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崔琬控告兵部部長宗楚客等裡通外國,收人財貨

崔琬控告兵部部長宗楚客等裡通外國,收人財貨

和事天子

崔琬控告兵部部長宗楚客等裡通外國,收人財貨,致使邊境發生戰爭。按道理,大臣被提起指控,應當低頭哈腰走到朝堂外面去,等候皇上處理;但宗楚客憤然而起,怒形於色,在皇帝面前為自己爭辯,並反告崔琬誣陷他。

作為最高仲裁人,中宗皇帝的做法出人意料:他並沒有追究事情真相,而是命原告被告雙方結為兄弟,以達成和解。時人稱為「和事天子」。

中宗皇帝顯靈

中宗上台幾年間,任命了兩百多個「斜封官」,很多原來是殺豬的、賣肉的、小商販之類,也一下子做了官,升到高位,弄得朝廷內外怨聲載道。

中宗死後,大臣宋璟等建議撤了這些人的官。法師彭卿受了賄,便編鬼話說自己看到了中宗顯靈,中宗皇帝知道斜封官都被撤職,很生氣,說:「我封的官職,為何要撤了呢?」於是,朝廷又恢復了這些人的官職。

武三思語錄

武三思是武則天的侄子,在武則天當政時,因為是武家人,在女皇面前比武則天的兒子、女兒更得寵。後來武則天下台,中宗當政,武三思因為攀上了韋皇后,繼續走紅,權勢滔天。

武三思有句名言是:我不知道什麼是善人、什麼是惡人,只知道,但凡和我好的就是善人,跟我過不去的就是惡人!

盧杞有多壞

德宗問大臣李勉:人人都說宰相盧杞是姦邪之徒,怎麼回事呢?李勉回答:人人都知道盧杞姦邪,就頭兒您不知道,這正是他姦邪的地方啊!

盧杞陰險狡詐、妒賢嫉能,同僚們都怕他,就連德高望重的大將郭子儀也要讓他幾分。有一回,郭子儀生病了,盧杞去他家裡看望。平時有官員上門拜訪的話,郭子儀從不要求家眷迴避,但這次盧杞登門,郭子儀卻讓家眷全躲到後院去,自己也如臨大敵。

等盧杞走後,郭子儀的神色才舒緩下來,跟家人解釋說:「這位盧大人相貌醜陋,又心胸狹窄,我怕你們見了他,不自覺地露出不敬的神色來,日後他定不會放過你們的。」

盧杞當官

盧杞做宰相前曾在某地做州長,一次向德宗皇帝彙報工作說:「本州供養了官豬數千頭,對當地老百姓來說是一個很大的負擔,請頭兒您給個指示,怎麼處置這些官豬?」

德宗說:「那就把這些官豬送到別的地方去養吧。」

盧杞回答:「別的地方難道就不是頭兒您的領地,人民就不是您的人民?所以說負擔仍然是負擔呀!我覺得,豬嘛,養大了就是用來吃肉的,不如分給老百姓吃了。」

德宗很高興,這個幹部是好乾部啊,在當地做官還懂得為其他地方的百姓著想,真是宰相之才啊!

別拿宰相當魚兒

玄宗任命李林甫為宰相後,又找來宰相張九齡,問他有什麼意見。張九齡說:「宰相的職位關係天下,如果選得不對,國家就會遭殃。現今李林甫為相,完全是頭兒您個人的意思。我擔心日後要是出事,會禍及皇室。」玄宗聽了很不高興。

一天,玄宗在皇宮內苑宴請身邊的大臣,他指著池裡的金色鯉魚對張九齡、李林甫說:「你們看這幾條魚多活潑可愛啊!」李林甫趕緊拍馬屁:「這全是頭兒您領導有方、恩惠四海啊!」張九齡冷冷地說:「池中的魚就像皇上任用的人,只能裝點景緻,娛樂皇上而已!」

李林甫使壞

玄宗在東都洛陽度假,住得不舒服了,想回長安去,就找來宰相們商量。裴耀卿、張九齡勸阻說,現在正是秋收時節,老百姓們還沒收割完呢,大部隊出行,難免會毀壞莊稼、影響農民的收成,不如等一等再出發。

李林甫剛當上宰相不久,揣摩到了玄宗的心思,下班的時候故意落在同僚們後面,裝作腳上有傷的模樣。玄宗看到了,問他,你腳受傷了嗎?李林甫回答說:「我裝的呢,有點事情想單獨向您彙報一下。洛陽、長安,都是領導您的住所,您回自己的家裡去住,難道還用得著選時間嗎?就算是秋收沒完,大隊人馬經過會影響老百姓的一點收成,又有什麼要緊的呢,大不了,沿路州縣減免一些賦稅就好了!」玄宗很高興,不久就啟程了,回到長安後,就把裴、張兩位宰相免了職。

——損壞莊稼可恥,是嚴重的浪費,但在玄宗這樣的富貴人士看來,我少收一點賦稅就是扯平了。

皇上幫著擋酒

玄宗寵信安祿山,常叫他和妃子們一起吃飯,准許他去任何地方。玄宗還擔心安祿山的政敵們會故意給老安勸酒,再在酒里下毒,於是特意賜給安祿山一塊戒酒金牌,讓他綁在胳膊上。每當有王公大臣請安祿山吃飯,給他倒酒,想灌醉他,安祿山就抬手,晃晃金牌,說:「皇上不讓我喝酒!」

楊國忠深情

楊國忠在江浙一帶出差,他妻子在家裡很想念他,一天,她白天睡覺時,在夢裡和丈夫做愛,後來有了身孕,不久就生下一個男孩。楊國忠回來後,他妻子對他講了做夢的情形。楊國忠說:「這是我們夫妻太相愛了,感情太深的緣故啊!」

——按今天的眼光來判斷,楊國忠明顯是被老婆戴了綠帽子。

宰相間的恩怨

魏知古原是小吏,受到姚崇的推薦,不斷陞官,後來一起做了宰相。這以後,兩人開始不對勁,姚崇看不起魏知古,魏知古也想找茬給姚崇好看。當時,姚崇的兩個兒子在洛陽做官,有一回魏知古去出差,他們不明就裡找到魏知古,請他給安排個好位置,魏知古回長安後一五一十都報告給了玄宗。

這天,玄宗找來姚崇,似乎不在意地問:「你兒子才幹如何,在什麼地方,做什麼官?」姚崇揣摩到了玄宗的意思,就答道:「我有三個兒子,兩人在洛陽做官。這兩個人多欲而不謹慎,這次必定有請託魏知古的事。但我還沒來得及問他們。」

玄宗本來想藉此試探一下姚崇,沒想到姚崇這麼坦白,很高興,問:「你怎麼知道的?」姚崇說:「魏知古做小吏的時候,是我推薦他,他才陞官至此。我那兩個兒子很蠢,一定以為魏知古會對我感恩戴德,所以去找他,想走後門。」玄宗聽了,更加賞識姚崇,反而對魏知古不滿。第二天,玄宗就罷免了魏知古的宰相之職,降為工部部長。

——官場上起起落落,往往只因為一言一行。姚崇一席話,扭劣勢為優勢,魏知古並沒過錯,卻反遭貶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朝 的精彩文章:

唐明皇孫女接連剋死三任老公,最後一位居然是外國人
成為明君的客觀條件是什麼

TAG:唐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