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如何看待寒門博士楊寶德之死與六六的評論?

如何看待寒門博士楊寶德之死與六六的評論?

導語:西安交大博士生楊寶德2017年12月25日跳河自殺,其女友在1月7日開始在新浪微博連續發聲,關於楊寶德之死,直指其男友博士生導師周老師。一石激起千層浪,輿論譴責聲、官媒評論聲、西安交大回復聲,聲聲入耳。而在這些激辯聲中,有一種言論,聞聲刺耳,觸目驚心。作家六六對楊寶德之死的評論「到底是個村娃,自視甚高」。

要●點●速●讀

1.楊寶德之死不能忽視一些不可抗拒的外力把他推向了死亡,但也有自己心理因素的原因。

2.六六以偏概全,又借自己的老故事反諷其「不懂做人,情商堪憂」,顯得不切實際。

他們從人上人又跌到了最下面。

寒門貴子西安交大博士生楊寶德之死,讓其整個家族的希望全部熄滅。全家的希望,全村學歷最高的人,死因基本可以歸結於更換導師之後,心態慢慢的發生了不可扭轉的變化。

楊寶德的生活時間被支配

自從跟隨周老師之後,自己的科研停滯不前,而且周老師又會頻繁的給他帶去一些意料之外的任務,不再學習與科研範圍之內。比如澆花、打掃辦公室、拎包、拿水,甚至還要去停車場接她、陪她逛超市、陪她去家中裝窗帘等。

如何看待寒門博士楊寶德之死與六六的評論?

?圖片:楊寶德與周教授聊天記錄

而他在為周老師做了這麼多之後,並沒有得到周老師科研學術上的指導與幫助。甚至連楊寶德私下的時間,周老師也要橫加干涉。比如為楊寶德安排了一份家庭教師的兼職,由於存在導師與學生的關係,楊寶德本身就不懂拒絕,又有導師頭銜的壓力,只好乖乖的去給孩子做家庭輔導,好在還有一份不錯的收益。

楊寶德的感情問題被干涉

老師和學生關係融洽是很多學校樂見其成的事。可是周教授對楊寶德的關係似乎超出了界限。在曝光的聊天記錄中,周教授先是說,「你女朋友配不上你」,「她不單純,她對你遠遠沒有你對她好」。而且在聊天記錄中不止一次的提及一個女生,說那個女生更喜歡楊寶德。每次二人聊得這個話題,楊寶德只好應付著回答「反正我眼力勁沒有你和楊老師厲害」「欣賞不是喜歡」等等。楊寶德對於周教授和自己聊著話題,沒辦法拒絕,又不能態度尖銳的反對。

如何看待寒門博士楊寶德之死與六六的評論?

?圖片:楊寶德與周教授聊天記錄

唯一能感覺到的是,他的生活空間被周教授不斷的壓縮,連喘口氣都感到吃力。

楊寶德科研學術毫無進展

生活上的委屈求全,能夠換來科研學術的進展,也許楊寶德還有生活的動力和希望。

事實上,並非如此!

楊寶德在更換導師之前,碩士兩年,他共發了3篇論文,其中一篇還是SCI論文。而在跟著周教授之後,科研停滯不前,讀博一年半,僅僅發表了一篇論文。

按照目前的學術進展,楊寶德連博士順利畢業都很困難。

更何況,楊寶德心中的目標不僅僅是是博士畢業。他和女友有一個幸福甜蜜的計劃,楊寶德想留校任教,等他出國留學一年歸來,就和女友結婚。

如何看待寒門博士楊寶德之死與六六的評論?

?圖片:楊寶德女友

想要出國留學,就必須得到導師的推薦。

在死亡到來前倒數第7天,楊寶德給家人和女友的通話內容說老師同意自己出國,同意幫他聯繫出國事宜。

可是一天之後又因為實驗結果沒有及時彙報,受到了批評。加上之前就有同學勸自己放棄出國的念頭,說「你這麼好用,老師怎麼捨得放你走」。

這個時候,楊寶德原本搖搖欲墜的出國夢,徹底坍塌了。

希望土崩瓦解,意味著人生萬劫不復!

楊寶德在更換導師之後,面對周老師壓迫式的師生關係,委屈求全;科研學術毫無進展,已經威脅到順利畢業;想出國留學一年希望越來越渺茫。

正是這些看起來瑣碎的事,壓垮了一個年輕的脊樑,摧毀了一顆奮鬥的心,消耗盡了最後一絲熱血。

前路漫漫看不見光也感受不到熱,只有無聲的黑暗。這種連想都不敢想的生活,誰要是能熬上一天,都配得上是一名勇士。但我們不能要求楊寶德這麼做,來自農村,是村裡學問最高的大學生,如果活著找不到希望,還不如死去。

楊寶德心態平衡脆弱

如何看待寒門博士楊寶德之死與六六的評論?

?圖片:楊寶德生前照片

按照他的規劃,先讀研在讀博,然後出國留學一年之後,回校任教。他幾乎沒有為自己的人生規劃一條退路,比如,就算拿不到博士學位沒有關係、就算不能出國留學沒有關係,還可以做別的事。

他可能也想過博士學位不要了,但根據他自己了解的情況,拿不到博士學位,碩士學位也沒有,只能拿本科文憑。這種學歷落差他接受不了。

根據事後媒體的報道,西安交大關於學位問題有明確規定,像楊寶德這樣已經讀博一年半的學生,就算博士不能畢業,也能拿到碩士學位。只可惜他不清楚這一點。

也正因為如此,計劃一個一個的落空,已經嚴重超會了楊寶德的心理承受能力,他也沒有為自己人生設置B計劃。

心態崩潰以後,除了絕望還是絕望,而絕望的盡頭是死亡!

六六的言論風波

楊寶德之死社會議論很大,其中知名作家六六的言論比較不能為大眾所接受。

其一:六六先是那報道楊寶德之死的文章,調侃自己是多麼好的學生,任勞任怨。並且還在微博上艾特了自己的師傅。

如何看待寒門博士楊寶德之死與六六的評論?

?圖片:六六相關微博(1)

中國人講究「死者為大」,楊寶德之死本身應該是一件值得同情、惋惜的事,可是在六六口中卻成了一件可以拿來調侃的新聞。既是對死者及死者家屬的不尊重,更是踐踏了大多數人心中的道德底線。

其二:六六在回復網友時,引述自己的親生經歷,比如自己給老師出門拎包、洗洗刷刷之類,伺候師傅,以此來讓師傅高興。楊寶德為周老師做的事,似乎在她看來一點也不過分。可是如果做這些事出於自願,無可非議。但是根據曝光的聊天記錄來看,楊寶德並不情願做這些,可是他又不會拒絕別人,加之對方是自己的導師,只好任其安排。

如何看待寒門博士楊寶德之死與六六的評論?

?圖片:六六相關微博(2)

退一步來說,師生之間的關係,澆花,洗車,陪逛超市是不是已經超出了學生應盡的職責範圍。難道這在21世紀還是應該值得鼓勵的嗎?

楊寶德之死也不是因為幫老師干雜活,而是他在老師面前委曲求全之後,依然沒有回報。科研沒進展、出國留學不明朗。

其三:到底是個村娃,自視甚高

六六在評論此事時,居然搞地域歧視。「到底是個村娃,自視甚高」,這句話怎麼理解都很邪乎。第一種理解:你就是個農村來的孩子,給老師澆澆花,洗洗車都不願意干,真把自己看的太高了。第二種解釋:農村的孩子啊,就是把自己看的太高了。

也許我能理解六六想要表達的是,人要放低姿態,先苦後甜。但這和「村娃」有什麼關係。

六六與網友爭論之後,甚至又專門寫了一篇文章來評論此事。引用自己是如何吃苦的,如何侍奉自己老師的,可是畢竟你現在是過來人啊。

楊寶德正在處在絕望之中,心態早被這些生活的瑣事這麼夠了。他被折磨的看不到希望了。假如楊寶德沒有死,20年後他也可以很自豪的回憶自己年輕的時候如何的委屈求全,如何的鞍前馬後,才換來今天的成功。

六六是在拿過來人的心態衡量一個沒有扛過來的人。這叫站著說話不腰疼啊。

沒有深夜痛哭過的人不足以談人生,沒有經歷過絕望的人不足以理解楊寶德啊!

楊寶德之死值得被同情,卻不適合拿來指責,甚至調侃。也許這次六六有點不合時宜。

(作者為百度派網友 一路風塵 鏈接https://p.baidu.com/question/78ea6162636663386364646200/5442809)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戚家軍如何做到戰鬥力極強勝率極高,而傷亡卻極低
小兒發熱無需馬上「滅火」,適度發熱能增強免疫力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