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民英雄紀念碑的第一幅浮雕究竟是什麼內容?憑什麼排第一?

人民英雄紀念碑的第一幅浮雕究竟是什麼內容?憑什麼排第一?

作者:張憲文 蜚聲國際的中國近代史泰斗,南京大學榮譽資深教授,季我努學社榮譽社長,季我努沙龍講演嘉賓。

清朝統治階級內部關於如何對待鴉片問題展開了針鋒相對的討論。有兩種相反的意見發表,一種是弛禁論,一種是嚴禁論。弛禁論的代表者是中央政府的太常寺少卿許乃濟。

虎門銷煙浮雕

嚴禁論的代表是鴻臚寺卿黃爵滋。1838年6月,黃爵滋奏請嚴禁吸食鴉片,他建議,皇帝頒下諭旨,限一年內戒煙,如一年後仍然吸食,是「不奉法之亂民」,可以處以死刑;文武大小各官如逾限吸食者,應照常人加等,子孫不準考試;「其地方官署內官親幕友家丁,仍有吸食被獲者,除本犯治罪外,該本管官嚴加議處」道光將黃爵滋奏摺批轉各地討論,並且很快收到了各地督撫將軍大臣的議復奏摺29件,除林則徐等八位督撫同意黃爵滋重治吸食的意見外,其餘主張加重處罰,但不必殺頭;還有19人主張禁煙的重點在查禁海口,切斷毒源,而不同意重治吸食。林則徐的奏摺,不僅分析了鴉片泛濫對社會經濟的破壞,駁斥了反對嚴禁吸食的種種主張,明確指出法當從嚴:「若猶泄泄視之,是使數十年後,中原幾無可以禦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 1839年6月,清政府吸收這次討論的精神,本著法當從嚴的原則,制定了《嚴禁鴉片煙條例》,對興販、吸食鴉片者,按罪行輕重,定出了斬立決、絞監候等各等處分。這個條例,基本上採納了黃爵滋和林則徐的主張。

林則徐雕像

1838年10月,道光命令將兩年前提出弛禁主張的許乃濟降級、退休。11月,召湖廣總督林則徐進京,任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節制廣東水師,趕赴廣東查禁鴉片。1839年3月,林則徐到達廣州後,立即與兩廣總督鄧廷楨、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等整頓海防,嚴拿煙販,嚴懲受賄買放的水師官弁。他在詳細了解了鴉片走私活動情況後,通知外國商人在三天內將所存煙土全部交出,聽候處理;他要求外商申明:「嗣後來船永不敢夾帶鴉片,如有帶來,一經查出,貨盡沒官,人即正法,情甘服罪」,同時宣稱:「若鴉片一日未絕,本大臣一日不回,誓與此事相終始,斷無中止之理。」

禍國殃民的鴉片

禁煙行動在廣州雷厲風行。1839年4月至5月,英國、美國鴉片商人共呈繳煙土一萬九千多箱,約計118萬多公斤。林則徐下令將所繳煙土在虎門海灘公開銷毀。從6月3日起開始銷煙,銷毀行動延續20多天。虎門銷煙是中國政府發起禁煙運動、維護國家主權的一個勝利。這個勝利向世界表明中國人民的道德心和反抗外國侵略的堅強意志。天安門廣場上人民英雄紀念碑的第一幅浮雕,就是1839年6月3日虎門銷煙的莊嚴場面。

編輯:南京師範大學近現代史碩士生 雷曉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康狄的朋友圈 的精彩文章:

北洋艦隊為何大敗?不要 「罵」李鴻章和慈禧了,罪魁禍首是他!
早在《南京條約》之前,清政府與英國就簽訂過一個不平等條約!

TAG:康狄的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