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奪得千峰翠色來——瓷器的釉彩之美!

奪得千峰翠色來——瓷器的釉彩之美!

奪得千峰翠色來——瓷器的釉彩之美!


何為釉彩?

中國瓷器生產源遠流長,不同歷史時期各地瓷窯由於裝燒和施釉工藝的差異,各具時代和地域特徵。這種特徵反映在釉彩上便形成許多釉彩品種,如青瓷、白瓷、青白瓷、青花、釉里紅等等。理論上,釉是附著於陶瓷坯體表面的一種連續的玻璃質層,或者說是一種玻璃體與晶體的混合層。關於釉的產生,說法也比較多,很多人認為,這可能是古代壘石烹食時所用含鈣石頭與炭灰而生成,也可能是受貝殼表面美觀質感的啟發,有意識地用貝殼粉作為原料製成。

奪得千峰翠色來——瓷器的釉彩之美!

寧鋼《鈞瓷之一》

瓷器釉彩種類繁多,主要品種有:釉上彩,其品種又分鬥彩、五彩、粉彩、素雲彩、琺琅彩等;釉下彩,其品種有青釉褐綠彩、青花、釉里紅、釉下三彩、釉下五彩等;青釉,主要品種有粉青、梅子青等;白釉,主要品種有卵白釉、甜白釉、象牙白釉等;黑釉,主要品種有兔毫釉、油滴等;紅釉又分銅紅釉和鐵紅釉兩類,銅紅釉的主要品種有鮮紅、朗窯紅、寶石紅、釉里紅等,鐵紅釉的主要品種有礬紅、珊瑚紅等;黃釉,主要品種有嬌黃、薑黃、蜜蠟黃、蛋黃等;低溫釉,主要品種有胭脂紅、孔雀綠等;結晶釉主要品種有鱔魚黃、茶葉末等。有業內人士認為,我國古代陶瓷器釉彩的發展,是從無釉到有釉,又由單色釉到多色釉,然後再由釉下彩到釉上彩,並逐步發展成釉下與釉上合繪的五彩、鬥彩。彩瓷一般分為釉下彩和釉上彩兩大類,在胎坯上先畫好圖案,上釉後入窯燒煉的彩瓷叫釉下彩;上釉後入窯燒成的瓷器再彩繪,又經爐火烘燒而成的彩瓷,叫釉上彩。明代著名的青花瓷器就是釉下彩的一種。


釉彩的歷史痕迹

中國的彩瓷發展到唐代,可以說有了重大的突破。無論是追溯釉彩的發展歷史,還是討論當下的陶瓷藝術品收藏價值,唐代陶瓷以及釉彩的發展變化都是必不可少的。

奪得千峰翠色來——瓷器的釉彩之美!

據了解,唐代南方的青瓷、北方的白瓷、三彩瓷以及湖南長沙窯的復彩瓷均有較大的發展。其中,長沙窯的瓷器在亞非13個國家、73個地點都有出土,說明它的影響遍及國內外。從其產品中的胡人雕塑、椰棗、棕櫚紋樣及書寫阿拉伯文等方面來看,可能出現了專門為外銷而生產的瓷器。尤其是唐代創製的三彩瓷和以釉下彩繪聞名於世的長沙窯彩瓷,以及唐鈞花釉瓷等,均以其色彩豐富、氣象萬千而成為古代藝術寶庫里的珍品。唐代的彩釉瓷因色彩絢麗、精美絕倫,又歷史久遠、存世量不多,收藏價值不凡。在唐代的彩瓷中,長沙窯彩瓷在中國陶瓷史上有著特殊的地位。它始燒於初唐,興盛在中晚唐,終結於五代。長沙窯彩瓷的出現,既代表了中國陶瓷從注重釉面裝飾到注重釉下彩繪的審美追求的一種新發展,又應承當時外銷出口的需要,是當時最著名的一種外銷瓷,是中外文化交流發展的一個實證。長沙窯彩瓷的釉下繪畫創意獨特,線條靈活而流暢,模印貼花的刀功熟練,刻畫生動。

宋代在唐代的基礎之上,出現了「定、汝、官、哥、鈞」五大名窯並稱於世的現象。 此次走進釉彩,不少行內人力薦要關注鈞窯,因為關於釉彩的發展變化,「鈞窯無雙,每件陶瓷藝術品釉彩都不同。」

奪得千峰翠色來——瓷器的釉彩之美!

2016年08月25日,河北省邯鄲市,參賽選手在首屆「中國·磁州窯文化藝術節」上進行陶瓷技能大賽

鈞窯瓷器是北宋時期出現的一種最特殊的青瓷,歷來被人們稱之為「國之瑰寶」,在宋代五大名窯中以「釉具五色,艷麗絕倫」而獨樹一幟。古人曾用「夕陽紫翠忽成嵐」等詩句來形容鈞瓷釉色靈活、變化微妙之美。傳統鈞瓷瑰麗多姿,玫瑰紫、海棠紅、茄皮紫、雞血紅、葡萄紫、硃砂紅、蔥翠青……釉色紅里透紫、紫里藏青、青中寓白、白里泛青,可謂紛彩爭艷。釉質乳光晶瑩,肥厚玉潤,類翠似玉賽瑪瑙,有巧奪天工之美。

釉彩的調配堪稱秘方

在陶瓷製作過程中,不同種類釉彩的合理運用,才使得陶瓷作品最終能夠呈現出美輪美奐的視覺感受。據了解,明代精緻白釉的燒製成功、以銅為呈色劑的單色釉瓷器的燒製成功,使明代的瓷器豐富多彩。而明代瓷器加釉方法的多樣化,標誌著中國制瓷技術的不斷提高。成化年間創燒出在釉下青花輪廓線內添加釉上彩的「鬥彩」,嘉靖、萬曆年間燒製成的不用青花勾邊而直接用多種彩色描繪的五彩,都是著名的珍品。清代的瓷器,是在明代取得卓越成就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起來的,制瓷技術達到了輝煌的境界。康熙時的素三彩、五彩,雍正、乾隆時的粉彩、琺琅彩,都是聞名中外的精品。

奪得千峰翠色來——瓷器的釉彩之美!

寧鋼《魚戲之五》

談到顏色釉的運用,景德鎮陶瓷大學的寧鋼教授就讓顏色釉與陶瓷珠聯璧合,在陶瓷繪畫領域大膽地使用高溫顏色釉進行中國畫式的陶瓷審美的創新和探索,其作品無論是豎燒、平燒,色釉和器型都進行廣泛的表現,敢於突破傳統施釉方式,集多種手法於一體。如荷花題材的作品,大量使用隨意潑釉後,營造出生動、豐富、新穎的肌理效果,再用低溫重工勾畫,粉彩填染荷花、梅花形態,在厚重豐富的肌理襯托下,那溫嫩、艷麗、明亮的粉彩花卉,顯得更加醒目,又不失和諧。這種表現手法對當下千篇一律的色釉瓷為底子進行繪畫鬥彩,獨樹一幟地在充分體現陶瓷的瓷質之美的同時,又把顏色釉的魅力多姿展現了出來,寧鋼教授用色的大膽及藝術修養之深一直都讓業界驚嘆不已。

顏色釉瓷可以說是一種人為的窯變。不經過反覆試驗,就不會了解和進一步掌握顏色的特性,就不能充分掌握色釉的厚薄、窯溫的高低、蓋釉的軟硬、發色的色相等,而這些均可造成對作品的損害。陶瓷精品所呈現出來的不同的顏色是因為釉料里不同金屬比例形成的,自從商代陶工發明釉到現在,經過了幾千年的發展,匠師們更是創作出了各種經典的釉色。對於當代陶瓷創作者來說,陶瓷創作尤其是在釉料的調配上是不是有章可循呢?其實沒有那麼簡單,搭配好的釉料顏色燒出來的效果與適宜的窯溫等有直接關係,而所謂搭配好的釉在很多時候都需要創作者多次嘗試之後才能獲得成功,不同的陶瓷創作者、不同的藝術作品,在釉色的追求和使用上也是各有不同,所以很多人將釉彩的設計尤其是用料搭配看的如同秘方一般重要,有時候,即使同樣的瓷釉配方,也很難在同一溫度或同一氣氛中燒成,以至產生撲朔迷離、變幻莫測的顏色釉現象。

原文作者:《釉彩之炫》-蔣振鳳

原文來源:《收藏投資導刊》2016年9月刊(上)

《紫禁城》官方授權,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伊朗的中國寶藏:充斥中國古青花,卻沒有一件是搶掠來的!


想了解更多藝術推介與藝術收藏,歡迎關注【文藏】官方微信公眾號&微博&頭條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藏 的精彩文章:

李唐可比李思訓——宋高宗與李唐《採薇圖》
伊朗的中國寶藏:充斥中國古青花,卻沒有一件是搶掠來的!

TAG:文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