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倆閨蜜鬧矛盾找我「評理」,最後我們三個絕交了

倆閨蜜鬧矛盾找我「評理」,最後我們三個絕交了

轉自公眾號:

「我們心裡都有病」


作者:大將軍郭










朋友敏敏講了一件讓人搓火的事。她有倆閨蜜,三個人關係非常要好,都說三角形最穩固,但其實也潛伏著危機。





前一陣子另外兩個閨蜜鬧矛盾,敏敏本來想把她們叫出來吃個飯緩和一下關係,但誰都不願意見面,反倒是都跟敏敏單方面抱怨,兩個人各執一詞,想讓她當裁判評評理,其實,就是想讓她站在自己這一邊「討伐」另一個。




作為夾在中間的人,其實最難受,偏袒了誰都不合適,而且本來矛盾雙方就都有各自的不是,局外人越參合越亂。敏敏左右為難,最後無奈的實話實說:兩個人都得各自反思,最好面對面溝通,她怎麼勸都起不了關鍵作用,解決不了本質矛盾。




本來以為兩個閨蜜能聽進去這番話重歸於好,沒想到兩個人把戰火燒到了敏敏頭上,既對她不跟自己站隊失望,又覺得她「不負責」,作為兩個人的共同好友,難道不應該幫忙解決矛盾嗎?




最後,兩個人都拉黑了她,三個人變得形同陌路。



聽了這事,大家都給敏敏出主意,有的說敏敏其實當個和事佬就行,跟A說B的不是,在B那邊也數落幾句A,讓兩個人都消消氣,最後就算看在敏敏的面子上兩個人也會重歸於好;


有的說這種情況真的只能站隊,你跟誰關係好自然會在情感上偏袒誰,與其最後兩個閨蜜都失去,還不如選一個跟自己更要好的;


還有人說盡量要公平,鬧矛盾肯定有一方錯誤更大,勸她道個歉嘛,以理服人。



雖然看上去敏敏最後失去了兩個朋友,但我覺得沒什麼可惜,她做的沒錯。

即便是共同好友,對於另外兩個人之間的矛盾來說,她依然是個「外人」,她沒資格評理,沒有立場評理,更無需去評理,

拎不清的是她的兩個閨蜜,為什麼要把自己的事交給別人去負責?




術語把這種做法叫「界限不清」,都沒管好自己的事,反而去參合別人的事,也要別人來管自己的事,最後攪成一團亂麻,誰都不好過。




界限這個詞,其實大家都不陌生,聽起來也在理,感覺分分鐘就能落實,但自己碰到需要界限清晰的事情,很多人還是做不到。



界限這這件事其實客觀來講並不難,但是因為它背後有很多更深層的心理含義,所以才讓它變得模糊難以掌控,其實,有三種原因阻礙著你去建立真正的界限。




原因一:


界限意味著「不親密




拿敏敏的事舉例:兩個閨蜜都想讓她來處理矛盾,心態可以理解,都覺得這是跟自己很親近的人,甚至可以「不分你我」,所以我的事也可以算是你的事,這才是感情親密的證明。



很多人都會把「親密」和「界限不清」混為一談,這種「混淆」的原型是我們在嬰兒時期跟媽媽的關係,在嬰兒出生後的6個月,自我意識完全沒有形成,嬰兒和母親尚處於未分化的狀態,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哺乳,在這個時期母嬰共同體很常見,我們需要母親的照顧和餵養,母親也要為嬰孩負責。




但6個月後,嬰兒漸漸在形成自我意識,也跟母親有一定程度上的「分離」,這是關係在分化,是最早產生的界限,

但很多人從始至終都在延續這種巨嬰心態,想跟有親密感情的人做共同體,只有你為我負責,完全參與我的生活,那才是親密,

就像6個月的嬰兒一樣,一旦對方無法滿足這樣的需求,就會產生被拋棄感。




但這種無界限的親密是有害的,會把關係變得混沌不清,毫無章法。

真正的親密前提是兩個個體都保持獨立,在獨立的基礎之上有交融和碰撞。




原因二:


自我中心傾向模糊了「界限」的存在




界限不清的案例里,常常存在著控制和過度依賴這兩種情況,敏敏的經歷也如此。閨蜜們的問題依賴她去解決,又用「你是我的好朋友,所以你應該管這件事」的邏輯去控制敏敏,這種控制是把敏敏當成一種為我所用的工具,完全忽略了她的感受。





控制和過度依賴,都源於自我中心傾向,

認為「我」以外的人和事都應該圍著我來轉,都是要為我服務的,而圍著「我」轉的人和事是應該輻射的更廣更遠的,何談界限?




在以自我為中心的王國里,「我」是王,其他一切都像是「臣民」,都應該無限度的為我負責,甚至全世界都應該按照「我」的意志來運轉,所以

讓以自我為中心的人去劃清人與人之間的界限是很難的,在他們看來,只有中心和周圍的區別,沒有界限之分。




原因三:


界限是來劃分「敵我」的




跟自我中心傾向恰恰相反的是一種極端分化的「我」和「其他」,在這樣的人看來,只要是「我」以外的都是敵人,都可能傷害到我,所以他們會避免「界限」的出現,因為那意味著又給自己樹敵,又多了一種風險。







這種徹底割裂的「自我」和「其他」,促使

他們把他人也納入到「自我」的範圍內,即便是與己無關的人和事也要納入其中,這更像是一種自我保護,「自我」越壯大,就越多安全感。




我們經常見到很多特別「熱情」的人,哪怕是關係並不熟絡,他們也會對你特別的關注,會打聽你的事,會給你出主意,這種「熱情」的確有一部分是善意,但其實這也是他們在不斷擴充「自我」的方式,跟更多人建立無界限的關係,那就相當於獲取更多保護層。




想真正建立能健康長期發展的人際關係,少不了界限的存在,所以

在人和事里看清自己到底是出於哪種原因才搞的混沌不清,解決了這個問題,才能徹底建立人與人之間的邊界。




- END -




  本文轉自:

「我們心裡都有病」(ID:staynormal)


        作者簡介:

大將軍郭,北師大心理學碩士,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韓寒【ONE】人氣作者。


8年心理諮詢經驗.。


公眾號:

「我們心裡都有病」(ID:staynormal)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余點的Queen主義 的精彩文章:

《前任3》:沒看到愛情,看到了少女的油膩
3—5年?我們化妝品的保質期到底有多久。

TAG:余點的Queen主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