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華上下五千年春秋戰國時期完璧歸趙

中華上下五千年春秋戰國時期完璧歸趙

▲點擊可聽|每晚9點達巴路口心靈驛站在這裡等你

完璧歸趙

文/符文桾

戰國時期,秦國非常強大。那時秦昭襄王在位,他聽說趙惠文王得了「和氏璧」,就想佔為己有。

這和氏璧乃無價之寶,而且有一段離奇的故事。

傳說趙國有個叫卞和的人,在山上看見一隻鳳凰停在一塊石頭上。他覺得這塊石頭一定是一塊寶物,便把它拿回家去,認真打磨,果然是一塊寶玉。他決心獻給趙王,但趙王及大臣不認識這是寶玉。卞和不死心,三番五次進宮獻玉,趙王一怒之下就命人砍去了他的雙手。

從此卞和就在山裡放聲大哭,他哭寶玉為什麼沒有人認識。

趙武靈王繼位之後,一次上山打獵,聽見有人大哭,而且很傷心,便派人把他找來,問他為什麼哭。卞和說:「大王,我有一塊寶玉,獻給你父王時,他說這是石頭,還把我的雙手剁去了。我如今傷心不是為了失去雙手,而是因為這塊寶玉沒有人認識。」

趙武靈王接過和氏璧一看,又傳給大臣們看,都認為這是石頭,又扔給了卞和,對卞和說:「別哭了,這分明是塊普通的石頭。」

卞和又哭上了。趙王很生氣,命人跺去了他的雙腳。

卞和每天仍是大哭不止。

趙武靈王的兒子趙惠文王繼位之後,聽說了此事,便找來識寶石的人和自己一起去找卞和。卞和仍是大哭,一見趙惠文王來了,便把和氏璧遞上。趙惠文王也不識貨,他交給了那個識玉之人。

此人一看,連連驚嘆:「回大王,此玉乃稀世之寶,它不僅顏色光潤,而且純潔無瑕,夜間能生光,輕輕一彈還可以奏出優美的樂章。」

趙王大驚,命人輕輕一彈,和氏璧果然奏出了優美的曲調。趙惠文王得了此寶物,便命人給卞和好多財物。

卞和說:「大王,我對金銀珠寶不感興趣,只要天下有識寶玉者,我就心滿意足了。」

趙惠文王把寶玉帶回宮中,將它命名為「和氏璧」,以獎勵卞和的功績。

這和氏璧果然是寶玉,漸漸地趙王發現它冬暖夏涼,而且百步之內不近蚊蠅。關於和氏璧的神奇故事立即在諸侯國之間傳開了。秦昭襄王想:如今我秦國實力最強,寶玉理應歸我。他便派使者去趙國索要。

使者對趙惠文王說:「我家主公聽說大王得了稀世之寶——和氏璧,又聽說此寶玉有很多神奇之處,我家主公願以15座城池換和氏璧,希望大王能答應。」

趙王不知所措,便召集群臣商議此事。大家都認為,秦王一向不講信用,當年派張儀去楚國,答應給600里土地,後來不僅沒有給,反而又奪走了楚國600里土地。這次換和氏璧也是欺詐,很可能拿到和氏璧,而不給趙國15座城池。但是秦強趙弱,如果不給,一旦惹怒了秦王,他一定會出兵攻打趙國的。

正當大家議論紛紛時,一位大臣說道:「我們可以找一個智勇雙全的人,帶上和氏璧去秦國。如果城池給了我們,我們便把和氏璧留下;他不給我們,我們就把和氏璧帶回來。」

趙惠文王及群臣認為這是一個好辦法,可是誰能擔當此任呢?

這時一個叫繆賢的宦官站了出來,對趙王說:「大王,我有一個人選,他叫藺相如,此人足智多謀,應該可以完成此任。」

趙王沒有別的人選,只好召見藺相如。

趙王問:「藺相如,秦王願拿15座城池換我們的和氏璧,不知我們應不應該答應他?」

藺相如答道:「主公,秦王拿15座城池換和氏璧,必然有詐,況且秦王素來不講信用。但是秦強趙弱,我們若不答應,理虧在我們這一方,他可以名正言順出兵攻打我們。如果我們給了秦國和氏璧,他不給15座城池,那麼理虧在他那兒。我們寧可讓他理虧而不能使自己理虧啊!」

趙王點了點頭,認為藺相如果然很有頭腦,便又問道:「如果秦王拿了和氏璧,不給城池怎麼辦呢?」

藺相如道:「大王,請放心,秦國交出城池,我就把和氏璧留下。他不交城池,我會將和氏璧完好無損地護送回國。」

藺相如帶著幾名隨從來到了秦國咸陽。

秦王一看,趙國派使臣來送和氏璧,很是高興。藺相如呈上和氏璧,秦王更是愛不釋手,看了半天,又用手輕輕地彈了幾下,聽完聲響之後又傳給大臣們看。

大臣們都連連稱讚這的確是寶玉,兩邊大臣看完又傳到了秦王手裡。秦王只顧看玉,而根本不看藺相如等人。

藺相如心想:「秦王果然貪心,他對15座城池之事遲遲不提,一定是不想交城。」於是藺相如對秦王說:「璧有瑕,請讓我指給您看。」

秦王和大臣們都沒有發現這塊寶玉有斑點,秦王便把和氏璧交給藺相如,想讓他指出哪裡有斑點。

藺相如接過和氏璧,往後退了幾步,靠在一根柱子上對秦王說:「大王,你只顧欣賞寶玉,而對15座城池之事隻字不提,一定是沒有誠意和我們交換。如果不交換,我就把和氏璧送回趙國。如果大王想硬搶,我寧願和和氏璧一起撞在石柱上。」說著舉起了和氏璧。

秦王怕和氏璧摔碎,心想:「只要和氏璧不碎,我就有辦法弄到手,我先穩住他再說。」

於是秦王滿臉賠笑說道:「先生誤會了,我怎麼會沒有誠意呢?我向來很講信用,來人,把地圖拿過來。」秦王手指地圖,對藺相如說:「先生,請看,這15座城池都是你們趙國的啊!」

藺相如知道秦王仍是沒有誠意,只是緩兵之計,便對秦王說道:「大王,趙王非常尊重大王,在臨行之前齋戒了五日,舉行了隆重的儀式。如果大王真有誠意,也應齋戒五日,也要舉行隆重的儀式。」

秦王一看,硬搶不行,便答應了下來,還派人給他們安排了上等食宿。藺相如看出了秦王不願拿15座城池交換,便讓隨從化裝成秦國侍者的樣子,帶上和氏璧,悄悄地跑回了趙國。

五天後,秦王舉行了隆重的儀式。藺相如跪倒在地,說道:「秦王,請殺了藺相如,我已把和氏璧送回了趙國。因為我到秦之後,發現大王沒有誠意,而且秦國歷代國君沒有幾個講信用的。我也怕受騙,所以把和氏璧送回了趙國。如果大王想殺藺相如,那就請便吧!」

秦王一聽大怒,說道:「你讓我齋戒五日,舉行隆重儀式,我都按你說的去做,而你卻把和氏璧送回趙國,這分明是戲弄本王。」

藺相如從容地回答:「眾所周知,秦強趙弱,趙國絕對不敢有負於秦國。只要秦國先交出15座城池,我家主公會立即派人送回和氏璧。」

其實秦王也沒有誠意換和氏璧,便對藺相如說:「不要因此事傷了兩家和氣。」

藺相如完璧歸趙,趙惠文王很欣賞他,拜他為上卿。

在這個喧囂的城市裡,你有多久沒有靜靜地聆聽了?這裡是達巴路口心靈驛站,帶您「回味鄉情,記住鄉愁」的微信公眾平台。不管您是一腔熱血、滿懷希望出發去外地,還是從外地事業有成、衣錦還鄉或一事無成、傷痕纍纍地歸來,抑或是您一直堅守在川東老家,根本就沒有出歸過達巴路口,達巴路口心靈驛站都希望您能把自己和自己身邊人親身經歷的感人故事講述出來……

作者簡介

符文桾:筆名文桾、伍心銘、聞君等。男,1968年11月出生於四川,現定居北京。資深圖書出版策劃人,業餘詩人、作家。中國毛澤東思想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散文詩作家協會全委會委員、世界漢詩協會會員。現為中國財富出版社學術著作編輯室副主任、《文學新視界》期刊策划出品人、《達巴路口心靈驛站》誦讀微刊主編。

作品散見於全國各大網站及各類報刊,被收錄多種文學選本,並多次獲獎。曾策劃主編原創並出版圖書百餘種。

《達巴路口心靈驛站》投稿須知:

1、反映川東地區在外遊子、學子,留守老人、留守兒童、留守婦女心聲的故事類散文或故事、微型小說。字數限定在1000至2000字以內。

2、作品須原創,未在其他微信公眾平台刊發過。

3、作品須積極向上,講正氣,充滿正能量。

4、附200字以內作者簡介和1-2張生活照以及詳細通聯方式。

監製:十二萌 主編:文 桾

顧問:劉輝(文軍) 許慶勝

李治 彭殿基 譚波 蔡詩華

(以姓氏筆畫為序)

- The End -

圖片來源於網路

原創作品授權發布(公眾號轉載需授權)

達巴路口心靈驛站面向川東地區文學愛好者、朗誦愛好者長期徵稿

歡迎置頂達巴路口心靈驛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達巴路口心靈驛站 的精彩文章:

童年的家鄉宛若蜻蜓戲水一般在記憶里晃來晃去。參賽入圍作品展播

TAG:達巴路口心靈驛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