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館藏·文獻」美國針灸同中國針灸的比較
美國針灸同中國針灸的比較
摘自《美國針灸手冊》
針灸從業者
美國:絕大部分針灸業者是專業針灸師,並沒有醫師(MD)資格,有小部分醫師使用針灸。
中國:絕大部分針灸業者是中醫師,具有醫師資格,有小部分西醫師和非醫師使用針灸。
針灸師的教育背景
美國:專業針灸師需要3~4年的針灸學校學歷,西醫師一般需要200~300學時的針灸課程。
中國:中醫師或針灸專業醫師需要5年中醫學院學歷,其中有數百學時針灸課程,西醫醫學院也有少量中醫課程。
針灸執照
美國:絕大多數州已經有獨立的針灸管理法,並規定只有持有本州發放的針灸師執照的專業針灸師,或具有針灸許可的執照醫師才可以在該州的管轄範圍內行醫。
中國:畢業於中醫學院和西醫學院的醫師,及其他具有醫師資格的醫務工作者都可以使用針灸。很多基層醫療機構並無嚴格的針灸許可規定,針灸常被視為民間療法,在家庭中也常有使用。
執照針灸師資格
美國:各個州有所不同。大多數州要求專業針灸師必須有2~3年以上的針灸或中醫專業學歷,其中有2000~3000學時同針灸有關;對於執照西醫師,一般要求200~300小時針灸課程證書,其中還要有臨床實踐課程。少數州對執照西醫師使用針灸沒有課程要求。
中國:從事針灸者大多數為中醫學院畢業或具有其他醫學資歷。除此以外,針灸醫生一般需要有醫師資格,並經過長期的臨床學習、實踐、跟師學徒等,才能被所在醫療機構和患者認可。
針灸法律管理
美國:頒布針灸法的州都有獨立的針灸管理委員會,也有的州由醫學管理委員會代管,負責資格審查、發放執照、處罰和繼續教育等與針灸相關等事宜。
中國:沒有獨立的針灸法律,針灸同其他醫學療法管理基本相同,針灸行醫管理歸政府醫療管理部門,包含在中醫法和中醫管理範圍內。
針灸師的醫療責任
美國:針灸師的責任主要是根據病人主訴的疾病診斷,辨證和選擇穴位,對病人施行針灸治療。針灸師在美國沒有醫師具有的疾病診斷權和藥物處方權,一般不能開化驗單和診斷檢查,也不能做手術。一些州規定,針灸師只能治療經西醫醫師診斷過的病人,也有個別州規定針灸師治療的病人必須經西醫師轉診。
中國:由於針灸師大部分是執照中醫師或西醫師,一般具有疾病診斷和藥物處方權,可以開化驗單和診斷檢查。針灸醫師經常採用多種方法治療,包括西醫療法。
針灸針的使用
美國:一次性無菌針灸針已經普及應用,幾乎沒有針灸師使用重複消毒針灸針。最常用的型號為:0.5~1.5寸長(1寸=12.5mm)、32~36號粗(直徑0.28~0.18mm)的不鏽鋼針灸針,一般帶有塑料進針管。有的針表面塗有光滑材料,注重無痛進針法。
中國:大多數針灸師使用重複消毒針灸針,一次性針灸針還不普及。針灸針較美國為長且粗。最常用的型號為:1~5寸長、26~28號粗(直徑0.45~0.38mm)的不鏽鋼針灸針。使用針灸針注重刺激量和針感。
醫療專業人士從事針灸
美國:除了專業針灸師和醫師外,美國還有很多醫療專業人士使用針灸,比如整脊師、牙醫、護師、獸醫。
中國:除了中醫師和西醫師及少數獸醫外,其他醫療專業人士使用針灸不多。
電針和艾灸
美國:電針經常使用,但艾灸較少使用。
中國:電針和艾灸都經常使用。
中藥與針灸
美國:大部分針灸師僅使用針灸療法,少數針灸師接受過足夠的中藥訓練,即使使用中藥者,也以中成藥和沖劑為主。
中國:醫生經常是針葯並用,大多數針灸醫生通曉中藥,臨床上經常配合針灸治療使用各種中藥,包括中成藥和草藥水煎劑(湯藥)。
常用針灸治療的疾病
美國:各種急性和慢性疼痛病症、抑鬱症、焦慮症、不孕症、過敏症、戒毒、減肥、癌症相關癥狀等常見病。
中國:神經、肌肉、骨關節系統疾病為主,中風、面癱、各種急慢性疼痛等常見病。
針灸手法
美國:大多針灸師用針管進針,手法比較簡單,較少用各種刺激手法。
中國:各針灸醫生手法差別很大,不用針管,強調各種手法,以臨床經驗為重。
針灸針感
美國:大多數針灸師在針治療中只尋求病人有微弱針感,無痛或微痛為準,醫生十分重視病人的感覺。
中國:大多數針灸師在針治療中只尋求病人有中等或較強的針感,認為輕微疼痛是正常現象,鼓勵病人忍耐針灸的不適感,強調針感是療效的前提。
針灸治療環境
美國:患者一般脫掉外衣,躺在治療床上,每個患者都有單獨治療間,安靜且溫度適宜,或配合音樂及調暗燈光。注重保護患者隱私。
中國:患者或坐或躺,經常是多人共用房間,診室同治療室不分開,一般不夠安靜。對患者隱私保護不夠重視。
留針時間
美國:一般30~40分鐘,很少有不留針治療。
中國:一般20~30分鐘,經常有不留針治療。
針灸及放鬆療法
美國:針灸時,要求患者處在放鬆狀態,有些患者甚至可以進入睡眠。放鬆和入靜是針灸治療的一部分。
中國:針灸時,一般不要求患者放鬆,因為環境限制,大多數患者很難放鬆。放鬆和入靜並非常規針灸治療的內容。
針灸頻率和療程
美國:通常每周治療1~2次,10次左右為一療程。
中國:通常每1~2天治療一次,10次左右為一療程。
針灸患者
美國:患者大多數為白領階層,針灸患者受教育水平明顯高於平均醫師門診患者水平。
中國:患者來自各階層,低收入人群接受針灸較多,針灸患者為平均教育水準。
針灸師分布
美國:針灸師多在大城市和近郊,以東西兩岸為多。
中國:針灸師在城市和鄉村都有,遍布全中國。
針灸收費
美國:每次針灸費用大約30~100美元
中國:每次針灸費用大約0.25~2美元
針灸師年收入
美國:大多數稅前年收入3萬~12萬美元
中國:大多數稅前年收入1500~8000美元
私人針灸診所
美國:很多,是主要行醫模式。
中國:較少,非主要行醫模式。
醫院裡的針灸醫師
美國:較少,非主要行醫模式。
中國:很多,是主要行醫模式。
針灸研究機構
美國:極少專門針灸機構,較多醫學針灸研究項目。
中國:有國家和各地多層次的專門研究機構。
專業針灸雜誌
美國:經常發表針灸論文的雜誌少於10種。
中國:經常發表有關針灸論文的針灸和中醫藥雜誌有幾百種。
針灸專業學會:
美國:有針灸、中醫、東方醫學等專業學會,州政府註冊,多為獨立非營利團體。
中國:除了針灸學會外,還有中醫學會也設有針灸分會,並設有國家、省、市等分會,需要在政府註冊。
醫療保險
美國:一些私立保險公司和個別州的保險支付針灸治療費用,有的保險公司只支付某些病症(如:噁心嘔吐、關節炎、疼痛等)費用,並限制每年治療次數(比如10~20次)。聯邦老人保險(Medcare)目前不支付針灸費用。
中國:公費醫療和醫療保險均支付針灸費用,但花銷的額度有限制,針灸治療的價格由政府控制。
針灸師誤醫保險
美國:大多數州規定針灸開業者必須購買賠償額為百萬美元以上的誤醫保險,由於針灸治療風險較低,針灸師保險費比較西醫醫師行醫保險要低很多,相差可達10倍以上。
中國:針灸醫生尚無誤醫保險制度,針灸醫療事故率也比其他專科為低。
針灸商業
美國:針灸已經成為獨立的商業職業,成為謀生的職業,有人投資開診所盈利。
中國:針灸主要是醫療服務系統的一部分,是醫療專業和職業,較少獨立經營。
以上比較表明,為了適應西方的患者需求、商業環境、醫療市場及文化背景,源於中國的針灸術在美國已經被全面「西化」。美國現行的針灸療法同中國當代的針灸療法在很多方面都有所不同。無論在東方和西方,針灸發展變化都要受到文化環境、社會變革、經濟利益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同古人發明針灸時所期望的有所不同,現代針灸術已經不僅僅只是治療疾病的一種手段。
從2002年以來,美國興起了一種「社區針灸診所」(Community Acupuncture Network),到目前已經有了幾十家「連鎖店」。同一般針灸診所的不同之處是,社區針灸診所為大眾提供方便、快速及廉價的服務。所收的診費只有普通診所的一半左右。
但是,一分錢一分貨,患者到社區診所就醫遠沒有普通診所那樣舒適,不能享有每人一個房間的待遇,病人一般要坐在椅子上接受針灸治療,很多病人在診室里坐成一圈,不需要脫去衣服,互相也沒有太多隱私。
診所預約一般安排得很滿,每10分鐘就接診一個病人,由於價格關係,病人接受治療的頻率比普通診所要高。還有一些慈善機構開設的診所,靠捐贈和義工維持運行,為退伍軍人、老年人、低收入者或艾滋病和戒毒患者提供免費針灸服務。
有人評價,這樣的美國社區診所同中國內地公立醫院的針灸科很相似。很明顯,除了不能充分保護病人的隱私以外,此種針灸方式還不能讓病人在治療中充分放鬆,對針灸治療一些疾病的療效會有影響。此模式是否能被西方廣大普通患者所接受,是否能在經濟上取得成功,尚有待進一步觀察。


TAG:太和文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