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90年代馮驥才力主保護估衣街,結果還是被拆得只剩謙祥益

90年代馮驥才力主保護估衣街,結果還是被拆得只剩謙祥益

估衣街老照片

估衣街是天津最早的商業街,元明時期名為「馬頭東街」,街上名店林立。當初估衣街經營絲綢布匹生意的有謙祥益、瑞蚨祥、瑞生祥、瑞增祥、瑞林祥、益和祥、廣盛祥、祥益號,並稱「八大祥」。「五甲子」老煙鋪、洋廣雜貨商店「范永和」、京都達仁堂也在估衣街上。清代文人李慈銘在《越縵堂日記》中描寫這條街:「廊舍整潔,幾及二里,繁華絕似吳(蘇州)之閶門。」

80年代以後,估衣街幾經變遷,附近的大衚衕發展成為天津最大的批發市場。1999年,估衣街面臨第一次拆遷。著名作家、文化學者馮驥才先生提出拯救天津估衣街,並為此做出種種努力,為天津留下了一段難忘的歷史記憶。

估衣街老照片

在保護估衣街之前,天津老城廂整體拆除,馮驥才先生奔走呼籲,結果老城廂仍難逃幾乎消失殆盡的厄運。無奈之下,馮驥才把老城東門裡大街一處前清時期的四合院「徐家大院」建成了一座「老城博物館」。他自己先花了幾萬塊,從文物販子手裡買回老城的木雕、石雕,捐贈給博物館,同時號召老百姓捐出舊物。

如今老城博物館內收藏了各種老城文物3600餘件,其中有清代天津漕運碼頭稱糧食用的「官砝」、紅木「燈盒子」、江蘇會館界碑,還有記錄天津民俗的線裝書、老唱片、木壺套,以及銅床、座鐘、手搖唱片機、收音機等,為天津這座有600多年歷史的老城留下了難得的物證。

估衣街老照片

當時天津老城的改造進入了快車道。馮驥才先生寫了很多文章批評「舊城改造」這個詞,認為如果這個詞改成「古城改造」或者「老城改造」,起碼大家知道老城還有一些值得留下的東西,會稍微重視一下。如果能叫「老城修繕」,那就更好。他認為:「建築要保持歷史原狀,不要落地重建,壞牙可以修補,不要換一口假牙。」

但是舊城改造仍在迅速展開。1999年12月8日,當時的「天津市紅橋區大衚衕拆遷指揮部」發布《致紅橋區大衚衕拆遷居民的公開信》,隨後的街頭布告明確寫出:逾期拒絕搬遷的,將依法裁決,直至強制搬遷。

馮驥才先生

當時天津人說的「大衚衕」,其主體就是天津最古老的商業街——估衣街。90年代末的估衣街上,還有謙祥益、瑞蚨祥、天津總商會遺址等文化保護單位,估衣街本身也是文物保護單位。作為歷史文化名城天津的重要文物街區,估衣街怎麼能夠拆除?

動遷工作已然開始,想要完整保護估衣街可能性已經極小,馮驥才希望用行動來為這條老街留下些什麼。1999年12月16日,他召集志願者,一起做了三方面工作:挨門挨戶拍攝估衣街的店面和有價值的文化細節,留下音像、圖片史料;訪問估衣街原住民,保留估衣街的口述史;搜集和購買相關文物,挽留估衣街實證性的文化細節。

如今改造後的估衣街

接下來的半個月時間,馮驥才先生帶領志願者將寶貴的文化遺存——磚刻、石雕、牌匾或原住民的生活用品一件件搶救下來,在天津總商會遺址搶救下來兩處門楣處的磚雕和房屋托檐石的大型雕刻,單件至少200斤;在一戶已經清空的民居中發現一塊石碑,此碑是清末估衣街山西會館和江西會館之間的界碑。

在估衣街拍攝的照片,由馮驥才主編,發行了一套五枚的明信片,並在估衣街舉行了現場簽售。簽售日正是2000年的正月十五元宵節,第一位排隊者凌晨5點就到達估衣街,2000套明信片兩天之內全部售完。

如今改造後的估衣街

隨後,有關部門組織專家對估衣街地區改造方案進行論證,確定「估衣街地區保護性改造方案」。所謂「保護性改造」,就是把保護放在第一位,所有的開發建設都要在保護的前提下進行。這一提法與「建設性破壞」針鋒相對。專家提出,要把估衣街上六個重要建築保留下來, 街道寬窄也不會改變。這對於保護估衣街來說,算得上一個好消息。

後來發生的事情極富戲劇性,然而就連莎士比亞也寫不出這樣的悲劇。論證會之後,馮驥才先生離開天津去法國講學,待到不久後他回國,發現估衣街六處本該保護的建築拆了五個,只剩下一個謙祥益。

謙祥益成了相聲地標

其中最可惜的是天津總商會遺址,那是一座木結構建築,是中國僅存的原汁原味的五四運動遺址,周恩來年輕時曾在這裡活動……馮驥才先生蹲在一片瓦礫的估衣街上失聲痛哭,跟隨他多年的助手從未見他這樣大哭過……估衣街拆得太狠了。

老估衣街唯一保留下來的就是謙祥益。最初估衣街上的謙祥益由山東章丘縣孟氏家族在清晚時期投資開辦,生意遍布「三北」,跨越長江兩岸。這座中西合璧的建築,三層三院、三進天井外廊,小青瓦頂,青磚砌牆,整體風格古樸渾厚,可以說是除了老城廂廣東會館之外,天津老城最經典的中式建築。如今,作為天津相聲俱樂部陣地的估衣街謙祥益早已聞名全國,成為傳統相聲的新地標,也算對天津估衣街滄桑歷史的一種紀念。

謙祥益

【長按上圖讚賞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津往事 的精彩文章:

TAG:天津往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