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還原卧龍保護區大貓熊重回野外、最後一張不經意間萌翻了眾人

還原卧龍保護區大貓熊重回野外、最後一張不經意間萌翻了眾人

幼貓熊被貓熊裝騙到了嗎?卧龍核桃坪中心的工作人員希望如此。圈養繁殖的貓熊在這裡接受野外生活訓練,並儘可能避免與人類接觸, 即使是罕見需要肢體碰觸的檢查也不例外。

工作人員口中的「熊貓爸爸」張和民與2015年在碧峰峽熊貓基地出生的幼熊一起入鏡。「有些當地人說大熊貓有神奇的力量,」主導中國許多熊貓保育工作的張和民說:「對我來說,牠們純粹代表美麗與和平。」

完成野放訓練的張想準備好迎接自由,在2013年於栗子坪自然保護區內踏出第一步。張想是放歸計畫展開後第一隻野放的母熊,從追蹤項圈的訊號判斷,牠現在過得很好。

高曉文與花豹模型合影。卧龍保護區的飼養員利用花豹模型訓練幼熊,讓牠們知道要害怕牠們在野外最大的天敵。幼熊對這個「掠食者」以及其吼叫聲錄音的反應, 有助於飼養員判斷牠是否準備好獨立生存。

卧龍保護區的飼養員在華姣完成野外訓練以前,運送牠去做健康檢查。保護區內的棲地也保護小熊貓、雉雞、毛冠鹿和其他因為大貓熊保育而受益的物種。

三個月大的幼熊在碧峰峽熊貓基地的育嬰室里睡覺。產下雙胞胎的母熊通常無法兼顧兩隻幼熊。飼養員會定時讓幼熊輪流在母熊身邊以減輕母熊的負擔,並確保每一隻幼熊都能被人類和母熊照顧到。

剛出生的貓熊寶寶眼睛看不見、身上幾乎沒長毛、嘴巴吱吱叫、體型只有媽媽的1/900,需要悉心呵護,但不用持續太久:貓熊是成長速度最快的哺乳動物之一,剛出生的第一個月,體重可以從0.1公斤增加到1.8公斤。

在碧峰峽熊貓基地里,這對貓熊在飼養員的觀察下進行交配,跟在野外能享有隱私的情形大不相同。熊貓基地的工作人員正在設法讓貓熊能有自然的繁殖行為,比如氣味標記、挑選配偶以及公熊間的求偶競爭。

在卧龍保護區的大型森林圈地內,貓熊飼養員馬力和劉曉強聆聽是否有從接受野放訓練的貓熊身上發出的無線電項圈訊號。追蹤訊號能讓他們知道幼熊在山上較險峻地形中的生活情形。

16歲的大貓熊「曄曄」趴卧在卧龍自然保護區保育中心的野外圈地內。「曄」這個字代表日本和中國,象徵兩國之間的友誼。曄曄的幼仔華妍正在接受野放訓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無事小神仙 的精彩文章:

中亞古老文明艾娜克佛教遺址搶救紀實
國家地理 圖片精選之動物篇·高清、最後這個吸引異性方式真特殊

TAG:無事小神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