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觀音壋夫婦東莞打拚 只為給孩子更好的生活

觀音壋夫婦東莞打拚 只為給孩子更好的生活

家是溫馨的港灣,父母給我們最溫暖的陪伴。然而,有時候為了下一代更好的未來,他們會離開港灣,承載著希望和夢想起航。昨天,赴廣東接留守兒童父母回家的前方記者,繼續在東莞採訪。當天他們就來到東莞松山湖工業園區,探訪一對沙市區觀音壋打工夫婦,了解他們在當地的生活和工作情況。

來自沙市區觀音壋鎮的蔡智輝和祝啟蘭夫婦,在廣東打工已經有六七年的時間了。夫妻兩人都在松山湖工業園工作,趁著中午休息的時間,記者與他們取得聯繫。

蔡智輝的老家本來是湖南常德,和妻子祝啟蘭結婚後,來到沙市區觀音壋鎮。為了一家人生活,兩人決定外出務工。現在,蔡智輝從事建築工程整改工作,祝啟蘭則在園區內的一家音響公司做普工。租住在工作地點附近的大朗黎貝嶺村。

這個二三十平米的單間,每個月的租金要350元。加上水電費、網費和各類生活開支,夫妻兩人一個月要花費3000元。

荊州籍務工人員蔡智輝:「不必要的開支就不要了,就是個睡覺的地方,偶爾有點想吃的就自己做,沒辦法打工就只有這個條件。」

蔡智輝說,在工程項目多的時候,他一個月能掙七八千。妻子祝啟蘭一個月能掙個五千元左右。不過,這錢掙得是非常的辛苦。

荊州籍務工人員 祝啟蘭:「星期六星期天都不休息,有時候要幹活。」

祝啟蘭告訴記者,他們的底薪只有1900元,工資的絕大部分收入都是依靠加班和績效。每天她從早上六點四十就開始工作,晚上還要多加四個小時的班。一天工作時間超過12個小時,每天都是夜裡十二點半才能回家。

即使如此操勞,兩人一個月也只能攢到七八千。夫妻兩人有兩個兒子。大兒子蔡超在湖南常德讀大專,小兒子祝梓豪才七歲,剛讀小學一年級。兄弟倆都由爺爺奶奶照顧,家裡的經濟重擔就全部落在了蔡智輝夫婦身上。

荊州籍務工人員 蔡智輝:「我的大兒子馬上就成人了,畢業面臨找工作、婚姻,小兒子我們還是想陪伴多一點,不說給他一個美好的童年,但至少不讓他覺得乏味。」

荊州籍務工人員 祝啟蘭:「我們也想給孩子好的條件,也想幫他買房子、成家,但現在都還做不到。」

孩子是父母身上掉下來的的一塊肉。夫婦二人背井離鄉之時,小兒子才兩歲半。兒子成長中缺少母愛,是祝啟蘭永遠的傷痛和心結。

在祝啟蘭的手機里一直存著小兒子祝梓豪的照片。那時候她還在深圳打工,時不時還會把兒子帶在身邊。就在前幾天,兩個兒子都通過電話和視頻,催促父母快點回家。在老家的親戚通過無線荊州幫他們報名參與愛心專車回家。因為公司放假時間的關係,祝啟蘭不能隨丈夫一起回去。不過,丈夫能達成愛心車輛回家,依然讓她感受到了家鄉的溫暖。

荊州籍務工人員 祝啟蘭:「還是家裡人好 感謝電視台江漢風,很放心。」

蔡智輝夫婦為了打工還債,在東莞省吃儉用,生活實在不易,今天,我們的記者來到了沙市區觀音壋鎮豉湖村七組,看望蔡智輝夫婦家裡的孩子和老人。

眼前這個小男孩就是蔡智輝和祝啟蘭夫婦的小兒子祝梓豪。自從父母外出打工後,小梓豪基本就跟著爺爺奶奶長大。爸爸媽媽一年回來一次,每周一次的視頻聊天承載了所有的思念。小梓豪還跟我們分享了一個小秘密。

留守兒童祝梓豪:「想爸爸媽媽的時候,就到他們房間里,看看照片,看看他們的衣服。」

小梓豪知道父母的不易,為了不讓他們操心,學習上非常努力,每次考試成績都很優秀。說起小梓豪的懂事,爺爺臉上泛起了幸福的笑容,但日復一日的負責孩子的飲食起居,對於年過六旬的老人來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祝梓豪的爺爺祝必順:「每天早上五點半起床,用摩托車把孩子送到豉湖四隊,無論天氣多寒冷,都要送的,校車不到我們這裡來要走兩公里多的路。」

為了補貼家用,讓孩子生活的更好,兩老還種了十畝農田。五年前,為了改善一家人蝸居在小平房的居住條件,他們借錢修了現在的房子,子女外出打工就是為了還清債務。

旁邊四十平的舊平房曾經是一大家子人唯一的居所,好在一家人齊心協力,用勤勞的雙手創造了現在的生活。談起家裡點滴的變化,奶奶感慨萬千,雖然日子依舊過得辛苦,但看到孫子一天天健康長大,他們倍感欣慰。這次得知兒子會乘坐《江漢風》免費愛心大巴回家,他們更是樂得合不攏嘴。

祝梓豪的奶奶 王文年:「每年春節他們都難買票,以前有妹妹帶他們回來,今年時間不對,又買不到車票 幸虧江漢風帶他們回來,真的感謝。」

在一家人的努力下,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十幾萬的債務還剩四五萬。天各一方,大家都為生計為家庭而努力著,我們願意用實際行動,溫暖老鄉的回家團圓路。

荊州電視台新聞頻道《江漢風》

首播時間:17:55-19:00

首次重播: 23:10

二次重播: 次日11:45

為您為我說實話 知冷知熱江漢風

歡迎撥打新聞熱線:0716——8234567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江漢風 的精彩文章:

TAG:江漢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