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胡博士信箱:從「和氏璧」的故事到「平安扣」的演變

胡博士信箱:從「和氏璧」的故事到「平安扣」的演變

胡博士您好!

我經營翡翠好多年了,在賣的翡翠中平安扣佔了很大一部分,都說是平平安安,圓圓滿滿,但仔細考慮來又不清楚為何叫做「平平安安」?胡博士能否細說一下平安扣的來歷和具體意思?讓我們銷售者和購買者都感到心安理得。謝謝了!

江蘇 老周

老周:

您好!

您所說的「平安扣」具體意思的確不少人也都只是一知半解,並不知道具體的涵義及來歷。但要進行深究,也會有各種的說法。我個人認為,「平安扣」的「平平安安」說法,應當與我們國家淵源流傳的中華文化有關,是由許許多多的民間傳說故事演變而來的,有說從紐扣而來,有說從古錢幣而來等等,各有所云,但其中較有說服力之一的是與古代玉璧(圖1)有關,可以推到戰國時期的玉璧——「和氏璧」有關,這與「卞和獻玉」、「和氏璧」和「完璧歸趙」等的歷史典故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圖1 古玉璧

據《韓非子·和氏》記載,在戰國時期的楚國人卞和在荊山上撿到了一塊美玉,斷定是一塊寶玉,於是將此寶拿去獻給楚厲王,楚厲王讓王宮裡的玉石匠鑒別,玉石匠隨便看一下便說:「是一塊普通石頭」。楚厲王認為是卞和有意騙他,那是犯了欺君之罪,便下令實施刖刑,砍去了卞和的左腳。待楚武王登基後,卞和再次捧著寶玉去敬獻,楚武王又命玉石匠來鑒別,玉石匠還是說:「是一塊石頭」。楚武王非常惱怒,又下令砍去了卞和的右腳。等到楚文王登基後,卞和抱著寶玉來到荊山腳下痛哭,連哭了三日三夜,哭盡淚水繼而哭血。此事驚動了楚文王,便派人去詢問卞和:「天底下受刖的人很多,你為什麼那麼悲傷?」卞和說:「我並非因為受刖刑而悲痛,而是因為顛倒黑白,把美玉當做是石頭,把忠貞當為欺騙,而令人傷痛!」楚文王聽後便派人把這塊寶玉石打開,果然是一塊完美無瑕的美玉!便命令琢玉師將其雕刻成為一塊玉璧,命名為「和氏璧」,以紀念卞和執著的獻玉精神。

楚文王得此美玉,十分愛惜,視為寶物珍藏起來。後楚威王為表彰有功忠臣,特將和氏璧賜予相國昭陽。昭陽率賓客游赤山時,拿出玉璧供人觀賞,但眾人散去後,和氏璧不翼而飛。50餘年後的公元前283年,趙國人繆賢在集市上用五百金購得一塊玉璧,後經玉工鑒別,此玉就是失蹤多年的和氏璧。趙惠文王聽說和氏璧在趙國出現,遂據為己有,成為趙國國寶。

秦昭王獲悉此事後,致信趙王說願以秦國十五座城池換取玉璧。趙惠文王得到信後,一下子拿不定主意,十分為難,如果把和氏璧送給秦國,恐怕秦國不會真用十五座城來交換,白白受騙;但如果不給,秦強趙弱,又怕秦國出兵攻打趙國。於是,趙惠文王任命藺相如做使臣,帶著和氏璧到秦國。見到秦王,藺相如雙手捧玉璧獻給秦王,秦王接過玉璧觀看,果然是一塊美玉,稀世之寶!非常高興,又依次遞給妃嬪、文武大臣和侍從們欣賞,眾人們都嘖嘖稱讚,忘卻了站在一旁的藺相如。藺相如明白秦王不會以城換璧,便對秦王說:這塊寶玉雖然很好,但也有一點瑕疵,讓我指給大王看。秦王心生疑問:完美無瑕的寶玉哪來有瑕疵?遂就把璧玉交給了藺相如,讓他指點。藺相如接過玉璧後,馬上義正言辭地對秦王說:和氏璧是我趙國的國寶,趙王為了兩國百姓免遭戰亂,答應大王所說的以寶玉換取十五座城池,為此還齋戒了五天,寫了國書,派我作使臣帶著寶玉到秦國來進行交換,可見對此十分重視。可大王卻非常怠慢,把如此貴重的寶玉隨便遞給下人觀賞,分明是對趙國的不敬,我看大王並沒有交換城池的誠意。而和氏璧是趙國之國寶,絕不可能無故佔有,如果大王一定要逼我,我情願自己和這塊寶玉在柱子上撞個粉碎!秦王聽後急忙賠禮道歉,並口頭答應藺相如會以十五座城池來進行交換。藺相如明白秦王不過是裝裝樣子而已,於是又說:和氏璧是天下公認的寶貝,在送走這塊玉璧的時候,趙王齋戒了五天,還在朝廷上舉行了隆重的儀式,現在大王要接受這塊玉璧,也應該齋戒五天,然後在朝廷上舉行九賓之禮,我才能把玉璧獻給大王。

秦王不好強硬奪取,便答應齋戒五天,又派人送藺相如到驛站休息。到了驛站後,藺相如想到秦王雖然答應了齋戒五天,但一定不會真拿城池作交換,於是指派一名隨從喬裝打扮,帶著和氏璧,悄悄地連夜趕路,把玉璧送回了趙國。從而使和氏璧平平安安地由趙國去到了秦國,又平平安安地從秦國回到了趙國。這就是有名的「完璧歸趙」典故。

圖2 圓圓滿滿的翠綠色平安扣

圖3 冰清玉潔、完美無瑕的蛋清地翡翠平安扣

可見,「和氏璧」承載了執著追求的信念、捨身忘我的精神、完美無暇的情操、圓圓滿滿的心愿、平平安安的祝福和團團圓圓的期盼,是中華民族精神文化的集中表現。而當今的「平安扣」也正是傳承著這些文化精髓的(圖2)。圓形是傳統玉璧的輪廓,從內壁的圓形到外壁的圓形,沒有任何缺口,體現了「團團圓圓」、「圓圓滿滿」和「完美無暇」內涵(圖3)。因此,「平安扣」從一個方面來說,與「和氏璧」有著千絲萬縷的淵源關係,應當是從玉璧的文化中提煉演變而來的,儘管它沒有玉璧表面傳統的紋飾圖案(圖4),也不像古玉那樣大,往往都是以身上掛件形式大小出現,但簡潔、圓滑和精巧的造型更加廣泛地受人喜愛,同時也是「平安」、「圓滿」、「無暇」的體現,是傳統玉石祝福文化的典型代表。

圖4 玉璧擺件

目前,玉石市場上平安扣在造型上雖然輪廓都是圓形,但可以有幾種表現形式:

1)平面型的平安扣:正面輪廓為圓形,側面看為平面的平安扣。這與古玉璧相類似,只不過沒有表面紋飾圖案,是比較傳統的平安扣類型(圖5)。

圖5 與碧玉相似的平面型平安扣

2)弧面型平安扣:正面輪廓是圓形,側面看中間凸起呈弧形的平安扣(圖6),這是市場上最常見的平安扣類型。側面飽滿的弧形正是體現了「圓圓滿滿」的意義,而且整體都是弧面的,不僅觀賞性好,同時手觸摸比較圓滑順溜,光滑平面比較貼身,比較適合佩戴。

圖6 比較飽滿的翡翠撒黃金弧面型平安扣

3)鑲嵌型平安扣:在平面型或弧面型平安扣基礎上,再進行設計、18K金鑲嵌,體現出一種時尚性、便於裝飾佩戴的平安扣,鑲嵌的款式設計,往往可以賦予平安扣更多更深層次的文化含義(圖7、8)。如設計鑲嵌或雕刻一隻蝙蝠在平安扣上面,把平安扣看做類似古銅錢,意為「福在眼前」(圖9、10);把五隻蝙蝠圍繞平安扣鑲嵌,意為「五福俱全」等等(圖11)。

圖7 時尚鑲嵌的平安扣

圖8 時尚鑲嵌的墨翠平安扣

圖9 18K金鑲嵌紫羅蘭翡翠的福在眼前

可以說,現在的「平安扣」是以「和氏璧」為代表的古代玉璧的發揚與傳承,它承載著傳統玉石文化的精髓。平安,是人們心中最好的祝願;平安,寄託著長輩對兒女的牽掛和思念;平安,承載著兒孫對長輩的祝福與心愿。平安是寶,平安是福;平安是人生中最大的幸福,「好人一生平安」!隨著中國現代城鎮化建設步伐的加快,不少人也都遠離家鄉,到都市生活,成為異鄉之客。也正是如此,「平安扣」玉佩往往成為「城市新移民」首選之物,以寄託親人們的平安祝願,也希望一切事情都會「圓圓滿滿」解決,更期盼家人能夠「團團圓圓」地一起生活。因此,玉石的「平安扣」不論大小、不論貴賤,不論老少、不論男女,都是人們十分喜愛的玉佩,在中華民族中廣為流傳。相信以「平安扣」作為中華傳統玉石祝福文化的典型代表,會作為玉石文化的精髓之一,世世代代、永永遠遠地流傳下去。

圖10 福在眼前

圖11 五福俱全

2018年春節到了,也祝福大家:

平平安安,圓圓滿滿、團團圓圓!

(本文選自《中國寶玉石》雜誌2018年2月刊,總第140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寶玉石雜誌 的精彩文章:

TAG:中國寶玉石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