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欣賞中國山水畫

欣賞中國山水畫

學著欣賞

山水畫

常聽到有朋友在面對一幅中國畫的時候說,看不懂(也許是過謙之詞,怕自己說得不對會引起旁人的嘲笑)!其實中國畫並非像我們想像的那麼深奧。欣賞一幅山水畫。當我們在沒有接受過任何繪畫理論指導的情況下,面對一幅山水畫,我們怎樣欣賞它呢?

其實,每一個欣賞者在山水畫前都會有自己不同的感受。所以首先我們要跟著「感覺」走,但是如果我們懂得了一點哪怕淺薄的美學知識,那麼,欣賞山水畫時,我們就能獲得更多的感受。至少我們可以在我們原有的感覺基礎之上,獲得更多的美感。

欣賞一幅山水畫,無外乎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

清·鄒喆

雲巒水村圖

一、取勢

不同的景物具有不同的勢:尖峭的山峰有向上之勢,飛流的瀑布有向下之勢,彎曲的河流有迂迴蜿蜒之勢,飄浮的白雲有流動之勢,平坡、沙漠有橫平之勢……畫家把握住山水畫所要表現的「勢」很重要。無論我們懂或不懂,這種氣勢都會使我們產生感應。從構圖上,我們能夠與畫家達成共鳴。

構圖要運用對立統一規律,要體現賓與主、遠與近、虛與實、疏與密、聚與散、開與合、藏與露、黑與白、大與小等關係。對立是變化的,統一是均衡的。只有把這些對立關係統一在畫面中,才可稱得上是好的構圖。好的構圖是要我們在萬象紛紜、變化萬千的複雜事物中找到頭緒、理出脈絡、分清主次,從而使畫面主題鮮明、內容突出,有節奏感和韻律感。因此,山水畫家要面向自然,面向生活。

中國山水畫多用不受空間和視線限制的「散點透視法」。「散點透視」又稱「動點透視」。採用「散點透視」時,畫家可以不固定在某一位置觀察景物,視點可上下、左右、遠近隨時變化,所以山水畫,特別是長卷立軸式山水畫,可把仰視、俯視、平視、遠觀、近取完美地結合在一起,表現出「咫尺千里」的遼闊境界。

清·張之萬

重巒疊嶂圖

二、筆墨

筆墨是中國畫的安身立命之本,筆墨不僅是視覺形式和技術規範,筆墨還是中國畫的精神內容。筆墨二字,筆在先,用筆是關鍵。黃賓虹以畢生實踐研究傳統筆法,認為「用筆之法,從書法而來」,又說「自畫法失傳,古人用筆,存於篆隸」,故「作畫全在用筆上下功夫」,他還指出,「作畫不求用筆,止謀局部烘染,終不成家」。用筆與用墨,是學習國畫首先要解決的的問題,是最能體現畫家功底的問題,因此也是識別一張國畫優劣的最主要的依據之一。

在筆墨技術上,前人的論述則更多,留下了極為寶貴的經驗。「筆盡筆法、墨求墨氣」,「筆墨太簡,則失之闊略」,「古人位置緊而筆墨拙,今人位置懈而筆墨結」,「學者未入筆墨之境,焉能畫外求妙」,「氣韻俱盛,筆墨積微,真思單然,不貴五彩」。

宋·翟院深

雪山歸獵圖

捨棄筆墨則不是中國畫。筆墨功力不到家,也稱不上是一位成功的中國畫家。黃賓虹為此積70年創作經驗指出:「國畫藝術之粗精、高下之分,就在筆墨變化之中,既是筆筆分明,又能渾成一氣。既是渾成,又能分明,其中變化就透出造化的消息來。」又說:「國畫藝術的最高境界就是要有筆墨!」

三、中國畫的「氣」

什麼是中國傳統山水畫中的「氣」?如果說中國繪畫中與這個「氣」有關聯的評價標準,那就是謝赫所提到的「氣韻生動」。

中國傳統的山水畫延續逾千年,其實是一個相當自足的品評體系,可能不太了解山水畫的源流的是比較難懂的其中的精妙之處的。或者說中國畫的欣賞中必然會有「品評的因素。」比如一副疏淡的山水,其妙處可能並不是看上去很舒服,而是「像黃大痴」,或者「竟然把倪雲林的逸氣畫出來了」。當然不懂這些也完全可以欣賞山水畫,但是所體會到的東西和樂趣確實要少很多。

四、中國畫的境

宋代畫家郭熙提出了山水畫創作「重意」問題﹐認為創作應當「意造」﹐鑒賞應當「以意窮之」﹐並第一次使用了與「意境」內涵相近的「境界」概念。

意境就是畫家用所表現形象來表達胸中之意,對山水的情感,畫家把這種情感寫與筆端,讓後人欣他的作品豐富的內涵。

宋·許道寧

漁父圖

實際上我們在欣賞中國山水畫時,能讀懂多少算多少。有的畫視覺衝擊力強,一下子能抓住觀賞者;有的畫溫文爾雅,要慢慢品讀。但有一點是最重要的,那就是總體感受!觀賞山水畫,是為了讓觀賞者得到美的享受。這才是最重要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眾藝術生活 的精彩文章:

人品決定人生的成敗!

TAG:大眾藝術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