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警惕!別陷在「因為愛卻忍不住控制孩子」的怪圈裡!

警惕!別陷在「因為愛卻忍不住控制孩子」的怪圈裡!

一個朋友跟我吐槽,覺得自己魔怔了——原來,她以前是彈性工作制,有很多時間陪娃,但前陣子公司制度改革,開始朝九晚五。因為看不到孩子,就各種擔心,先是給家裡裝了攝像頭,後來發現有死角,又給孩子買了個電話手錶,用來讓她隨時監聽的,只要她願意,可以一整天在線聽著從孩子身上發出的聲音。一有什麼風吹草動,就會控制不住地給打家裡打電話,家裡幫忙照顧娃的老人雖說沒直接說,但也委婉提出過幾次,讓她安心上班,她也覺得是一種病,但就整天擔驚受怕的。

她也知道自己算是一種病態了,但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剛好我之前剛看了一部叫《黑鏡》的系列劇,其中一集方舟天使(ArkAngel),談論的就是這個話題,所以想藉此分享給她的同時分享給大家。

之前我也不止一次提過,我的爸媽都屬於「控制型」的家長,所以儘管我從小到大都是外人眼中的「乖孩子」,但是其實有著常人無法感知的困擾,比如有時候過分地考慮他人的感受,做著「老好人」,卻又未必被人理解。更要命的是,我都成為孩子的媽了,內心深處依然隱藏著不易察覺更為深遠的叛逆……

放縱控制欲,毀了孩子

《墨鏡》講述的是「直升機式父母」控制孩子的家庭倫理故事。

媽媽因為女兒薩拉的一次走失經歷,整日擔心她再次走丟。於是她帶著孩子到了一個科技公司,給孩子大腦內注入一種物質。

這種物質可以和手持終端保持通訊,媽媽只要通過手持終端即可實現7*24小時「隱身跟蹤」模式,隨時知道女兒身體的各種情況。

更厲害的是,還有「和協」功能,可以把女兒看到恐怖、血腥、暴力等令人感覺不愉悅的畫面過濾,變成馬賽克,連聲音都處理掉。她認為這是絕對安全的保護方式。

從此女兒遇到的所嚇人的東西都變成了一團沒有聲音的馬賽克。路邊的一條大狗都會被打上馬賽克。

但是慢慢的,有些問題已經顯現出來了。

比如外公在家時突發性疾病倒地抽搐↓↓↓

薩拉看到的畫面是這樣的↓↓↓

所以儘管外公倒在地上求救,薩拉卻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也不知道該做什麼。幸好媽媽及時發現,沒有釀成悲劇。

後來,外公去世了,媽媽哭得很傷心,但小女孩很茫然,感不到悲傷。同時,她看到媽媽的臉是一團馬賽克。

孩子畢竟會長大,到了外面,她還是發覺有些不一樣了。

她讓男同學描述給她聽血腥畫面是什麼樣的↓↓↓

不過男同學也被打碼了↓↓↓

終於有天女兒同學在看暴力視頻,女孩看不到,請同學給她描述,同學的臉變成了一團馬賽克。

女孩畫出了同學描述的內容,畫面變成了馬賽克↓↓↓

她用鉛筆戳自己的手,結果手也變成了馬賽克↓↓↓

女兒失控了,瘋狂自殘↓↓↓

發現媽媽一直在監控自己,女兒跟媽媽廝打起來。媽媽倒在地上,變成了一團馬賽克。

直到控制屏被打壞,女兒才發現媽媽滿臉是血。

女兒害怕,離家出走了,搭上了一輛油罐車。媽媽醒來後發瘋地找,但女兒已經不會回來了。。。

這顯然是個悲劇,也是給「直升機式」爸媽的一個警示——

不要為了保護孩子,控制孩子看到、接觸到的一切事物,不斷放縱自己的控制慾望,這終將會親手毀掉一段本應美好的親子關係。

一不小心,過度保護造成孩子說話晚、社交有障礙

一個從事早教工作的朋友跟我講過一件事,她說,她教過的一個說話晚、社交有障礙的寶寶。當時寶寶兩周七個月,只會叫爸爸媽媽,完全不跟別的小朋友玩,父母很擔心,帶孩子去醫院檢查了,醫生說孩子沒有任何問題。

朋友在觀察時發現,這個寶寶幾乎沒有自己探索的時間和空間,家人寸步不離跟著,孩子沒必要說,一轉頭、一抬手,大人什麼都弄好了。旁邊有小朋友一靠近,家人就很緊張,生怕寶寶被欺負了。

孩子是需要在挫折和衝突中認識自己,認識自己與他人關係的。就像上面這個寶寶一樣,大人不必要的幫助剝奪了孩子語言、認知、社交、甚至大腦的發展。

威斯敏斯特大學政策研究所(PSI)研究發現,直升機式父母嚴重影響了孩子學習基本的生活技能。登在《兒童與家庭研究》上的另一項研究發現,直升機父母會讓孩子更不滿意自己的生活,甚至有研究發現直升機式教育和孩子抑鬱水平之間的相關性。

還有個朋友說,她前婆婆是一個控制欲很強的媽,大事小事婆婆都要管,連她前夫穿什麼樣的內褲都是她婆婆準備好的。有好幾次,她正換衣服,只穿著內褲,她前婆婆就闖進來了。他老公更是不避諱,甚至洗完澡光著身體從他媽面前走過。因為這些問題總吵架,最後離婚了。

GIF

雖然我們給了孩子生命,但孩子是一個獨立個體,有被尊重的需要。過多的保護模糊了父母和孩子之間的界限,造成很多家庭危機。這些過度控制孩子生活的父母自己又過得如何呢?

美國兒童發展研究中心指出,「直升機」父母經常會因孩子的成功或失敗,而有過度的憂傷、哭泣,有較多負面的想法、較少的愉悅與生活滿意度。

正是這樣,真心覺得《黑鏡》這集適合當教育片播給所有要當父母的看看,也許你本能的以為那是愛,但卻無意識地變成了控制孩子,那是件很「悲哀」的事。

孩子非因你而來,他只是藉助你來到這個世界

源於自己原生家庭的影響,我會忍不住去「管束」OK。

就像OK一歲多,有一次我和OK爸帶OK下樓,到了單元1樓門廳這裡,有兩條路可以下去,一條是正常的樓梯走下去,一條是斜坡走下去。OK選擇了斜坡,我就在後面追上他拽著就他改了方向,「你跟我走樓梯」。OK著急得哇哇大哭,我想走斜坡,我說「不行,斜坡太危險」。OK爸走上來說,你幹嘛那麼強迫,他想走,就讓他試試,他可以的,不放心,我們就拉著他。

是的,這一點上我是很感謝OK爸一家的,尤其是婆婆,她是她那一代里為數不多非常講究「界限感」的。所以我也很有意識地和自己對話,勸慰自己不用「控制」得太多。

孩子天生就具有強烈的自我保護意識,只要你相信他,放手讓他探索世界,同時在一旁稍加提醒,這反而是安全的。如果對孩子保護過度,他完全沒有機會接觸任何危險,這才是最大的危險。

OK一起玩的小朋友里,有一個特別膽小。有次我們結伴一起去科技館玩,科技館裡幼兒區有一塊區域是孩子通過一張網爬到上面的平台上去。別的孩子都在上面瘋玩了,這個孩子躲在媽媽旁邊說:「我膽小,我害怕。」媽媽怎麼鼓勵都不行。孩子小的時候,大人保護得過多,怕摔著怕跌著,長大了孩子自己都會認為自己不行了。

所以,我們別害怕因為自己的失職而使孩子們受苦,提醒自己適當放手,在安全的範圍內,讓孩子自己拿注意,自己解決問題,為自己的選擇承擔責任。

別以為,當了媽媽的我們,強大到可以一直保護這個小生命。最終,我們都是要離開的,所以好的教育不是一味的保護,是引導並陪伴孩子,一起面對成長中的問題

最後送上紀伯倫那首很著名的詩,也是OK幼兒園入口處背景板上就展現給各位爸媽的:

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

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藉助你來到這世界,

卻非因你而來,

他們在你身旁,

卻並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

卻不是你的想法,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媽咪OK 的精彩文章:

這款全能擦拭紙,可以把廚房、客餐廳、衛生間、衣帽間的衛生全包了!一張不到7毛錢,從此告別油膩臟抹布!

TAG:媽咪O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