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閃光燈M模式實戰及必要性

閃光燈M模式實戰及必要性

許多執著於「神燈」的攝影愛好者們,其中一個重要的理由是,現代閃光燈方便的TTL功能,讓閃光燈運用起來不需要了解太多原理及技巧,即可以將光線補到大致剛好的程度。包含了i-TTL、e-TTL……等,都是這種方便性補光的科技產物。

然而,資深的攝影師終究不能長久仰賴於閃光燈的TTL模式。更多的場合,我們會需要使用M檔,穩定而直接地控制閃光燈的輸出量和角度等。

閃光燈的TTL模式, 至少有幾個常會誤判的地方:

1.場景為灰暗的色調時,會誤判需要使用較大的閃光輸出。例如,苗栗山腳小學的日式教室,使用了黑色的建材,這個時候便很容易誤判。

2.在夜景拍攝時,遇到較暗、沒有光線的場景,閃光燈也會傾向於使用較大的輸出,將主體和場景打亮。

3.使用跳燈、拉起擴散板時。這個時候不同品牌的閃光燈,會有不同的反應。例如,尼康的閃光燈通常會判斷使用了跳燈,而日清的閃光燈就會使用較強的輸出。

4.在逆光時,尤其是有壓光(強補光)的需求時,閃光燈通常不知道需要更大的輸出,來進行主體的補光,這個時候也需要運用M模式,或是進行閃光燈的輸出補償,來增加閃光燈的照明。

由此,即可以知道,運用閃光燈M模式是必要的,我們可以依照當時的場景情況,來進行輸出的調整。

只要熟悉了閃燈的M模式,便可以創造更多變,更合乎需求的拍攝結果。

當然,在M模式下,攝影者最擔心的是場景光線的劇烈變化,例如,陰晴不變的天氣,一下子出太陽,一下子又浮雲蔽日……那對攝影師就是相當嚴苛的挑戰了。

但是光線條件一變化時,有經驗的攝影師一定會馬上查覺,可以立即改變閃光燈的輸出。真的沒有把握時,再切換至TTL模式,以+/- EV來解決。

閃光燈的補光,最好的補光是用燈於無形,有補光,但是不被察覺出是閃光燈補的,也不要留下陰影痕迹

像這種場景是灰暗色調的,TTL常會誤判,M模式才是王道

閃光燈對眼神光也有幫忙

拍攝以上照片時,相機是使用M模式,閃光燈也是使用M模式。場景就是在山腳小學,氣候是陰晴不變的天氣,提供給各位做參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攝壇 的精彩文章:

3個技巧輕鬆拍攝戶外美少女
夢幻又神奇的光繪人像攝影技法

TAG:攝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