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市裡發布實施方案,不讓濕地成「失地」!

市裡發布實施方案,不讓濕地成「失地」!

今天是第22個國際濕地日

主題是:

「濕地──

城鎮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為進一步保護濕地,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制定的《濕地保護修複製度方案》和國家有關部委(局)聯合發布的《貫徹落實〈濕地保護修複製度方案〉的實施意見》,我市出台《天津市濕地保護與修復工作實施方案》,目的是建立健全我市濕地保護修複製度,提升全社會濕地保護意識,不斷改善生態環境,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供重要保障。

對濕地面積實施總量管控

《實施方案》明確提出,我市對濕地面積實施總量管控。到2020年,全市濕地面積保有量不少於2956平方公里,濕地保護率提高到50%以上,著力恢復濕地,嚴格濕地用途管控,確保濕地面積不減少,濕地生態功能不斷增強,切實維護濕地生物多樣性,全面提升濕地保護與修復水平。

公布第一批市級重要濕地名錄

市林業局已制定《天津市重要濕地和一般濕地認定和管理辦法》並公布第一批市級重要濕地名錄。已從我市永久性保護生態區域內的河流、水庫、公園和保護區中確定了14塊重要濕地,包括全市四個濕地類型自然保護區、四個國家濕地公園試點和其他六個重要河流、水庫等重要濕地。明確了重要濕地的名稱、地理位置、範圍及類型、主要保護內容、保護標準、主管部門和責任單位等內容,以確保重要濕地面積不減少,濕地生態系統、野生動植物種群穩定。

天津古海岸與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進行濕地生態補償

全面實施《天津市濕地生態補償辦法(試行)》。對濕地自然保護區實施退耕還濕、退漁還濕工程流轉集體土地,以及對濕地自然保護區實施生態補水進行生態補償。根據規劃,2018年按照每年每畝500元標準進行濕地生態補償,共計1.19億元,全部由市財政承擔。另外,每年還將為濕地保護區補水2.48億立方米,資金將分年度列入市水務局工程預算。

全面實施濕地自然保護區「1+4」規劃

《天津市濕地自然保護區規劃(2017—2025年)》《關於七裏海濕地生態保護修復規劃(2017—2025年)》等四個濕地自然保護區保護修復規劃已由市林業局組織編製完成。在規劃期內,七裏海、北大港、大黃堡、團泊四個濕地自然保護區重點完成污染整治、濕地恢復與修復、土地流轉、護林保濕、宣教培訓和資源合理開發利用等任務,推動濕地保護與恢復,實現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的共贏。

天津北大港濕地自然保護區

國際濕地日的由來

1971年2月2日,來自18個國家的代表在伊朗南部海濱小城拉姆薩爾簽署了《關於特別是作為水禽棲息地的國際重要濕地公約》。為了紀念這一創舉,並提高公眾的濕地保護意識,1996年《濕地公約》常務委員會第19次會議決定,從1997年起,將每年的2月2日定為世界濕地日。2018年的第22屆世界濕地日,將重點放在城市濕地,主題為:濕地——城鎮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濕地,「地球之腎」

濕地,國際通常的定義是:指適宜野生動植物生存、具有調節生態環境功能的常年或季節性積水地帶和低潮時水深不超過6米的海域,包括沼澤、湖泊、河流、濱海等自然濕地,以及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棲息或重點野生植物原生分布的人工濕地。

天津大黃堡濕地自然保護區

濕地因其生態功能被人們形象地稱為「地球之腎」。濕地覆蓋地球表面僅6%,卻為地球上20%的已知物種提供了生存環境,這其中當然也包括人類

人類不珍惜,濕地成「失地」

長期以來,由於對濕地的功能與價值缺乏認識,濕地常常成為城市建設與擴展過程中首先被佔用、填埋和改造的對象。研究表明,濕地是伴隨城市化過程消失最快的成分之一。

天津團泊鳥類自然保護區

目前,全球城鎮人口數量已經超過40億,隨著這一數據的不斷增長,濕地的重要性將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地位。為了獲取更好的工作機會,人們仍在不斷向城鎮遷居。到2050年,世界上66%的人口都將居住在城鎮地區。然而,大多數人並未意識到城鎮濕地的價值和重要性。在一些快速發展的城鎮,濕地常常被視為荒地,人們隨意向其中傾倒垃圾,有些濕地甚至被填埋或用做其他用途。科學家們預測,自1900年以來,世界上至少有64%的濕地不復存在,而與此同時,城鎮卻以驚人的速度迅速擴張和發展。

濕地對於城市的作用

1

減少洪水泛濫

濕地像一塊能夠吸收洪水的巨大海綿,河流、池塘、湖泊以及沼澤能夠吸納與儲存大規模的降水。在沿海城鎮,鹽沼濕地和紅樹林具備著抵抗風暴潮的緩衝功能。

2

補充飲用水

地下水、雨水和河流幾乎是所有飲用水的來源。濕地能夠對滲入地下蓄水層的水進行過濾,不斷補充這一重要水源。此外,濕地也能夠調節河川徑流,這也同樣有助於保證飲用水的供應量。

3

過濾廢水並提升水質

濕地中豐富的淤泥和繁茂的植被能夠吸收有害的毒素、農藥和工業廢物,從而承擔著濾水器的功能;城鎮濕地也能夠幫助過濾生活廢水。

4

改善城鎮空氣質量

得益於高水分含量和豐富的植物種類,濕地能夠向周圍擴散潮濕的空氣,進而冷卻其周邊的空氣,緩解熱帶城鎮和極度乾燥地區的氣候。

5

增加人類幸福指數

當濕地作為一種綠色空間在城鎮得到有效保護時,濕地也給當地居民提供了休閑空間,讓當地居民能夠接觸了解到更多樣的動植物種類。研究表明,與自然的互動可以減輕人們的壓力並提高健康水平。

6

給人們提供謀生之路

多種魚類在濕地繁衍生息,令它們成為備受歡迎的漁區。此外,濕地還提供了可供編製生產的蘆葦和水草、和可供藥用藥用的植物和果實,還有其他對於當地居民十分實用的產物。濕地同樣促進著旅遊業的發展,由此給當地的人們提供更多的工作機會。

為了我們幸福的家園

關注濕地

保護濕地

據天津日報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津先鋒 的精彩文章:

薊州區:緬懷先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繼續奮鬥

TAG:天津先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