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馬東、李誕、Papi醬:為什麼這些越歡樂的人,底色越悲涼?

馬東、李誕、Papi醬:為什麼這些越歡樂的人,底色越悲涼?

馬東的《奇葩說》和李誕的《吐槽大會》,可能是這幾年注意力和耐心極度下降的我,追的為數不多的2個綜藝。

對他們的個人魅力越著迷,就越想探究嬉笑浪蕩假不正經的背後,到底藏著怎樣深沉的靈魂?《十三邀》應該是這樣一個能把他們「挖」出來的節目。

一個是60後知名主持人、愛奇藝內容官、米未創始人、著名相聲演員之子、割掉眼袋拚命裝「嫩」的老頑童。一個是80後詩人作家 段子手、脫口秀演員、節目策劃人、笑果文化創始人、嗜酒如命又信佛的文藝青年。

一前一後出現在許知遠的對話節目中,相差十幾歲,同樣做大眾娛樂人,同樣活躍在當下名利雙收,同樣看起來瀟洒不羈笑嘻嘻,卻讓人感到無限的悲涼。

馬東說「我的底色是悲涼」,李誕說「一切無所謂,人間不值得」。

如此悲涼而對世間不報希望的底色,是命運使然,還是天性如此?


兩代人的命運

馬東的「大器晚成」

80年代,馬東中學畢業遠赴澳洲,學習計算機,而骨子裡卻是酷愛《紅樓夢》、《三國演義》的文藝青年;十幾歲要學習獨立生存,幾乎打過了所有的工,最著名的是去洗睾皮子;25歲拿到澳洲綠卡,又毅然回國重新學習製片,進入電視行業;後來主持湖南衛視的社會調查類節目《有話好說》,因為觸及同性戀話題,最後被下架。

後來,被擊碎又重新成長的馬東,最後在央視最高做到了春晚的語言類總導演。40多歲的時候,馬東辭職,說是要把自己「清零」,轉頭擔任起愛奇藝的首席內容官,創辦了爆紅的《奇葩說》成為網綜鼻祖。2年之後卸任,以近50歲的年紀,帶著一幫90、00後的奇葩小孩兒,創立米未傳媒,搞起了大熱的內容創業、知識付費。

如果說在澳洲求學的馬東是迷茫、孤獨、窘境和邊緣感;初出茅廬時,是內心情懷、追求真相與社會法則之間的衝突和平衡;最後到《奇葩說》的嬉笑調皮、花式廣告滿天飛,和精明的社會商人,則顯然已經學會把自己深藏,用幽默戲謔和不正經包裝自己,坦然擁抱「各式各樣的顏色」,也收割著年輕人的智商稅。

李誕的「年少成名」

相比於馬東豐富而曲折的命運,生於80後的李誕,名利和頓悟似乎要來得更早一些。沒有家庭背景、學歷背景可言,顏值也沒得說,也就剩下一點兒寫作的才華,還好生在這個網路發達、娛樂至死的時代。

李誕在大二的時候,看到自己寫的段子在網上滿天飛,就意識到自己火了。有廣告找上門來,發條微博廣告就能拿1500塊。可是李誕像所有憤世嫉俗的文藝青年一樣,清高啊,不屑啊,寧願躺在宿舍灌酒,覺得全世界都是傻缺。

後來懷揣新聞理想,去《南方人物周刊》實習,因為偶然目睹有記者因為跑春運口就可以不用排長隊拿火車票,忽然所有世界觀、價值觀就都崩塌了!原來道德潔凈的烏托邦不存在,沒有誰真正偉大,世界運行的法則就是這麼赤裸裸,很多追求原來沒必要,不值得。聰慧的李誕一下子就頓悟了,那還執著什麼,為什麼不跟隨世界的法則,趕緊讓自己運行起來?

運行起來的李誕,2012年北上,5年時間裡,從《今晚80後脫口秀》主持人王自健的幕後寫手,到估值12億的「笑果文化」創始人之一,到點擊播放量達20億的《脫口秀大會》、《吐槽大會》策劃人、脫口秀「藝人」,還是擁有兩本「滯銷書」的作家。


天性與自洽

馬東的「悲涼和色彩」

馬東雖然是相聲世家之後,但這個有名望的父親,對他的意義就是「我很忙,所以沒空管你」。據說,馬東出生的時候,馬季正在遭受批鬥,所以被寄養在親戚家,3歲第一次見到父親,怯生生地喊了個「叔叔」,這也是馬東生平唯一一次見堅韌的父親掉下眼淚。

因為父親總是忙,所以馬東有了很多在學校和家庭之間騰挪的空間,小時候的馬東就是屬於調皮搗蛋那一掛的。只不過老一輩藝術家畢竟家教嚴格又有言傳身教的影響,馬季送年少的馬東獨自闖蕩澳門時,用自己十三歲闖蕩上海當學徒的經歷,鼓勵馬東「男子漢應當獨自闖蕩,外面的世界很大,很花哨,要嚴於律己,別忘記本分。」 80年代的中國還很落後,馬東就像一個鄉下人進城一樣,在澳洲開始學會生存和成熟。

家世的光環和牽絆、少年的求學經歷,使得馬東必須像個正經人一樣,正義、沉穩,央視也需要這樣的馬東。反而是近幾年活躍在綜藝里的馬東,不斷釋放出骨子裡的幽默基因。賣萌搞怪開車割眼袋,穿著花哨的衣服敲木魚,跟著年輕人一起撒歡胡鬧。

馬東除了被冠以精明的商人之外,還以特別能包容著稱,包容能玩能作的自己,包容不一樣的思想,不一樣的人。當然也只有這樣包容的馬東,才能辦出這麼「鬧」的《奇葩說》。

馬東年輕的時候在真相與表達尋求平衡,現在則在娛樂至死和保持底線之間走鋼絲。許知遠這些5%的精英知識分子所憂慮的時代歷史、文化真理、世界改變,馬東能懂;而剩下95%僅僅是追求活著和娛樂的普羅大眾,馬東也願意去用他們能接受的方式,傳播和開啟一點民智。

蔡康永評價馬東是「雄韜偉略」,馬東自認為是「底色悲涼」。他把這100%的陽春白雪、下里巴人都容納吸收進來了,他愛讀《紅樓夢》,認可歷史文化的積累,也擁抱技術的進步,他迎合年輕人的話語,他喜歡一切新鮮的人、事物,這些被他稱為「各式各樣的色彩」。

馬東,就是把自己抹平成一張空無一色的「白紙」,任由什麼人都上來塗抹一番,他不反抗,照單全收。因為對馬東來看,這沒有什麼好反抗的,一切積極的向上的反抗都是可笑的。而對於一個底色蒼白的人來說,源源不斷的新鮮感和斑斕色彩所帶來的刺激,能讓他感到更幸福一點。

李誕的「虛無和歡樂」

李誕,小時候也是很淘氣,經常在節目上拿挨老爸打調侃。小時候也經歷父親工作的礦廠由盛轉衰的落敗,中學開始叛逆,讀書寫詩文青,覺得總考第一沒意思就放棄學習。大學從草原到廣州上學,就為了離家遠遠的。仍然活在自己的憤怒和頹廢里,酗酒,每天有5個小時把自己灌醉,因為這樣就不覺得那麼喪了。頹廢到覺得什麼都沒有意義,都無所謂,一個月掙3,400千,喝著3塊錢的啤酒很好,身價好幾億的也就那麼回事。需要人逼著踹著才能走,現在這麼拚命地做節目賺錢,只是想增加可以「視金錢如糞土」的底氣。活到後面可能會出家,人生最後可能是喝酒喝死的。

『喪』的如此直率的李誕,從憤怒到和世界和解,學會自洽。可能真的是有佛學的慧根,就是不需要特意去經歷什麼,就可以把什麼都看透,都放下,即所謂年少就可以說出「人間不值得」的絕望。所以不較真,不爭取,不區別,也不願給誰添堵,因為覺得沒必要。沒有人能夠真正做自己,都是為別人而活,那為什麼不給大家帶來快樂?

李誕說最想呆的是,自己寫作的那個世界。在這裡他是真正的自由,不用考慮彈幕、賺錢、名利這那。可是在真實的要被別人踹著走的現實世界,他要佯裝大笑,要向金錢、勢力低頭,因為覺得「無所謂」,這壓根不重要。可是,在當看到還有那麼一些人在堅持,像許知遠這樣活在自己的價值體系里時,他會隱隱覺得自己「不正義」。這僅存的一點「羞恥感」和掙扎,有時能在李誕的吐槽里捕捉到。相比於95後簡單直接的池子,李誕的吐槽明顯更有深度,能透露出經歷之後對社會和人性的深刻思考。儘管總是要以戲謔的方式迴轉,可他,畢竟還在傳達著一些堅持和信仰的東西。

對於李誕這樣一個被「虛無感」包圍,隨時準備煙消雲散的徹底悲觀派。他為自己找到的自洽方式,就是讓大眾歡樂。我們誰都不能做自己,李誕不能,王思聰也不能,既然全都是為別人而活,那為什麼不為別人帶來歡樂?所以李誕把絕望的、虛無的自己丟開,憑自己一點創作才技能,讓大家哈哈一笑。哪怕自己當年再鄙棄的「蠢人」,現在也願意逗他一樂。

李誕說幽默的意義在於恐懼解除。那如此依賴「幽默和歡樂」的李誕,不知道是不是也能解除那些深埋於心底的恐懼?


我們的平凡之路

馬東說:我們從未有過精緻,娛樂是人的本能。看到那些特別嚴肅的、積極的人,就特別想樂,有人提到「大善」這樣的詞,就覺得可怕。所以他把像高曉松、蔡康永這些優雅地、高級的,把肖驍這樣真實地、淺薄的,都吸納進來,融化掉了,成就了他的雄韜偉略。

李誕說:任何一個年代都追求淺薄的快樂,清朝是,唐朝也是。看到那些崇高的、偉大的東西,就想把他們拉下來,想沖他們扔雞蛋。所以他就要用粗俗的笑話段子,去解構嚴肅,去嘲諷真善,去迎合大眾歡樂,也成就自己「為別人而活」的無意義。

還有一個以吐槽和幽默受大眾歡迎的網紅,Papi醬,其實也是中戲研究生畢業的敏感知識分子。在姜思達《透明人》的採訪中,她說更希望自己到達一種「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我想這是她這樣一個心底藏著悲傷,卻要笑給別人看的矛盾現狀,所要尋求的和諧和自處吧。

無疑他們都是天才,敏感、優秀。這樣的人,會因為感受到更多痛苦而成就偉大,像海子,像梵高。也有可能,聰明地找到自洽的方式,用幽默荒誕和漫不經心,在世俗活的遊刃有餘,像馬東和李誕。當然還有另外一個說法,說幽默本源上還是來自對生活的深情和熱愛。是深情還是無情,我可能也更願意相信是前者。

不過回歸到平凡如我,不夠敏感,不夠優秀,可能是經歷,也有可能是少年讀《紅樓夢》的禍害,年紀輕輕卻又死氣沉沉,想喪而頹地放逐自我過殘生,又不得不背負責任和壓力,假裝積極向上,喜歡生活,其實也只是用嬉笑放蕩無所謂,來挑釁生命給我的意義。

Papi醬說過一句話,大意是「當你身邊一個特別開心的人,突然像你吐露悲傷,千萬不要大意,他們一定是因為自己撐不住了」。

悲傷的人們,總需要為生命找尋一個出口,因為泛濫的消極情緒會遲早將自己淹沒。馬東、李誕和Papi醬,這些敏感而有才華的人,最終選擇用幽默、放蕩來發泄。

也希望,曾有過絕望的你我,終有一天也可以找到那麼一點意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陳軒 的精彩文章:

政治、資本、流量,劉強東背後的每個女人都不是吃素的!
美國中情局揭秘:希特勒曾是個安靜體面的小孩!

TAG:陳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