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待因下架我們需注意什麼
本周四開始,可待因類止痛藥將從櫃檯下架。
如果你需要Panadeine和Nurofen Plus這樣的止痛藥,首先要去家庭醫生那裡開具處方。
這是醫藥管理局將這類藥物從2類表格移動到僅限處方的4類表格的決定的一部分,旨在控制可待因藥物成癮和誤用。
但是這一變化並非意味著每一次偏頭痛、運動傷痛或經痛都需要去醫生那裡。
對待疼痛有其他的有效辦法,而在大多數情況下,可待因並非是恰當處理的首選項。
如果你使用可待因藥物對付急性或慢性疼痛,那麼你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使用可待因可能有害
可待因是一種類鴉片藥物,在被服用後將轉化成嗎啡。
醫生們現在知道可待因不是治療慢性疼痛的有效辦法,一旦長期使用或用作自我療法可能有害。
根據醫藥管理局:「可待因可導致類鴉片藥物的耐受性、依賴性、成癮、中毒,如果劑量過高可死亡。」
發表在《澳洲醫藥雜誌》上的研究發現2000至2009年間,與可待因相關的死亡率翻了一番。
「全國範圍里,我們知道每年因可待因服用過量導致150人死亡。」皇家澳大利亞全科醫生學院主席Bastian Seidel醫生說。
「這在21世界是完全不可接受的,現在是時候採取行動了。」
低劑量可待因並不那麼有效
研究表明櫃檯出售的含可待因止痛藥和無可待因類藥物相比額外效果甚微。
「我們有其他藥物對疼痛更有效,和可待因相比危險性更小。」Seidel醫生說。
對急性疼痛,可選藥物包括含有撲熱息痛或布洛芬(一種抗炎葯)的產品,或兩者兼而有之。
「如果是牙疼、急性頭疼或運動傷痛——你感到需要藥物治療——那麼選擇含有撲熱息痛或布洛芬的藥物當然更安全且有效。」Seidel醫生說。
他指出布洛芬之類的抗炎葯制只可短期使用,長期使用會有副作用,在沒有醫生建議下不應該經常使用。
如果你發現櫃檯出售的藥物無法提供足夠的急性疼痛療效,那麼就去看醫生尋求進一步診斷和治療。
「如果醫生認為可待因是合理的治療,那麼它依然可使用。但是你不能繼續自我用藥,必須先去看醫生。」Seidel醫生說。
好吧,但是如果我有……
感冒和流感癥狀:櫃檯有無數針對感冒和流感癥狀的無可待因治療藥物。向藥劑師查詢合適的藥物建議。
咳嗽:使用可待因治療咳嗽有「十足危險」,Seidel醫生說。
「我們對咳嗽了一段時間,但沒有被診斷為肺部疾病(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病人嘗試使用可待因自我用藥表示極其擔心——因長期使用可待因而不幸經歷呼吸驟停。
劇烈咳嗽可能只是一種癥狀,背後的病因可能更加嚴重,所以最後去看醫生。
經痛:對絕大多數女性而言,對待經痛有遠比可待因更好更安全的藥物,Seidel醫生說。抗炎葯更安全有效,在治療中應當首先考慮。
偏頭疼:如果你的偏頭痛持續,含可待因止痛藥可以是一種選擇。但是Seidel醫生說重要的是和醫生確認其他所有治療方法都已經被考慮到了。
「至少我們知道當你定期去看醫生——至少一年一次,檢查你的用藥是否恰當,是否需要更換藥物,那麼相當於在實施一些安全措施。」
慢性疼痛處理
如果你定期使用可待因來應對慢性疼痛,那麼現在和醫生交流商討其他治療方法是一個好主意。
慢性疼痛通常需要綜合性的科學治療方法。可選擇的疼痛處理方式包括櫃檯藥物和處方藥物,以及無藥物介入,比如物理療法、針灸療法、生活方式變化和運動以及放鬆等自我管理。
「沒有以一擋百的治療方法——一個人的慢性疼痛不同於另一個人的。所以,每一個人的治療計劃都只針對個人。」Seidel醫生說。
你的醫生也可能推薦你去找專科醫生或專門治療疼痛的診所。
「只是服用止痛藥顯然不合理,多大多數病人也沒什麼幫助。幫助緩解疼痛需要更複雜尖端的方法。」
如果你認為自己在沒有可待因的情況下無法處理,或正在經歷擺脫可待因所造成的副作用,請尋求醫生幫助。
新聞來源:http://www.abc.net.au/news/health/2018-01-29/codeine-changes-what-you-need-to-know/9361922


TAG:澳洲新足跡中文網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