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湖北出土古劍,郭沫若認為是墓主人的,其他考古專家說:勾踐的!

湖北出土古劍,郭沫若認為是墓主人的,其他考古專家說:勾踐的!

說到勾踐,大家都知道他是春秋末期越國的君主,中華成語中有關勾踐的成語還不少,像卧薪嘗膽、兔死狗烹、鳥盡弓藏、三千越甲可吞吳等等,使得勾踐成為家喻戶曉的著名歷史人物。眾所周知,勾踐建立的越國是在浙江一帶,但千里之外的湖北江陵卻出土了一把劍,上面赫然寫著勾踐的名字,有意思的是,過了20年後,勾踐的仇人吳王的夫差矛距離勾踐劍出土處2000米被發掘,大家一定好奇了,勾踐的劍和夫差的矛怎麼跑到湖北江陵了呢?

李白在《早發白帝城》里講到:「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江陵這兩字從此聞名世界。江陵在春秋時期曾經是楚國的郢都[yǐng dū],春秋時代的楚國是一個居無定所的國家,經常在長江四周到處漂泊流浪,幾十年內數次在安徽、河南、湖北等不停換郢都,江陵只是其中一個。

在上個世紀60年代,考古學家在湖北江陵縣望山發現了一座古墓,墓主人暫時還不能得知,裡面古墓早在一千七百年前被盜墓過,所幸裡面還有不少文物,勾踐劍就在其中。一位工作人員在取劍時,動作比較粗魯,遞給另一人時,手被割了一口,鮮血直流。

勾踐劍

這把劍送到郭沫若那裡時,郭沫若看到上面寫著「鉞王鳩淺自乍用鐱jiàn」八個字,認為「鳩淺」二字是墓主人「邵滑」的,而其他考古學家不同意這個說法,他們一致認為,這是勾踐的通假字,經過幾次爭論後,郭沫若寡不敵眾,承認了這是勾踐的劍。

夫差矛

在兵器上刻字,是古人十分講究的傳統,說明自己是它的擁有者,也表達自己對它的喜愛,關羽大刀刻有「萬人」,寓意一把大刀可抵擋上千萬敵人,曹操的寶劍刻的是「孟德王常服之」六個大字,後來1985年出土的吳王夫差矛也刻著「吳王夫差自乍甬矛」八個字,距離勾踐劍出土點只有2公里。

勾踐劍和夫差矛這兩個國寶都在江陵出土,這可是江陵的隆重大事,很多歷史學家都不明白,吳國和越國的君主寶物怎麼跑到湖北了,目前流行的一種看法是,越王勾踐滅了吳國,繳獲了夫差矛這個戰利品,後來越國被楚國派去的邵滑將軍所滅,勾踐劍成為邵滑的戰利品,死後被帶入墓里,而楚國另一個將軍也繳獲了夫差矛,同樣帶進墓里。

兩千年過去了,勾踐劍和吳王矛從未生鏽,依然寒光逼人,不得不說,古人的鑄劍技術十分高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庸人說史 的精彩文章:

山西太原發現一古墓,考古隊趕到時心疼不已:破壞太嚴重了

TAG:庸人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