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莊子》釋解:道在屎尿

《莊子》釋解:道在屎尿

(上圖:源自網路)

本文選在《莊子》外篇《知北游》。

【原文】

東郭子問於莊子曰:「所謂道,惡乎在?」莊子曰:「無所不在。 」東郭子曰:「期而後可。」莊子曰:「在螻蟻。」曰:「何其下邪 ?」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 「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東郭子不應。莊子曰:「夫子之 問也,固不及質。正、獲之問於監市履狶也,『每下愈況』。汝唯莫必, 無乎逃物。至道若是,大言亦然。周遍咸三者,異名同實,其指一也 。嘗相與游乎無有之宮,同合而論,無所終窮乎!嘗相與無為乎!澹澹而靜乎!漠而清乎!調而閑乎!寥已吾志,無往焉而不知其所至, 去而來不知其所止。吾往來焉而不知其所終,彷徨乎馮閎(音:紅,宏大),大知入焉而不知其所窮。物物者與物無際,而物有際者,所謂物際者也。不際之際,際之不際者也。謂盈虛衰殺,彼為盈虛非盈虛,彼為衰殺非衰 殺,彼為本末非本末,彼為積散非積散也。」

【譯文】

東郭先生拖住莊子論道。莊子莫可奈何,有問必答。 如果不是東郭先生廚下已經備了午飯待客,莊子早就拔腿 走了。

東郭先生說,「你所說的道,到底在哪裡?」

莊子說:「哪裡都在。」

東郭先生說:「不確指,可不行。」

莊子說:「在螻蛄,在螞蟻。」

東郭先生說:「怎麼這樣低下喲!」

慶子說:「在旱稗,在水稗。」

東郭先生說:「怎麼更低下了喲!」

莊子說:「在瓦,在磚。」

東郭先生說:「動物降到植物,植物降到無生物,怎 么愈來愈低下喲!」

莊子說:「在屎,在尿。」

東郭先生覺得噁心,賭氣不再問了。

莊子說:「道嘛,哪裡都在。我不是已經回答了嗎? 可你問個不停,問又問不到點子上。我不得不用穢物搪塞 你,抱歉。不過,你再三說低下,我不敢苟同。請證之於 奴僕詢問屠夫怎樣挑選肥豬。屠夫的回答從豬頭說到豬胯 ,愈低下,愈明白。觀察屎尿都能發現道呢,何況觀察人 生,觀察萬物,觀察宇宙。你不要只抓住某一物,因為道 嘛哪裡都在,沒有一物能脫離道。反過來說,道也不能脫 離物,所以論道也不能脫離物講空話。整體的,普遍的, 共同的,三詞形容同一對象,道。」

莊子又說:「讓我陪你去神遊非現實的玄宮,試從整 體論道,愈論愈遠,以至於無窮吧。讓我陪你無為吧,恬 淡而靜止吧,寂寞而虛空吧,調和而悠閑吧。我的胸懷廣 大,無牽無掛,哪裡都不去,但游心於造化。那是形而上 的自由王國,去呢來呢無地名可查。我已多次去玩,尚未 找到終點。大知之士彷徨於非現實的空間,投身造化的循 環,在自由王國里找到無限。」

莊子最後說:「道支配物,與物打成一片。道不與物 劃清界限。萬物皆以自己為中心而分出彼此來,是萬物自 己在互劃界限,與道何干。不必分彼此的,倒去互劃界限 。互划了界限又怎樣?從道的角度看,萬物皆是受支配者 ,不分彼此,完全可以等量齊觀,根本不必互劃界限。道與物打成一片,道永恆,物短暫。富足了是盈滿;物自盈滿,道不盈滿。貧窮了是虛歉;物自虛歉,道不虛歉。興起了是獲得;物自獲得,道不獲得。沒落了是損失;物自 損失,道不損失。開始了是起頭;物自起頭,道不起頭。 告終了是收尾;物自收尾,道不收尾。成功了是聚積;物自聚積,道不聚積。失敗了是潰散;物自潰散,道不潰散 。盈滿,虛歉,獲得,損失,起頭,收尾,聚積,潰散, 道是萬物幕後的導演,永恆的導演。」

【釋解】

莊子的觀點令人振聾發聵!

庸人總是自擾:道在哪裡?總想尋到一個所謂的道。莊子隨順人們的思維,說:道在螻蟻。人們不滿意,莊子又說道在雜草。原來說道在動物,現在又說道在植物,人們更不滿意了。莊子又說:道在磚頭瓦塊。原來還是生物,現在連生物都不是了。所以人們又要問個究竟。莊子乾脆說:道在屎尿。人們認為最骯髒的地方,都有道存在。這是對庸人當頭一棒!

道無形,道又無所不在。道無法用言語表達,所以是無形的;道又從來不與萬物劃清界限,哪怕是屎尿中都有道,所以道又無所不在。

莊子的思想和對話風格無疑對中國禪宗的影響也很大。禪宗中有一個著名的公案。

六祖問:「什麼處來?」師(懷讓)曰:「嵩山來。」祖曰:「什麼處那麼來?」師無語。遂執侍八年,忽然有省,乃白祖曰:「某甲(僧人自稱)有個會處。」祖曰:「作么生?」師曰:「說似一物即不中。」

六祖問懷讓「什麼處來」?這是雙關語,是在探究宇宙人生的真相。懷讓一開始做了一個具體的回答:從嵩山來。六祖再追問,懷讓無語。八年後有所悟:原來所謂的宇宙人生的真相是不可說的,這就是所謂的「說似一物即不中」。

莊子所說的「道」與懷讓所說的覺悟的境界是一樣的,都是超越一切二元對立的不可言說的境界。

往期回顧

(特別說明:本文譯文源自「古詩文網」,具體作者不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自在佛學書苑 的精彩文章:

《莊子》釋解:可愛的惠子

TAG:觀自在佛學書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