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風情大理,帶你感受不一樣的名族風情

風情大理,帶你感受不一樣的名族風情

來大理讓你體驗不一樣的民俗風情

來體驗一下大理的「風花雪月」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感覺

蝴蝶泉

蝴蝶泉

蝴蝶泉

蒼山西坡

蒼山西坡

蒼山西坡

白族迎新娘

白族迎新娘

白族迎新娘

白族迎新娘

白族繞三靈

洱海開海節

每年8月份,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都會舉行一年一度的洱海開漁節,又叫開海節。洱海之濱,千帆競發,居住在大理洱海邊的白族漁民,紛紛駕著漁船,開始下湖捕魚。

洱海開海節

洱海開海節就是大理地區最具特色的節日之一,各族人民高度重視和廣泛參與。洱海開海節已經連續舉辦了六屆,通過舉辦開海節,充分展示了大理白族漁村4000多年的古老習俗和迷人風貌,「賞風花雪月、品洱海漁歌、賞白族文化」這一品牌也進一步增強了環洱海旅遊圈的吸引力和競爭力,進一步提升了大理旅遊的知名度、美譽度,開海節已成為最具特色、最具吸引力的民族民間節日和旅遊文化節慶品牌之一。

洱海開海節

祭海儀式結束後,漁民們伴著鼓樂聲,唱著漁歌,揚帆起航,出海捕魚。大理市雙廊鎮紅山半島前的湖面上波光粼粼,白帆點點,藍天白雲下出現了「百帆競發,千人捕魚」的壯觀場面。漁民們手搖船櫓,一邊在水面上撒開漁網、拉開漁罩,一邊喊著嘹亮的捕魚號子,千年前古老、傳統的捕魚景象再現眼前。白族姑娘小伙們站在船頭唱起一曲曲美麗動人的漁歌,通過唱漁歌、對歌的方式表達了大理人民對母親湖的熱愛。來自海內外的數千名遊客與當地白族漁民齊聚千年古漁村,共度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與當地漁民共同分享豐收的喜悅。

洱海開海節

白族插秧會

白族插秧會

大理三月街

"月街",即大理三月街,又名"觀音市,也叫大理三月會,今天又叫三月街民族節,是白族盛大的節日和街期。三月街是一個有著千年歷史的民族傳統盛會,它既是雲南西部最為古老而繁榮的貿易集市,也是大理州各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民間文藝體育大交流的盛大節日。1991年起,三月街被確定為大理州各族人民的法定節日,文體經貿"同台唱戲",每年農曆三月十五日開始在大理古城西門外舉行,會期七天至十天。

2008年6月14日,中國文化部申報的大理三月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類別:民俗;編號:X-106)。

大理三月街

大理三月街

漾濞核桃節

中國·大理漾濞核桃節於每年9月在大理漾濞縣光明村舉行,這一核桃盛會將持續一個月。光明村地處蒼山腹地,處於漾濞縣萬畝核桃園的核心位置。漾濞縣已獲得「中國核桃之鄉」的稱號。

漾濞核桃節

白族火把節

或許你只聽過彝族火把節,並沒聽過白族火把節,那白族火把節是什麼性質呢?

六月火把節,是彝白納西哈尼拉祜普米等族人民共同的傳統節日,節期為農曆六月二十四至二十六日間,一至三天不等。節日活動內容應民族而不盡相同,但點火把則無一列外。

白族火把節古稱火節,是火崇拜的一種象徵形式。白族火把節在每年農曆六月二十五日,節日那天,村村寨寨在中心區扎豎一個巨大的火把,並殺豬按戶平分,吃「生皮」(即用生肉切成碎末打蘸水吃),祭奠火把,似乎是對遠古拜火和「蘸飲食生」的追憶。晚飯後,人們以火相燎,表示驅邪求吉;農家則舉火照田卜歲,祈求豐收

白族火把節

白族火把節

南澗彝族跳菜

南澗縣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中國民間跳菜藝術之鄉"。"南澗跳菜"歷史悠久,起源於原始母系社會,盛行於唐朝民間的"南澗跳菜"構成了南澗民族文化的源頭。跳菜雅稱"奉盤舞",俗稱"抬菜舞"。

南澗彝族跳菜

在雲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澗民間,逢辦宴席上,引菜人和抬菜人從廚房到餐桌,合著音樂的節拍,跳著彝族特有的舞步,詼諧幽默地按"棋子"的布局擺菜。這種融舞蹈、音樂、飲食於一體的上菜禮儀,是為尊貴賓客而跳的一種禮節性舞蹈。這種舞蹈常見的有兩類:一類是"宴席跳菜",另一類是"舞台跳菜"。

南澗彝族跳菜

南澗彝族跳菜

白族霸王鞭

白族的霸王鞭是白族民間七十四中舞蹈里最具代表性和流行最廣的舞蹈,它不僅在"繞山林"、"鬧春節正月"、"田家樂"三種民俗中存在,而且 在建房嫁娶或喜慶佳節中,都有表演。霸王鞭舞蹈滲透著白族的歷史變遷、宗教活動、民族習俗和文化娛樂,具有古樸幽默、典雅剛健、歡快明朗,清新活波的諸多特點,反應了白族人民勤勞勇敢、純樸善良、團結進取的精神。

白族霸王鞭

白族霸王鞭充滿著喜慶歡樂的氣氛。霸王鞭用約一米長的空心竹或扁形木條,鑿約十公分左右長的四至五個孔,每孔內裝二組銅錢,每組用二至三枚。它是一種搖擊奏樂器,演出時持桿,以兩端隨舞碰擊身、膝或肘發聲,伴歌舞。

白族霸王鞭

白族霸王鞭

彌渡花燈

雲龍白族吹吹腔:藏在大山深處的藝術奇葩

雲龍白族吹吹腔主要流傳於大理州雲龍縣白族聚居的山村,是深藏在大山深處的一朵藝術奇葩。2006年,雲龍白族吹吹腔被雲南省人民政府公布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08年,雲龍縣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吹吹腔藝術之鄉」。

雲龍吹吹腔

雲龍白族吹吹腔又稱「嗩吶戲」,以唱、吹為主,嗩吶為劇種特色樂器,行當分工細緻,「生、旦、凈、丑」俱全,講究手、眼、身、法、步,有完整的表演程式、身段和固定的舞台陳設。

唱詞為「三七一五」白族特有的「山花體」句式,以上引、詠詩、作對、表白、做功為基礎,有「一吹、二唱、三敲打」的說法。

唱腔有九板十三腔,唱詞和對白多用白語。表演分「文場」、「武場」兩種,現存300多個傳統劇目,10座古戲台,8個農村業餘組織的吹吹腔戲班,1個專業的吹吹腔藝術團。

雲龍吹吹腔

雲龍白族吹吹腔是中國西南地區較為稀有的少數民族傳統劇種之一,其較好地保留了原生態文化的藝術特色和地域性文化特色,為研究中國民族戲劇的發展和漢文化對邊疆地區的傳播提供了鮮活的範例。

雲龍吹吹腔

為了保護傳承好這一藝術瑰寶,近年來雲龍縣不斷加大宣傳保護力度,對項目進行田野調查,建立了名錄檔案,開展了吹吹腔進校園、吹吹腔匯演、展演等活動。

雲龍吹吹腔

蝴蝶之夢劇場

蝴蝶之夢劇場

看了風情大理

是不是內心澎湃

想參加一下他們的節日呢

三月份的時候記得來參加三月街

圖片來源:說走就走游雲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旅遊雲南站 的精彩文章:

2018華僑城世博新春燈會亮燈
梯田、雲海、古村落都有!這就是你想要的如詩如畫

TAG:騰訊旅遊雲南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