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比范冰冰更火,這個姓范的火了幾千年

比范冰冰更火,這個姓范的火了幾千年

原諒我是標題黨,不過今天要聊的這個人真的姓范。不一定所有人知道這個名字,但一定知道他的另一個名字——財神爺。沒錯,這個人叫范蠡,後被世人神化,成為家家戶戶叩拜的財神爺。

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春秋時期楚國三戶(今河南南陽淅川縣)人,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經濟學家。

范蠡名垂青史的一生基本可以用三個關鍵詞來概括:助越滅吳、激流勇退、三遷定陶。

助越滅吳

小時候耳熟能詳的名言——卧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說的就是越國戰敗後,越王勾踐發誓要報仇,為了不因安樂的生活而忘記失敗的恥辱,晚上睡在柴草上,睡覺和吃飯前都要嘗一嘗苦膽,以激勵自己的鬥志,最後終於打敗了吳國。事實上,所有的輸贏與勝敗,都是各種綜合力量的角逐與抗爭,強者勝,弱者敗。不信你試試去卧卧薪,嘗嘗膽,看看你的命運是不是會突然改變?勾踐最終能打敗吳王夫差,是因為夫差各種錯誤的決斷,導致吳國逐漸衰敗,而勾踐勵精圖治,富國強兵,最終有與吳王對抗的實力,當機會來臨時,一舉打敗吳國。而在這二十年漫長的過程中,離不開一個關鍵人物的出謀劃策,這個人就是——范蠡。

2006版《爭霸傳奇》 陳坤飾演范蠡

勸服勾踐保全性命

公元前494年,勾踐聽說吳國日夜演練士兵,準備向越國報仇,打算先發制人。范蠡力諫:天道要求我們盈滿而不過分,氣盛而不驕傲,辛勞而不自誇有功。勾踐不聽范蠡勸諫,舉國出兵。果不其然,越國在會稽山遭遇大敗。勾踐悔不聽范蠡當初勸言,欲自殺。范蠡勸勾踐答應吳國的任何條件以求保全性命。而吳王沒有聽伍子胥「今不滅越,後必悔之」的進言,罷兵而歸。

動搖夫差起惻隱之心

按照吳越雙方議和的條件,越國戰敗過了兩年,越王勾踐將要帶著妻子到吳國當奴僕,他想帶文種。范蠡願隨勾踐同行,說:「四封之內,百姓之事……蠡不如種也。四封之外,敵國之制,立斷之事……種亦不如蠡也。」可以看出,范蠡對自己有清醒的認識,且具有敢於擔當的高貴品格。

吳王夫差欣賞范蠡的才華,想勸范蠡離開勾踐,到吳國幫助夫差,而范蠡毫不動搖,在夫差病時,范蠡還指使勾踐嘗夫差之糞便,迷惑夫差。這是范蠡導演、勾踐出演的一出荒誕劇。經過此事,吳王被深深感動,對勾踐動了惻隱之心。

2006版《爭霸傳奇》 陳坤飾演范蠡

消磨敵方意志,鞏固軍事力量

雖然夫差放了勾踐回國,但戰爭之後,越國幾乎跌到谷底,且其在復興之時,要慎之又慎,切不能讓吳國有所察覺。范蠡建議勾踐勸農桑,務積穀,不亂民功,不逆天時。先抓經濟,繼而親民,穩定社會。施民所善,去民所惡。協調內部關係,內親群臣,下義百姓。有人生病,勾踐親自去慰問。有人去世,就親自去辦喪事。對家裡有變故的免除徭役。一系列的措施,使百姓得到安定。

為了提高軍事力量,范蠡重建國都城。在建城的過程中,范蠡建了兩座城,一座小城,一座大城。小城是建給吳國看的,而大城建得殘缺不全,面對吳國的方向,不築城牆迷惑夫差。重視軍隊訓練,提高士氣,增加戰鬥力,組織了敢死隊,以最高金額獎勵。為了進一步迷惑夫差,范蠡又投其所好,派人送給他最喜好的東西,以討夫差歡心。還向夫差進獻西施與鄭旦等越國美女,消磨夫差意志。

靜候時機,一舉殲滅

公元前476年,伐吳的條件終於成熟了,此時夫差傾全國之力,北上中原爭霸,使國力嚴重消耗,後方空虛,唯獨老弱與太子留守。越國經過近二十年的精心準備,國力強大,范蠡建議勾踐立即興兵伐吳。公元前473年,吳軍全線崩潰,吳王夫差逃到姑蘇台上固守,同時派出使者向勾踐乞和,祈望勾踐也能像二十年前自己對他那樣寬容,允許保留吳國社稷,而自己也會像當年的勾踐一樣倒過來為之服役。勾踐動搖了,這時范蠡站出來,陳述利弊,平復了勾踐動搖的心態。夫差自殺的時候,想念起伍子胥,認為自己愧對伍子胥,以至於造成如今的結果,遂蒙面自殺。

如果夫差當時殺了或不放勾踐回國?

如果夫差不大興土木,勞民傷財?

如果夫差不殺大臣伍子胥?

如果夫差不北上爭霸致後方空虛?

....

吳越之爭,依舊勝負難料。

在這個長達二十年的弱敵強己、助越滅吳的過程中,每一步都險象環生,岌岌可危。而每一次的化險為夷,最終反敗為勝無不彰顯范蠡作為一名傑出的政治家與軍事家的才華造詣。

2006版《爭霸傳奇》 陳坤飾演范蠡

激流勇退

越國打敗吳國,立下汗馬功勞的輔臣算是終於熬出頭了,可在這個時候,范蠡確選擇激流勇退,據傳與西施共泛五湖去了。范蠡還告誡好友文種要知退,說高鳥已散,良弓將藏,狡兔已死,良犬就烹。越王為人,可共患難,不可共富貴。然而文種不聽,果然,後被勾踐賜死。

可見范蠡對勾踐之了解,對人性洞察之深刻。而正是此時的激流勇退,才有了後來的一代商聖。

范蠡商訓

三遷定陶

范蠡輾轉來到齊國,改名為鴟夷子皮,帶領兒子和門徒在海邊結廬而居。墾荒耕作,兼營副業並經商,沒幾年,就積累了數千萬家產。范蠡仗義疏財,他的賢明能幹很快被齊人賞識,齊王把他請進國都臨淄,拜為主持政務的相國。他喟然感嘆:「居官致於卿相,治家能致千金,對於一個白手起家的布衣來講,已經到了極點。久受尊名,恐怕不是吉祥的徵兆。」於是,才三年,他再次急流勇退,向齊王歸還了相印,散盡家財給知交和老鄉。

一身布衣,范蠡第三次遷徙至陶(今山東定陶),在這個居於「天下之中」(陶地東鄰齊、魯;西接秦、鄭;北通晉、燕;南連楚、越)的最佳經商之地,根據時節、氣候、民情、風俗等,人棄我取、人取我予,順其自然、待機而動以治產,沒出幾年,經商積資又成巨富,遂自號陶朱公,當地民眾皆尊陶朱公為財神,乃我國儒商之鼻祖。

范蠡,世人譽之:「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Z軍師 的精彩文章:

TAG:Z軍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