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白酒品評的一般知識

中國白酒品評的一般知識

白酒是以高粱等穀物為主要原料,經糖化發酵、蒸餾、原酒驗收入庫、基酒儲存、酒體設計、包裝等過程。原酒是經糖化、發酵蒸餾後得到,即將入庫儲存的半成品酒。傳統中國白酒採用敞開式、多菌種發酵的固態法生產模式,雖然原酒釀造採用的原料和生產工藝大致相同,但由於影響因素較多,每窖甚至每甑所產的原酒在感官、風格特徵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因此,原酒在入庫儲存前對其進行定級、分類,以形成不同等級、風格類型,為入庫儲存打下基礎。

【酒類品評的一般知識】

一、白酒的種類

白酒是以澱粉質原料或糖質原料,加入糖化發酵劑(糖質原料無須糖化劑),經固態、半固態或液態發酵、蒸餾、貯存、勾兌而製成的蒸餾酒。中國白酒種類繁多,地方性強,產品各具特色,工藝各有特點,目前尚無統一的分類方法。現就常見的分類方法簡述於下。

(一)按使用原料分類

1、糧食白酒 糧食白酒是以糧谷原料釀製的白酒,常用的原料有高粱、玉米、大米、小麥、糯米、青稞等。

2、其他原料白酒這是以非糧穀類含澱粉或糖的原料釀製的白酒。常用的原料有薯類(甘薯、木薯等)、粉渣、伊拉克棗(椰棗)、高粱糠、甜菜等。

(二)按生產方式分類

1、固態法白酒固態,法白酒是採用我國名優白酒的傳統生產方式,即固態配料、發酵、蒸糧蒸餾的白酒。其中有大麴、小曲和麩曲白酒等。不同的發酵和操作條件,產生不同香型的白酒。

2、半固態法白酒半固態法白酒是指採用半固態發酵、蒸餾的白酒。我國的米香型白酒和豉香型白酒等是半固態法白酒。

3、液態法白酒液態法白酒是採用酒精生產方式,即液態配料、液態糖化、液態發酵和蒸餾的白酒。液態法白酒以分下列三種:

(1)固液勾兌白酒這是一種用固態法白酒與液態法白酒,或以食用酒精與部分固態白酒及其酒頭、酒尾等勾兌而成的白酒。

(2)串香白酒這是一種用食用酒精為酒基,經固態發酵的香醋串蒸而成的白酒。

(3)調香白酒這是一種用食用酒精為酒基,調配不同來源的具有白酒香味的食用香味液,直接勾兌而成的白酒。

4、機械化白酒機械化白酒是在傳統的白酒生產方式中,對配料、蒸煮、通風晾茬,加入糖化發酵劑、出入池等工序,用機械設備代替手工操作生產的白酒。

5、半機械化白酒半機械化白酒是用傳統的白酒生產方式中,對部分生產工序用機械設備代替手工操作生產的白酒。如出入池用電葫蘆抓鬥,出入甑用活甑桶、地下鼓風晾茬、揚茬機等設備,以代替手工操作,從而減輕工人的勞動強度。所生產的白酒質量可保持原有的質量水平。

6、手工生產的白酒手工生產的白酒是傳統的白酒生產方式,各個工序均以手工操作生產的白酒。生產這種白酒,生產條件差,需要肩扛人拾、人工揚茬、人工挖窖和入池、人工裝甑和出甑,工人操作時汗流浹背,勞動強度大。

目前,大多數酒廠基本上己採用半機械化操作,生產環境和條件普遍得到改善。

(三)按糖化發酵劑分類

1、大麴白酒 大麴白酒是以大麴為糖化發酵劑生產的白酒。大麴使用小麥、大麥、豌豆等為原料踩制而成,因其塊形大,故得此名。大麴為自然發酵,網羅多種有益的微生物群,含有形成白酒香味成份的多酶系統和前驅物質,屬「多微」糖化發酵。在同一生產條件下,大麴白酒質量較好,但生產成本高。

2、小曲白酒 小曲白酒是以小曲為糖化發酵劑生產的白酒。小曲中的主要微生物為根霉、擬內孢霉、乳酸菌和酵母菌等。其微生物種類雖不及大麴多,但仍屬「多微」糖化和「多微」發酵的曲種。

3、麩曲白酒 麩曲白酒是以麩皮為載體培養的純種麴黴菌,加純種酵母生產的白酒。其工藝操作與大麴白酒大體相同。

(四)按白酒香型分類

1、濃香型白酒 濃香型白酒以瀘州老窖特曲為代表。過去稱為瀘型酒。其風格特徵是窖香濃郁,綿甜醇厚,香味諧調,尾凈爽口。其主體香味成分是己酸乙酯,與適量的丁酸乙酯、乙酸乙酯和乳酸乙酯等構成複合香氣。

2、醬香型白酒 醬香型白酒以茅台酒為代表,又稱茅型酒。由於它類似醬油的香氣,故稱醬香型白酒。其實稱作醬香也不確切。但因其主體香味成份尚未確定,正在研討之中,故而暫稱之為醬香型。其酒質特點是醬香突出,幽雅細膩,酒體醇厚,後味悠長,空杯留香持久。

3、清香型白酒 清香型白酒以山西汾酒為代表。主要特徵是清香純正,醇甜柔和,自然協調,後味爽凈。其主體香味成分是乙酸乙酯,與適量的乳酸乙酯等構成複合香氣。

4、米香型白酒 米香型白酒是以桂林三花酒和全州湘山酒為代表。其特點是米香純正、清雅,

入口綿甜,落口爽凈,回味怡暢。初步認為其主體香味成分是O一苯乙醇、乳酸乙酯和乙酸乙酯。

5、風香型白酒 鳳香型白酒是以陝西西風酒為代表。其主要特點是醇香秀雅,醇厚甘潤,諸味諧調,餘味爽凈。以乙酸乙酯為主,一定量的己酸乙酯為輔,構成該酒酒體的複合香氣。

6、兼香型白酒 兼香型白酒是以白雲邊酒為代表。其特點是醬濃諧調、幽雅舒適,細膩豐滿、回味爽凈,餘味悠長、風格(突出、明顯、尚可)。

7、葯香型白酒 葯香型白酒以董酒為代表,其特點是清澈透明、香氣典雅,濃郁甘美、略帶葯香、諧調醇甜爽口,後味悠長,風格(突出、明顯、尚可)。

8、芝麻香型白酒 芝麻香型白酒是以山東景芝白乾酒(一品景芝)為代表,其特點是清澈透明、酒香幽雅,入口豐滿醇厚,純凈回甜,余香悠長。風格(突出、明顯、尚可)。

9、特香型白酒 特香型白酒是以江西漳樹四特酒為代表,其特點是無色清亮透明,無懸浮物,無沉澱、香氣幽雅、舒適,諸香諧調,柔綿醇和、香味悠長,風格(突出、明顯、尚可)。

1o、豉香型白酒 豉香型白酒是以廣東玉冰燒酒為代表,其特點是玉潔冰清、豉香獨特,醇厚甘潤,後味爽凈,風格(突出、明顯、尚可)。。

11、老白乾酒型白酒 新確定的白酒香型,以河北衡水老白乾為代表。香氣清雅,自然協調,綿柔醇甜,回味悠長。

(五)按酒度分類

1、高度白酒酒精含量為5o%以上的白酒,稱為高度白酒。

2、中度白酒酒精含量為4o%一5o%的白酒,稱為降度白酒。

3、低度白酒酒精含量為4o%以下的白酒,稱為低度白酒。

二、人體感覺器官的有關知識

酒的色、香、味,是靠人們眼、鼻、口等感覺器官相當複雜的生理感覺來辨別的,即所謂「眼觀其色,鼻聞其香,口嘗其味」。

(一)視覺視覺是由眼、視神經和視覺中樞的共同活動完成的.眼是視覺的外部器官,是以光波為適宜刺激的特殊感官。外界物體發出的光,透過眼的透明組織發生折射,在眼底視網膜上形成物像視網膜感受光的刺激,並把光能轉變成神經衝動,再通過視神經將衝動傳入視覺中樞,從而產生視覺。所以眼兼具折光成像和感光換能兩種作用。

酒的外觀鑒定,包括色調、光澤(亮度)、透明度、清亮、渾濁、懸浮物、沉澱物等,都是用視覺器官——眼來觀察的。在沒有色盲、視覺正常的人的眼光下和觀察方法正確、光度適宜、環境良好等條件下,對酒樣的觀察是能得到正確的效果的。

(二)嗅覺人能感覺到香氣,主要是由於鼻腔上部嗅覺上皮的嗅覺細胞起作用,在鼻腔深處有與其他顏色不同的黃色粘膜,這裡密集著像蜂巢狀排列的嗅細胞。當有氣味的分子,隨著空氣吸入鼻腔,接觸到嗅膜後,溶解於嗅腺分泌液或藉助化學作用而刺激細胞,從而發生神經傳動,通過傳導至大腦中樞,發生嗅覺,當鼻作平靜呼吸時,吸入的氣流幾乎全部經下鼻道進入,以致有氣味的物質不能達到嗅區粘膜,所以感覺不到氣味,為了獲得明顯的嗅覺,就必須作適當吸氣或多次急促的吸氣和呼氣。最好的方法是頭部略為下低,酒杯放在鼻下,讓酒中香氣自下而上進入鼻孔,使香氣在聞的過程中容易在鼻甲上產生渦流,使香味分子多接觸嗅膜。一般來說,人的嗅覺還是比儀器靈敏得多。但人的嗅覺容易疲勞,嗅覺一疲勞就分辨不出香氣了。

(三)味覺人與動物都有味覺,然而多數動物卻有著高度發達的味覺,它要比人靈敏好多倍。味覺是經唾液或者經水將食物溶解,通過舌頭上的味蕾刺激細胞,然後由味蕾傳達到大腦,便可分辨出味道來。人的味蕾約9000個、牛35000個、雞最少只有24個。狗的味覺最靈敏。稱為味蕾細胞群的味覺感覺,分布在口腔的周圍,大部分於舌上,並分布於上顎、咽頭、頰肉、喉頭。舌的各個部位味覺也不相同,也就是說,各種呈味物質只有在舌頭的一定位置上才能靈敏地顯示出來。例如,甜味的靈敏區在舌尖、鹹味的靈敏區在舌尖到舌的兩側邊緣,酸味在舌的兩邊最敏感,而舌根對苦味最敏感。在舌的中部反而成為「無味區」了。所以在評酒時,要充分與反覆利用舌尖及舌邊緣以及口腔的各個部位,不能卷上舌頭,通過。無味區。而直接下咽,這樣就容易食而不知其味。舌表面也並不是完全無味區,只是不及其他部位靈敏罷了。人的味覺也容易疲勞,舌頭經長時間連續刺激,靈敏度越來越差,感覺也變得遲鈍。因此,嘗酒時一次樣品不能太多,品嘗一輪後要稍事休息,並用淡茶漱口,以幫助味覺的恢復。

三、酒中的呈味物質

(一)對酒中呈味物質的認識

在釀酒工業中常用酸味、甜味、鹹味、苦味、辣味、鮮味、澀味等來說明不同的現象,找出影響質量的因素。為了準確地進行判斷,先要熟悉不同的單一香味成分的特徵,然後在檢查白酒的風味時,才能在複雜成分混合的情況下,正確加以辨認。

下面將口味與物質的關係分別介紹於下:

1.酸味物質 酒中的酸味物質均屬有機酸(人為加的除外),例如白酒中的乙酸、乳酸、丁酸、己酸及其他高級脂肪酸等果露酒中的檸檬酸、蘋果酸、酒石酸等黃酒中的琥珀酸、氨基酸等等。無論是無機酸、有機酸及酸性鹽的味,都是氫離子起作用。在進入口內感覺的酸味,由於唾液中的稀釋,這些酸的緩衝性和酸味的持續性,其呈味時間的長短及實際上食品的味與生成的味等均有差

別。在相同pH的情況下,酸味強度的順序如下:

醋酸〉甲酸〉乳酸〉草酸〉無機酸

各種酸有不同的固有的味,例如,檸檬酸有爽快味、琥珀酸有鮮味、醋酸具有愉快的酸味、乳酸有生澀味。酸味為飲料酒必要的成分,能給予爽快的感覺,但酸味過多過少都不適宜,酒中酸味適中可使酒體濃厚、豐滿。

2.甜味物質 甜味物質種類基多,所有具有甜味感的物質都由一個負電性的原子(如氧、氨等)和發甜味團、助甜味團構成(如甘油,發甜味團為CH20H一CHOH一,助甜味團為CHzOH一),酒中常帶有甜味,是酒精本身因一OH基的影響。在一個氫氧基的場合,僅成了分子乙醇溶液,就有甜味的感覺。羥基數增加,其醇的甜味也增加,其甜味強弱順序如下

乙醇〈乙二醇〈丙三醇〈丁四醇〈戊五醇〈己六醇

多元醇不但產生甜味,還能給酒帶來豐富的醇厚感,使白酒口味軟綿、除醇類外,雙乙醯具有蜂蜜樣濃甜香味,醋酸和雙乙醯都能賦予酒的濃厚感。酒中還含有氨基酸多種,氨基酸中也有多種具有甜味,D一氨基酸中多數是甜的,D一色氨酸的甜度是蔗糖的35倍而L一氨基酸中,苦的占多數,但L一丙氨酸、L一脯氨酸卻是甜酌。

3.鹹味物質 具有鹹味的全部都是鹽類,但鹽類並不等於食鹽。鹽類中有甜味也有苦味,而食鹽以外的鹽類大部分有一些鹹味。白酒中的鹹味,多由加漿水帶來。如果加漿水中含無機鹽類較多,則帶異雜味,不爽口,而且會產生大量沉澱,必須考慮除去。

4.苦味物質 苦味在口味上靈敏度較高,而且持續時間長,經久不散,但常因人而異。酒中的苦味物質是酒精發酵時酵母代謝的產物,如酪氨酸生成酪醇,色氨酸生成色醇,特別是酪醇在二萬分之一時嘗評就有苦味。

制曲時經高溫,其味基苦,這與酵母產生的苦味道理差不多。我國白酒生產的經驗,制曲時黴菌孢子較多,釀酒時加曲量過多或發酵溫度過高等,都會給成品酒帶來苦味。此外,高級醇中的正丙醇、正丁醇、異丁醇、異戊醇和十一苯乙醇等均有苦澀味。

苦味物質中,常含有苦味肽,由疏水性的氨基酸或鹼性氨基酸的二肽,差不多都呈現苦味。苦味物質的閾值是比較低的,而且持續性強,不易消失,所以常常使人飲之不快。在酒的加漿用水中,含有鹼土金屬的鹽類,或硫酸根的鹽類,它們中的大多數都是苦味物質。一般說來,鹽的陽離子和陰離子的原子量越大,越有增加苦味的傾向。

5.辣味物質 辣味不屬於味覺,是刺激鼻腔和口腔粘膜的一種痛覺。酒的辣味,是由於灼痛刺激作用於痛覺神經纖維所致。在有機化合物中,幾分子式具有-CHO(如丙烯醛、乙醛)、一CO-(丙酮)、一CH一CH一(如阿魏酸)、一S一(如C2HsSH乙硫醇)等原子團的化合物都有辣味。白酒中的辣味,主要來自醛類、雜醇油、硫醇,還有阿魏酸。

6.澀味物質 澀味是通過麻痹味覺神經而產生的,它可凝固神經蛋白質,使舌頭粘膜的蛋白質凝固,產生收斂性作用,使味覺感到澀味,使口腔里、舌面上和上齶有不滑潤感。果酒中的澀味主要是單寧。白酒中的澀味是由醛類、乳酸及其酮類等產生的,還包括木質素及其分解的酸類化合物——阿魏酸、香草酸、丁香酸、丁香醛、糠醛等以及雜醇油,其中尤以異丁醇和異戊醇的澀味重。白酒中的辣味和澀味物質是不可避免的,關鍵是要使某些物質不能太多,並要與其他微量成分比例協調,通過貯存、勾兌、調味掩蓋,使辣味和澀味感覺減少。

7、咸、甜、酸、苦諸味的相互關係鹹味由於添加蔗糖而減少,在1%~2%食鹽濃度下,添加7~10倍量的蔗糖,鹹味大部分消失。甜味由於添加少量的食鹽而增大鹹味可因添加極少量的醋酸而增強,但添加大量醋酸時鹹味減少。在酸中添加少量食鹽,可使酸味增強。苦味可因添加少量食鹽而減少,添加食糖也可減少苦味。總之,咸、甜、酸、苦諸咪能相互襯托而又相互抑制。

(二)口味物質的相互作用

1.中和 兩種不同性質的味覺物質相混合時,它們失去各自獨立味道的現象,稱為中和。

2.抵消 兩種不同性質的味覺物質相混合時,它們各自的味道都被減弱的現象,稱為抵消。

3.抑制 兩種不同性質的味覺物質相混合時,其中一種味道消失,另一種味道出現的現象,稱為抑制。

4.加強效果 兩種稍甜物質相混合時,它們的刺激閾值的濃度增加一倍,這種現象,即使在酸味物質中也產生。

5.增加感覺 在一種味覺物質中加入另一種味覺物質,可以使人對前一種味覺物質的感覺增加的現象,稱為增加感覺。經試驗,在測定前5min,用味精溶液漱口後,人對於甜味、鹹味的靈敏度不變,但對酸味和苦味的靈敏度增加,所謂增加感覺現象,這對評酒影響很大。所以在嘗評酒之前不要吃過多的味精食品,以免影響評酒結果。

6.變味 同一種味覺物質在人的舌頭上停留時間的長短不同,人對該味覺物質的味覺感受也不同的現象,謂之變味。例如,評酒時若用硫酸鎂鎂溶液漱口,開始是苦味,25~30s後變為甜味。

7.混合味覺各種味覺物質互相中和、抵消、抑制和加強等反映發生給人的一種綜合感覺,稱為混合味覺。一般來說,甜、酸、苦容易發生抵消,甜與咸能中和,酸與苦有時則是既不中和也不能抵消。

總之,味覺的變化是隨著味覺物質的不同而有變化。為了保證各種名優白酒的質量與風味,使產品保持各自的特色,必須掌握好味覺物質的相互作用和酒中微量香味成分的物理特徵。

四、品評的意義和作用

(一)在生產中,通過嘗評可以及時發現問題,總結經驗教訓,為進一步改革工藝和提高產品質量提供科學依據。

(二)通過嘗評,可以及時確定產品等級,貯存過程中的變化情況,摸索規律。

(三)品評是驗收產品、確定質量優劣及把好進出廠酒質量的十分重要和起決定性作用的方法,它也標誌著每個酒廠品評技術水平的高低。

(四)品評是檢驗勾兌、調味效果的比較快速和靈敏的一個好方法,有利於節省時間、節省開支和及時改進勾兌和調味方法,使產品質量穩定。

(五)通過品評,與同類產品比較,找出差距,並評選出地方或國家名、優酒,樹立榜樣,帶動同類產品提高質量水平。

(六)品評還是上級機關和生產領導部門監督產品質量評選名優產品的手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管帥公館 的精彩文章:

TAG:管帥公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