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回味歷史:「太史公曰」論贊的形成與發展

回味歷史:「太史公曰」論贊的形成與發展

《史記》中的《本紀》《世家》《列傳》中除《陳涉世家》《伯夷列傳》《儒林列傳》《貨殖列傳》外的108篇傳記在文章結尾均有以「太史公曰」為標誌的論贊。這種把作者的評論與講述人物事迹的客觀敘述分開的文體形式是司馬遷的創造。它不同於《左傳》中的「君子曰」,是作者對傳主的評價以及一些與傳記有關問題的交代。這一文體是怎樣創立的?「太史公」究竟是誰? 在今天我們看到的《史記》中有哪些隱含創作過程的痕迹? 弄清這些問題是我們讀懂《史記》的前提。

一、司馬遷稱其父為「太史公」

要理清「太史公曰」這一論贊形式的創造過程,首先要清楚「太史公」的確切概念。

《史記》百三十篇,除《陳涉世家》《漢興以來將相名臣年表》外的篇章均有「太史公」或「太史公曰」出現,共計156次。這麼多字面相同的「太史公」,其概念卻不同。唐人司馬貞的【索隱】說「遷所著書尊其父雲『公』也」[1]2485,張守節的史記【正義】卻說「太史公,司馬遷自謂也」[1]35.考證「太史公」的原本含義,辨清每一篇章中的「太史公」是司馬遷對其父親的稱呼還是別人對司馬遷的尊稱,理清哪些「太史公」是《史記》之原文,哪些為別人所加,是我們讀懂《史記》的重要問題。

要弄清「太史公」的確切含義,首先需認真讀《太史公自序》。《自序》是司馬談與司馬遷的合傳,前一部分是司馬談傳,司馬遷是以第三人稱寫的,自稱「遷」.在寫父親的傳記時,司馬遷不便以第一人稱說「余」如何如何,而只是自稱其名「遷」.到了為自己寫傳記時,司馬遷才以「余」發言敘事。司馬遷傳中的「太史公」是別人加上去的,篇名中的「太史公」應該也是別人所加,《漢書》班固的自傳就名為《敘傳》。

《自序》自開篇到「遷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請悉論先人所次舊聞,弗敢闕。』」[1]2490是司馬談傳,後面才是司馬遷傳。

( 一)「太史公」是司馬遷對其父談的稱呼

太史公之「公」字有九個義項,其「稱謂」項之二是「父親」.太史公之「公」是對父親的稱呼。《戰國策·魏策一》之《張儀欲窮陳珍》篇載:張儀欲窮陳軫,令魏王召而相之,來將悟之。將行,其子陳應止其公之行,曰:「物之湛者,不可不察也。鄭強出秦曰,應為知。夫魏欲絕楚、齊,必重迎公。郢中不善公者,欲公之去也,必勸王多公之車。公至宋,道稱疾而毋行,使人謂齊王曰:『魏之所以迎我者,欲以絕齊、楚也。』」[2]250

此處6個「公」都是父親的稱謂。「陳應止其公」是說陳應制止他父親到魏國,下面的5個「公」字,都是陳應在為其父陳珍劃策時當面稱其為「公」.漢王劉邦稱其父為太公,《項羽本紀》載: 項羽告漢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1]232「公」也是父稱。  「太史公」是司馬遷對其父親司馬談的稱呼,此前沒有此稱呼,沒有「太史公」一詞。在《太史公自序》的司馬談傳記部分,司馬遷6次稱其父為太史公:「喜生談,談為太史公」[1]2484,「太史公學天官於唐都」[1]2485,「太史公仕於建元元封之間」[1]2485,「太史公既掌天官,不治民。有子曰遷」[1]2489,「而太史公滯留周南」,「太史公執遷手而泣」[1]2490.司馬談父子在談到他們的任職時稱「太史」而不是「太史令」,更不是「太史公」.  太史公執遷手而泣曰:「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嘗顯功名於虞夏,典天官事。後世中衰,絕於予乎? 汝復為太史,則續吾祖矣。今天子接千歲之統,封泰山,而余不得從行,是命也夫,命也夫! 余死,汝必為太史,為太史,無忘吾所欲論著矣。」[1]2490  這證明「太史公」是「太史」加「公」所構成,是司馬遷對其父親的專稱。唐人從《太史公自序》中看到了「太史公」是司馬遷對其父親的稱呼。司馬貞就說:「案《茂陵書》談以太史丞為太史令,則『公』者,遷所著書尊其父雲『公』也。」[1]2485

( 二)「太史公」不是尊稱  「公」雖有「對人的尊稱」之義項,但「太史公」不是司馬遷對其父的尊稱,只是一般的稱呼。古人以謙為禮,《樂書》說:「君子以謙退為禮。」[1]1037所以尊稱別人,卑稱自己,不僅稱自己的兒子為「犬子」,就是稱君父也是謙稱。使者到他國總是稱他國國君為「貴君」,稱自己國君為「寡君」.所以司馬遷不會在《史記》中尊稱其父,「太史公」只是對父親的一般稱呼,是其職務加父親。  ( 三) 司馬遷絕不可能「自謂」太史公  《史記》第一篇《五帝本紀》之評贊說:「太史公曰: 學者多稱五帝,尚矣。」[1]35唐人張守節的【正義】注曰:「太史公,司馬遷自謂也。《自序傳》云:『太史公曰先人有言",又雲』太史公曰余聞之董生『,又雲』太史公遭李陵之禍『,明太史公,司馬遷自號也。」[1]35  張守節雖然以《太史公自序》為證解釋「太史公」是司馬遷「自謂」「自號」,但其所舉只是司馬遷傳的部分。對司馬談傳的「太史公」是絕對無法用「自謂」「自號」解釋為司馬遷的,他只是斷章取義。從《太史公自序》全篇來看,司馬遷是絕不會自稱「太史公」的。

「太史公」,雖然在《太史公自序》的司馬遷傳中出現過8次,但有證據表明,這些稱謂是後人加的,不是司馬遷的原文。司馬遷絕不可能自稱「太史公」,理由有三: 太史公是司馬遷對其父親的稱呼,「公」是父親的稱謂,他不可能既稱自己的父親為「太史公」,又稱自己「太史公」,這是古今絕對沒有的事。「太史公」之「公」可以是尊稱,別人可以稱司馬談為「太史公」,也可以稱司馬遷為「太史公」.但古人對自己只會謙稱,絕不會自尊。司馬遷自稱其名「遷」,給任安寫信稱「太史公牛馬走司馬遷」,稱「仆」,在《史記》中常稱「吾」「余」亦稱「臣遷」.沒有證據證明司馬遷自稱「太史公」。

( 四)「太史公」不是官職名

張守節說:「遷為太史公官,題贊首也。」[1]35他認為「太史公」是官名才這樣說。他引虞喜說:「古者主天官者皆上公,非獨遷。」[1]35虞喜又說:「古者主天官者皆上公,自周至漢,其職轉卑,然朝會坐位猶居公上。」[1]2485虞喜所謂「古者」不知以何為據?從《左傳》看,周朝就只有「太史」而無「太史公」.《左傳·襄公四年》載:「昔周辛甲之為太史也,命百官,官箴王闕。」[3]818杜預註:「辛甲,周武王太史。」[3]821辛甲曾對伐東夷的周公旦說:「大難攻,小易服。不如服眾以劫大。」[4]128(《韓非子》) 司馬談也說:「余先周室之太史也。」不知何時之太史為「太史公」.事實上,在先秦典籍中無「太史公」之說。

王力主編的《古代漢語》則直接註解為:「太史公,官名,即太史令。」[5]856但是,「太史公」不是官名,司馬遷任的是「太史令」而不是「太史公」,《自序》說:「卒三歲而遷為太史令。」[1]2490《漢書·百官公卿表第七上》:「奉常,秦官,掌宗廟禮儀有丞。景帝中六年更名太常。屬官有太樂、太祝、太宰、太史、太卜、太醫六令丞。」[6]613在司馬遷之前,無「太史公」之說。  春秋時期有「太史」,是官職名。《左傳·襄公二十五年》有:「太史書曰:』崔杼弒其君『.」[3]1024《哀 公 十 一 年》有:「公 使 太 史 固 歸 國 子 之元。」[3]1775春秋時期太史有兩人,所謂「左史記言,右史記行」是也。到了秦朝,大概做史的人多了,因此其長官稱為「太史令」,漢承秦制,亦稱「太史令」.  南北朝宋代人裴駰的【集解】注太史公說:「如淳曰:』《漢儀注》太史公,武帝置,位在丞相上。天下計書先上太史公,副上丞相,序事如古春秋。遷死後,宣帝以其為令,行太史公文書而已。『」[1]2485這個註解是很有問題的。說「太史公,武帝置」,無史實根據。瓚曰:「百官表無太史公。《茂陵中書》司馬談以太史丞為太史令。」[1]2485司馬談為太史在「建元元封之間」,《自序》明言「卒三歲而遷為太史令」[1]2490,司馬貞也引《博物志》說:「太史令茂陵顯武里大夫司馬遷,年二十八,三年六月乙卯除,六百石。」[1]2491時在漢武帝元封三年。那麼武帝是何時改「太史公」為「太史令」的?《百官公卿表》無武帝改為太史令之說。按照如淳的說法,司馬遷是「太史公」,宣帝時才改的太史令,可司馬遷早在元封三年就是「太史令」了,這怎麼解釋?  說太史公「位在丞相上」既無據又不合情理。太史令屬太常,太常是九卿之一。司馬遷的爵位是「下大夫」,他在《報任安書》中說「仆亦嘗廁下大夫之列」[6]2063,俸祿是「六百石」,相當於一個縣令,也就是說,司馬遷不過是個處級幹部,他怎麼可能在總理之上呢? 如淳的理由是:「天下計書先上太史公,副上丞相。」「計書」是太史令的職責,丞相只是兼管一下,所以先上太史令,以此說明太史公「位在丞相上」不足為據,從來就沒有太史「位在丞相上」的記載。司馬遷說:「仆之先人非有剖符丹書之功,文史星曆近乎卜祝之間,故主上所戲弄,倡優畜之,流俗之所輕也。」[6]2066太史令正是與「太卜、太祝」並列同屬於太常的官員。如果太史令在丞相之上,司馬遷怎會有如此感受呢?  「遷死後,宣帝以其為令」,無此事。司馬遷約死於漢武帝太始四年,20年後,事隔武帝、昭帝,宣帝才即位。宣帝改不改「太史令」的名稱都與司馬遷沒有關係。  司馬談是當過太史丞和太史令的,但司馬遷沒有稱自己的父親為「太史丞」或「太史令」.試想,作為一個有文化、有教養的人,能以職位稱呼自己的父親嗎? 事實是司馬遷是在父親的稱呼前加上其職稱來稱呼父親的,「公」是對父親的稱呼。「太史公」從來就不是官職名稱。

( 五) 司馬遷傳中之「太史公」是別人所加  在《太史公自序》同一篇文章中,如果前面稱父親司馬談為「太史公」,後面司馬遷自稱,是更換概念,這是寫文章之大忌,司馬遷絕不可能這樣做。這樣的結果是讓人不明白「太史公」究竟是誰,以致注家在「太史公曰:』先人有言……『」後注曰:「太史公,司馬遷也。」[1]2491  司馬遷傳部分的「太史公曰」有四處為重複。「太史公曰:』先人有言『」句,「太史公曰:』余聞董生『」[1]2491句,「太史公曰:』唯唯,否否,不然。余聞之先人曰『」[1]2493句,「太史公曰:』余述歷黃帝以來至太初而訖,百三十篇,」[1]2493句皆是。文章是《自序》,且句中多數有第一人稱「余」,把「太史公」刪除,沒有人會把這些話理解為別人所說。反倒是加上「太史公曰」不僅叫人覺得彆扭,而且費解: 在《自序》中如果有「太史公曰」,只能是引用其父司馬談的話,但這四處都不是。現代人的自傳也不會自稱「某某教授」或「某某書記」,這顯然是不合情理的。古人既不會妄自尊稱,也不會重複,而是惜字如金。這四處「太史公曰」可能是楊惲添加的。  傳中有「七年而太史公遭李陵之禍」句。在《漢 書·司 馬 遷 傳》中 為「十 年 而 遭 李 陵 之禍」[6]2058,刪去了「太史公」三字,這也是贅語。  敘《自序》之寫作緣由「第七十」一段不合體例。前面所述百二十九篇的寫作緣由皆十分簡略而不失要點,而敘《自序》一段不僅文字上是其他篇章的十幾倍,而且讓人不得要領,不知所云,邏輯混亂又抄襲前文。「余維先人嘗掌斯事,顯於唐虞,至於周,復典之,故司馬氏主天官」[1]2507就是抄襲的「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顯功名於虞夏,典天官事」[1]2490,這段文章竄入別人的文字不少。其中的「百年之間,天下遺文古事靡不畢集太史公。太史公仍父子相續纂其職」,「凡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字,為《太史公書》」,不合以第一人稱所作之《自序》,應不是司馬遷原文。

( 六) 楊惲在《自序》中添加「太史公」之可能  楊惲是司馬遷的外甥,他既有司馬遷的遺傳,又受司馬遷及其《史記》的影響,性格極像司馬遷。楊惲的父親楊敞是宰相,楊惲像司馬遷一樣「少負不羈之才」,恃才傲物,清正廉潔,公平公正,為人直率,有時也難免胡說八道,因此被人舉報對皇帝不敬,後被宣帝腰斬。  《漢書·楊惲傳》說:「惲始讀外祖《太史公記》,頗為《春秋》。以材能稱。」[6]2179楊惲是從讀《史記》走上治學之路的,因《史記》而「頗為《春秋》」,並因此「以材能稱」.可見他讀《史記》很早,是其沒當官之前的事。以楊惲自負而大膽的性格,他是有可能在《自序》的司馬遷傳記部分添加「太史公」的。按李長之先生的推算,「他是可以來得及見他的外祖的」[7]104.楊惲也是有資格在《自序》中添加「太史公」的,他是司馬遷唯一的後人,他讀《史記》時,《史記》還不為人所知。  《漢書·司馬遷傳》說:「遷既死,其書稍出。宣帝時,遷 外 孫 平 通 侯 楊 惲 祖 述 其 書,遂 宣 布焉。」[6]2069「其書稍出」是稍稍傳出的意思,是傳出了部分篇章而非全部。到了楊惲為平通侯之後,經楊惲「祖述其書」,才正式宣布有《史記》。是司馬遷的女兒---楊惲的母親,保存了《史記》,楊惲讀的是未「宣布」前的《史記》。因此,我們認為除楊惲外,無人會在司馬遷傳的部分添加「太史公」.《自序》後半部分添加「太史公」後,似乎前後更連貫了,不細讀,感覺不到有什麼彆扭之處。司馬貞說:「或雲遷外孫楊惲所稱,事或當爾也。」[1]250

總之,《太史公自序》司馬遷傳部分的「太史公」不是司馬遷原文,很可能是楊惲所加。司馬遷只會稱自己的父親司馬談為「太史公」而絕不會自稱「太史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日本戰國史 的精彩文章:

被稱為「王佐之才」荀彧,計謀上勝過袁紹,他的死仍是個謎!

TAG:日本戰國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