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父母的唯一失策,是情感的表達太含蓄

中國父母的唯一失策,是情感的表達太含蓄

最近有兩件事在網路上引起了軒然大波。一件事曾經的理科狀元、北大畢業生、留美碩士拉黑了父母和其他親戚朋友的聯繫方式,並寫了長達一萬五千字的長信聲討父母。這位12年不曾回家過年、6年前和父母拉黑決裂的「高材生」聲稱「父母的愛其實是傷害,過去的經歷無法與我的認知調和」;還有一件事是一個名為柴明森的父親在微博上爆出自己含辛茹苦攢了300萬,原計劃供18歲的女兒留學加拿大,結果被女兒偷偷轉走,揮霍無度,並拉黑全家。

所有的「拉黑」二字顯示了兩個孩子對父母的態度——我不願意再和你們有任何關係,請不要再插足我的生活。

這兩條消息在信息爆炸的時代被瘋狂傳播,一半人支持這些孩子「書都讀到狗肚子里去了」,另一半人支持「中國的父母大多有病」。說到底,我認為這種事件的發生時由於父母在孩子教育領域的失策,對「成功學」的關心多於了「心理學」,以至於孩子長大以後絲毫不念恩德,反而滿滿都是仇恨。

我一向認為,一個孩子的所作所為與為人處世,很大方面繼承了父母的部分特徵。面前站了一個人,基本能從他或她的三觀中看到整個家庭的教育層次水平。一個唯利是圖的家庭是無法教育出吃虧是福的孩子,一對睚眥必報的父母必然無法擁有一個寬容開闊心胸的孩子。當然事無絕對,假如這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不斷反省和自我教育,接觸了更多言傳身教的好榜樣,是能夠「青出於藍勝於藍」的。《少有人走的路》中提出過——原生家庭對神經官能失調症的影響比我們想的都要大。很多孩子成年後出現的心理疾病,往往是年少時候家庭給予的壓力或者畸形感情,而無法割捨的親情又讓孩子不斷在中間徘徊糾結,最後很可能出現精神分裂。

《中國的父母大多有毛病》一文中指出令人髮指的「父母十宗罪」:

1、一碰到朋友就談論自家孩子

2、處處打壓孩子自信

3、自己閑著讓孩子不斷學習

4、不停攀比別人家的孩子

5、強迫孩子做交際籌碼

6、有「功勞妄想症」

7、為安全感和評價可以犧牲孩子利益

8、把包辦一切包裝成愛

9、先是砸鍋賣鐵,隨後道德綁架

10、不敢面對自己真實動機

我看完以後簡直笑的不能自己。這種年代還能有這樣指責父母來博取眼球和流量的作者我也是很驚訝。寫出這「十宗罪」的作者,要麼是體驗過原生家庭的黑暗、要麼是自己年少成長關懷的缺失,要麼是沒有大腦沒好好思考。三者無論哪個中標,都是在危言聳聽。

說回報道的主人公王猛,那個「別人家的孩子」:成績數一數二、地級市高考理科狀元、北大畢業、留美碩士……父母在事業單位上班,文化程度較高。王猛在他的「罪狀」中一直強調父母對自己的控制,讓自己無法得到自由。控訴自我的性格弱點「內向、敏感、不善交際」都歸咎於父母的「操縱」和「炫耀」。

我目瞪狗呆,高中時候轉學不被採納就是不自由?在父母親戚面前被表揚就是被拿來炫耀?考上北大以後,母親讓在北京的大姨多關照一下就是控制?

我又目瞪狗呆了一次。也替王猛的父母哭笑不得了一次。

為人父母是不需要考試的,沒有教科書和標準規程的。然而為人父母又是很難的,做得好可能與孩子一生和諧相處,稍微做不好遇上這麼個」王猛「,年少時候的嘲笑他剝雞蛋的事情都能記憶深刻,而其他的愛和關心都統統消失,這也挺吃力不討好的。

《This Is us》中的萬人迷父親對他的不懂事小兒子說過這麼一句話:」Hey, baby,這也是我第一次當父親好嗎,我也要學著如何做一個父親好嗎?」

父母對我們的愛是一個單線傳遞,卻永遠無法等量回報的情感。爺爺奶奶輩對我們父母的愛,讓我們父母反省自身然後傳遞出對我們的愛,父母對我們的愛再讓我們反省自身,傳遞出對我們孩子的愛。在自己沒有下一代的的時候,我們可能永遠無法理解某些時刻父母做出的決策。

我明白」父母之罪「中的」不敢面對自己真實的動機「這一條,正如太多心理書和電源中呈現的,父母很大情況下會將自我感受嫁接和移植,旨在改變已知的教育錯誤,而忽視了新的教育失誤。

舉個例子,假如一位母親從小在酗酒的家庭環境中成長,那麼當她有了孩子以後,暗暗發誓的一定是」我一定不會讓我孩子在酗酒的家庭中成長,不會讓他經歷我所經歷的一切。」是的,她沒有酗酒,她也沒有虐待孩子,她自以為做得很不錯的時候,卻發現孩子並不只是想要一個不酗酒的媽媽,或者還想要一個能夠談心的媽媽。這個時候,這位母親就有點「無法達到要求」,因為她難以理解「我都做到不酗酒,給了你這麼好的家庭環境,居然還不知足「。於是,兩代之間的認知都出現了偏差。父母覺得付出了田鐸,孩子覺得沒有達到預期。

這太正常了。

一個人連自己的一輩子都無法控制,連自己的想法都是日新月異,又怎麼能夠保證自己的父母,或者孩子與自己想法永遠保持一致呢?不完美是這個世界上最完美的存在,所有事情都會不完美,所有人也都有不完美,所有愛也都會不完美,如果只是盯住那些不完美——正如王猛——真正有問題的是他本人,他內心隱藏的黑暗和自卑,讓他在以後的人生歷程中會舉步維艱。

那個拿著父母攢錢揮霍的女」白眼狼「,是否有考慮過自己父母的心理感受?假如沒有親情,沒有代代相傳的愛,哪個不相干的人給你存300萬,哪個不相干的人能讓你」王猛「步步成材,北大到留學,現在還能有底氣聲討父母?

作為一個有擔當的成年人,不能把所有的責任推給父母。自己才應該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哪些父母做的不到位的地方,寬容他們,和他們交流,反省自身,共同解決。也許中國父母唯一的失策,就是「表達情感的含蓄」,沒有及時和孩子溝通當下的錯誤或者決定,認為孩子聽不懂。日積月累就產生了誤會。我不認為《This is us》中5-6歲的小男孩是否能聽懂爸爸說的「請理解爸爸也是第一次做父親」,但我知道當他36歲的時候,這個場景都一直出現在他的腦海,並影響著他的未來。6歲的他聽不懂,但6歲的他能夠感受到其中的歉意和愛意。這就夠了。

我覺得」拉黑「了父母的王猛和」女白眼狼「的日子並不好過。即使是發達國家,也越來越重視家庭對一個人的塑造和影響。看你如何對待自己的父母、家人,就能夠知道你會如何對待自己的合作夥伴和朋友。有血緣關係的人尚如此斤斤計較、小肚雞腸,靠緣分相識的朋友又怎麼敢交心?

反正我是不會認可一個聲討自我父母的人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我知撒哈拉沙漠,卻不知你!情迷舍夫沙萬藍城、愛在摩洛哥!中國護照免簽!
完整家庭真的要比單親家庭對孩子成長好嗎?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