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山水田園詩:平靜中的美

山水田園詩:平靜中的美

盛唐時期,與「李杜」較之名氣也很大的是「王孟」,即山水派詩人王維和孟浩然。

王維被稱作「詩佛」,他的詩歌中自透著一股禪意,我們常說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王維和孟浩然同樣寄情于山水,但他們筆下的山水則有著明顯的不同。王維作品中的景色更靜謐、更超然、更閑適,一看就是佛家那一套。孟浩然呢,這個人在唐朝詩人群體中也比較獨特,他沒有入仕,是個隱士,而且是盛唐第一個山水田園詩人。因此風格上接近陶淵明,筆下的景緻寧靜自然,卻又表現出對俗世的傷惜之情。

通俗來說,王維是以功成名就的身份去感受自然的,有點把自己架起來的意思;孟浩然則與仕途徹底道別,他是完全放鬆的心態進入山水中的。

我們先看一首王維的詩:

《竹里館》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這首詩我們一讀就能體會到詩中的禪境,很清幽,看得出作者很享受這份清寂。坐在幽深的竹林里,一邊彈琴一邊長嘯,沒人知道「我」在竹林深處,只有明月靜靜陪伴。大家可以想像這個畫面,很純粹,這種場景今天的社會很難找到。我們今天總遺憾詩人越來越少,其實正是因為社會的變革磨滅了詩人的存在。現在大家關心的是房價,攀比的是收入,已經太少人把目光投向自然,投向人類應該感懷的生命情緒,這是詩人群體逐漸消失的一個重要原因。可見,經濟的發展未必全然帶來好處,我們也因此失去了精神上的東西。詩人正是把這種精神展現出來的一些人,現在偶爾聽到一些人自稱「詩人」,我總覺得好笑,「詩人」不是一種職業,不是一種身份,而更像是一種境界,要想成為真正的、純粹的詩人,道路且長且艱辛。

我們接著說孟浩然。孟浩然的山水詩比王維更「正宗」,因為他更接近鄉土,更有樸實的純真在作品裡。比如他的一首代表作《過故人庄》: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這寫的分明就是農家生活,比王維的山水更接地氣。我們眼前已經展現出一幅閑適的畫卷。老朋友備下豐盛的酒菜,邀請「我」去做客。翠綠的樹林環繞村落,青山橫卧在城外。推開窗面對穀場,把酒笑談莊稼的收成。等到下一個重陽日,還來觀賞菊花。你看整首詩很親和,很隨意,就像在拉家常,每個讀者都會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更重要的是,還會生出羨慕的情感。王維的詩雖然也是山水,但因為禪意的緣故,反而有些高冷,有些苦寂,我就更喜愛孟浩然的山水詩。

竊以為不論是詩歌或是其他文學作品,還是自然些好,我不喜歡那些有點刻意賣弄,濃麗絕艷的文字。文字一定要讓人讀著舒服,而不單單是華麗。我上學時寫文章也獲過獎,作文經常被老師當作範文在班裡朗讀。但現在回過頭來看,那些文章簡直是太肉麻了,「語到極致是平常」才是文學的一種化境。詩歌尤其是這種語言藝術的最好表現手法。就像《紅樓夢》中香菱談論王維的《使至塞上》一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想來煙如何直?日自然是圓的:這『直』字似無理,『圓』字似太俗。合上書一想,倒像是見了這景的。若說再找兩個字換這兩個,竟再找不出兩個字來。」可見有些字雖然看起來平淡,卻偏偏寫盡了意味,這才是文學創作中最難達到的境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乖往事 的精彩文章:

高曉松的「詩和遠方」弱爆了,魯迅才是爆炒金句的頂級大廚!

TAG:老乖往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