是第一步,但做出來的東西沒有人想看,或是沒有為它建設足以立足下去的競爭力,我認為是不負責任的。

「不做不會知道」是老智慧,但「做之前想清楚」(THINK TWICE,三思而後行)也是老智慧。

就如POPEYE換帥一樣,是件做的人才知道自己的處境的事。

最後,

我昨天也對木下孝浩「升上」總務部這件事進行了一些問詢,熟悉日本環境的朋友說,單看那篇報道,其它部長都是職位升遷,只有木下沒有明確的職位以及是去總務位(行政/後勤部),一般情況下都不是好消息。也就是中國人常說的明升暗降。當然事態到底是如何,我們也試著放長雙眼。但至高點後下滑是世間常態,在一定日子後,相信一定又會再創一個高峰,人來人往,是否同一班人創,也由不得人選了。

做雜誌又好,做品牌又好做人都好,至今我仍記著Z疆屍世界大戰里,BRAD PITT說的那句:MOVING IS LIFE。

今晚買的雜誌有:

B MAGAZINE:MONOCLE

因為想看看MONOCLE的運作,剛好上周去北京出差住的是WINKCREATIVE作諮詢的CHAO酒店,想到最近看到的一些雜誌社營生方式大同小異,想看看他和我現東家有什麼一樣和不一樣。

摩登天空 的雜誌

封面故事是現已歸為它旗下藝人的陳冠希,另一個封面故事是 中國有嘻哈?

作為在這階段不求賺錢的刊物,我想看它的製作和布局。

日和手貼:是時候去野外了

本地MOOK做得最好應該是中集出版社嗎?

翻開這個MOOK品牌覺得製作不錯。也是雜誌的一種變相方式(和工作室合作製作,進入書店渠道,走長賣長有的路線)。

THE NEW YORK TIMES Travel Magazine 新視線:12月號

馮楚軒的布局很聰明,聽講接下來要發行的是FATHERS。

栩栩華生聰明的地方是,它所發行的雜誌,都是所謂創意人,所謂taste maker會關注的,廣告客戶買賬,以及海外版權品牌力強,是個人人都想上但又不一定能上的空中樓閣。

EASY

有點像MUSE和HERO刊的字體和封面,全是做娛樂人物,看到有不少廣告所以好奇是什麼來頭,結果回來一查。就是以前(一定不會買的)《EASY音樂世界》的改版。不過變成了雙月刊以及跟足出版潮流的視覺,人物故事也算是有誠意,我希望它可以熬下去。

太久沒更新,又將到新年了,結合POPEYE的事,想到的歌是這兩首:

小團圓:以前在黃偉文生日時我們做了一條特稿送給他,是關於他歌詞里提到的潮流勝地,末了我找了像XANDER ZHOU和KIM等他的好友也選了一段最喜歡的他的歌詞,我自己選的是小團圓,這幾百字的歌詞,把張愛玲這本半自傳里的無奈,聰明,刻薄以及悲觀都刻畫得入木三分。

年度之歌:每一次人生遇到阻滯,我都會看看年度之歌,寫歌手與歌迷關係的它,有種實際的淡定與抽離,有時失去太多,倒不如學著看看已得到幾多。(比如已擁有的69期POPEY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關於我

怕肥,

附 庸 風 雅 ,游 離 浪 盪

本期話題:

想聊什麼話題,在討論區講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LukAround 的精彩文章:

TAG:LukArou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