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明英宗為什麼只是當了一年的俘虜就被瓦剌還回來了?

明英宗為什麼只是當了一年的俘虜就被瓦剌還回來了?

由於正統十四年的「土木之變」,御駕親征的明英宗成了瓦剌的俘虜,不過英宗僅在漠北待了一年就被送還給了明廷,皇帝成為俘虜,然後不附帶任何屈辱條件被放回來,明英宗可能算是獨一人。那麼無利不起早的瓦剌權貴們為何要這樣做呢?

瓦剌集團陣營分化,也先太師被迫改變與大明關係

自英宗被俘、景泰登基之後,以朱祁鈺和于謙為核心的大明朝廷不僅取得了北京保衛戰的勝利,還一次次打退了瓦剌對大明邊關的進攻和侵犯,形勢一片大好。面對兵力已經很強盛的大明,瓦剌根本沒有任何勝算。

看到再打下去也撈不到什麼好處,瓦剌集團三股主要勢力中的兩股:脫脫不花王和阿剌知院先後背著也先太師,主動與大明進行暗中議和,且各自從大明邊境退兵。這導致先前主戰的瓦剌太師也先此時孤掌難鳴,若繼續對明作戰,談何容易?那個景泰帝可不是當年的明英宗,他底下那個叫于謙的更是不簡單;那麼繼續拿被俘的英宗去要挾大明?問題是,原來的那個「天價奇貨」因為大明有了新皇帝而變得沒什麼價值了。再說這樣一個身份特殊卻不值錢的「人質」一直捏在手裡可不是什麼好事,萬一有個什麼閃失,就怕對景泰朝廷那邊不好交代。

也先可不是大傻子,回想「土木之戰」之前雙方關係尚好的那些年,瓦剌從大明那裡得到了那麼多的好處,光金銀綢緞就堆積如山,可如今呢?聽說脫脫不花可汗和阿剌知院早已與大明和好,他倆圖的還不是那豐厚的實惠。看來啊,我也先也得要調整一下戰略思維。也先的思想這麼一鬆動,與大明議和並送還明英宗的主張就開始大行其道了。

議和使者楊善巧釋明蒙之間心結,也先答應送還明英宗

雖然瓦剌有與大明求和,並送還明英宗的意願,但被景泰帝以「也先譎詐」為由予以婉拒,可是許多對明英宗有著非理性忠誠的大臣不斷上請,要景泰遣使北上議和迎駕,且有個叫楊善的左副都御使毛遂自薦當出使瓦剌的使者,景泰騎虎難下,不得不應允。

景泰元年七月二十七日,楊善一行來到瓦剌大本營。瓦剌作為昔日戰爭的始作俑者,見到大明使臣來了就想找話頭來墊墊底,否則就顯得太沒面子了。於是也先一見到楊善就這麼問道:「我們瓦剌與大明和好年久,後來你們扣留了我的使臣,減了給予我們的賞賜,這到底為何啊?」楊善是何等人?他巧舌如簧,左右逢源,對答如流:「太師,您家爺爺(指朱棣封的順寧王馬哈木)在時,經常派三四十人到大明來朝貢,所要物品禮物也不挑,隨我朝廷給,所以我們和好了很久。可最近幾年卻不這樣了,你們派出的使臣多至三千餘人,一年來兩次,我朝賞賜的金幣不計其數。至於你說我朝扣留您的使臣,那就很沒道理了,你們一來就是三四千人,這裡有可能是因為偷盜,有可能是違反其他法律,怕回去受罰,所以自己偷偷逃走了,你說我們扣留這樣的人幹嘛用啊?再有,你們的使臣經常虛報人數,我朝只按照見在者賞賜,虛報的不給,所以說我們的賞賜實際並未少。」

也先又問:「你們朝廷為何削減我們進攻的馬匹價格,給我們的縑帛大多質量低劣?」楊善回答:「朝廷並沒有削減馬價,只是你們每年都在提價,我朝廷實在承受不了,太師你想一下,現在的馬價不是比以前高出了許多?至於縑帛質量問題,那是通事(即翻譯)搞的鬼,事情敗露後,已經被處決了。再說太師你進貢的馬匹和貂皮不也有質量差的嗎?我認為這絕不是太師的本意。」楊善伶牙俐齒,也先無法招架,只得連聲說:「者,者!」「者」是瓦剌人的口語,意思是「對,你說的對。」

楊善進一步追擊:太師您是漠北的大將,卻聽信小人之言,不顧我大明的厚恩,帶兵殺擄我大明子民,甚逆天道啊。好在現在雙方和好,太師應早早退兵,歸還太上皇,免得上天降災。

也先聽後,又不停說「者,者。」過了一會,他反問:「楊都御史,太上皇回去還會當天子嗎?」對於這個敏感的問題,楊善早有答案:「天位已定,難再更換!」這時,知院伯顏帖木兒跟也先說:「太師,要不我們派人去北京問問,要是朝廷同意英宗仍做皇帝,我們就把他送回去也不遲。」也先聽後狡黠一笑,說道:「當初我讓大明朝廷派大臣來迎駕,現在大臣來了,卻又要再去問皇位之事,這豈不是讓我失信於人嗎?還不如現在就讓楊都御史將他們的太上皇迎回去好吶!」也先的潛台詞是,管你們大明誰當皇帝,我今天將前皇帝放回去,現在的景泰天子就不會安心,好戲在後頭。

不愧是一代梟雄,也先的心機少有人懂,連他的部下平章昂克都急了,認為就這樣放了英宗太便宜大明了,於是問楊善:「迎還皇帝是大事,你們帶了什麼厚禮了嗎?」楊善說:「如果我們帶了禮物來迎駕,人家會說太師圖利,現在不用禮物也能迎回太上皇,這就顯得太師很仁義。」聽到這樣悅耳的話,也先高興地連聲說:「者,者!」

其實,對於瓦剌也先太師放回英宗一事,朝鮮王朝的國王分析的還是有道理的——「也先之意以謂一則正統還入,則與景泰必有猜疑,以成內亂,如此而徐觀其勢,欲施其策;一則聞中國立正統之弟為皇帝,雖使拘留不還,終為無益耳。意不出此二者。」意思是,也先釋放英宗無非兩個原因,一是讓英宗與景泰之間互相猜忌,甚至內鬥,瓦剌趁機撈些好處。二是大明有了景泰皇帝,即使扣住英宗不放,也得不到啥好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花花的世界不怕迷眼 的精彩文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大文豪江淹能夠歷仕三朝而不倒,有怎樣的一生

TAG:花花的世界不怕迷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