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生水喝了拉肚子,煮飯還致癌?關於生水的 3 個真相

生水喝了拉肚子,煮飯還致癌?關於生水的 3 個真相


 作者:阮光鋒 


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  科學技術部主任


中國食品闢謠聯盟專家團成員


2016、2017「年度健康頭條號」


頭條號簽約作者




本文字數:

1500字


閱讀時間:

5分鐘


臣妾很忙要速閱版



生水是指沒有經過殺菌處理的水,可能有致病菌、寄生蟲的風險,不宜直接飲用。





自來水中的余氯含量一般在1mg/L以下,甚至更低,並不用太擔心會致癌。





有細菌不一定有害。是否會對人體造成危害,主要看是否有致病菌。





人類腸道里常年居住著1-2公斤的細菌,數量高達100萬億。





開水放置後能否喝,與放置的環境也有很大關係。只要注意儲存,其實放很久都可以喝。





水是生命之源。




但在很多人眼裡,涼水就是生水,對人有害。用它煮飯會致癌,直接喝容易拉肚子,涼白開最多只有16個小時保質期。




水什麼時候變得這麼危險?這些說法都是真的嗎?還能好好喝水嗎?




生水蒸米飯致癌?




有說法稱,用生水煮飯會致癌,因為生水中含有氯氣。這是真的嗎?




生水,其實就是指沒有經過殺菌處理的水、涼水。對於生活在城鎮的人來說,生水往往就是指的沒有燒開的自來水。




沒有燒開的自來水中的確含有餘氯。這是因為我們現在喝的自來水都要加氯進行消毒。




自然界的水天然含有各種細菌,由於沒有經過消毒處理,生水中可能存致病菌、寄生蟲等危險分子,還可能產生各種毒素,如果飲用就可能被感染,很容易引起急性胃腸炎、病毒性肝炎、傷寒、痢疾及寄生蟲感染等疾病。




加氯氣處理是一種常用的方法 。氯氣加到水裡會形成次氯酸和次氯酸根,它們具有超強的氧化能力,能夠殺滅多種細菌。







那麼,自來水裡的氯是不是真的致癌呢?到底能不能煮飯? 




世界衛生組織WHO對自來水中余氯規定是不超過5mg/L,我國標準規定 ,飲用水中余氯含量最低不能低於0.05mg/L,最高上限為4mg/L。而實際上自來水余氯含量都控制在1mg/L以下甚至更低。




另外,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把氯劃在「致癌分類」的

第三類

,也就是「

目前尚無足夠資料來確定該物質是否為人類致癌物

」。




而且,即使有少量余氯存在,在煮飯加熱的時候也會揮發掉,幾乎剩不下什麼了。所以,大家其實並不用太擔心有餘氯。




有些人擔心,萬一水廠在消毒的時候氯氣加多了怎麼辦?




其實這很容易分辨,因為氯氣本身有一股刺鼻的氣味,如果聞到這股味道,說明水質有問題,實在擔心的話,這種水你完全可以不用。





涼水就是生水,喝了拉肚子?




很多人覺得涼水就是生水,喝了會拉肚子。




其實,生水是指沒有經過殺菌處理的水。它主要是指沒有殺菌處理,與它的溫度涼熱沒有關係。




由於可能存致病菌、寄生蟲等危險分子,如果直接飲用的確很容易引起疾病,拉肚子都算是小事兒了。要知道,在人類歷史上,可是有很多傳染病、瘟疫都是通過水源傳播的呢,造成了不計其數的人因此死亡。所以,通常來說,我們都建議大家不要喝生水。




但是,喝生水是否會拉肚子還得看具體情況。如果是臭水溝里的生水,肯定不能喝。但如果是一些比較乾淨的地方,倒也不一定有害。比如我們中國很多地方,直到現在還在直接喝井裡打出來的生水。




至於我們現在用的自來水,都是經過消毒處理的,即使直接喝,也並不會拉肚子。




不過,生水往往存在很大的風險不確定性,畢竟我們都沒有齊天大聖的火眼金睛,看不出水裡到底是否存在有害微生物,最好的做法就是——不要喝任何生水。





生水燒開了,只有 16 小時保質期?




涼白開放久了確實會有細菌。但是,說它只有16個小時保質期就完全是忽悠了。




首先,用保質期來評價白開水的安全性就完全不靠譜。




保質期是生產者對消費者的一種承諾,並不是完全不變質的期限。而白開水並沒有生產者和消費者之分,根本談不上有保質期。




其次,放太久的水是否會對人體造成危害,主要還得看是否有致病菌。




要知道,人類腸道里常年居住著1-2公斤的細菌呢,數量高達100萬億,這些細菌存在於生活各處,嘴裡、臉上、手上、空氣中。並不是所有細菌都是有害的,導致人體患病的細菌主要是一些「搗亂分子」——致病菌。常見的是有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等。只要沒有這些搗亂分子的存在,就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




除非有人把水壺放在公共廁所里,而且杯子也沒有蓋,否則放了一兩天也是可以喝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阮光鋒 的精彩文章:

TAG:阮光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