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減肥 > 蘋果型身材,大肚腩怎麼辦?教你做好這一步,瘦得快

蘋果型身材,大肚腩怎麼辦?教你做好這一步,瘦得快

蘋果型身材是大肚腩的重災區

胡吃海塞這些年,國人體重增幅遠跑過GDP的增速。假如成年人體重指數(BMI)從25開始算超重,從30開始算肥胖那麼在我國肥胖和超重群眾居然佔了三分之一,這還是按美國標準。假如按日本標準,BMI從23開始算超重,25就算肥胖——那麼胖子至少半壁江山,虧得統計部門手下留情,給了微胖界人士一條活路!

胖子則分兩種:一種是一雙象腿威武雄壯的梨形,一種是肚子能捏成陽關三疊的蘋果形。中央肥胖、向心性肥胖、腹內脂肪堆積……這些令人云里霧裡的術語一言以蔽之,就是蘋果身材的大肚腩。

多大的肚腩才算「大肚腩」?

怎樣的肚腩才算「大」?最簡單的通行標準之一就是腰圍。美國國家膽固醇教育計劃(NCEP)認為男性腰圍102cm以上,或女性腰圍88cm以上,就是中央肥胖或者叫蘋果型身材。而美國疾控中心則認為男性腰圍臀圍比0.9以下算安全,腰圍大過臀圍則是健康警鐘。不論是腰圍參數,還是腰圍臀圍比參數,種種參數,不一而足,其實一個人倘若低頭不見五趾,多少也就心裡有數了。

一個大肚腩,兩種脂肪

要說肥肉長在哪兒才好?最正確的答案當然是——肥肉應該長在別人身上。萬一肥肉長在了自己身上,我們應該暗暗期盼:長在皮下總比長在內臟邊上強。一個大肚腩里包含了兩種脂肪:皮下脂肪和內臟脂肪。

用手能捏成把手的就是眾所周知的皮下脂肪,相比之下,對挺挺的大肚腩實體貢獻良多的內臟脂肪可算名聲不彰,然而它對健康卻影響更甚。

內臟脂肪深埋於腹腔內部,纏繞隱藏在諸多器官之間。倘若只把這些脂肪細胞當成懶怠動彈的肥油存儲倉庫,那是太過小覷了它們。實際上,內臟脂肪可以看做一個重要內分泌器官,它們製造分泌的許多物質對身體健康影響深遠——激素瘦素(leptin)可作用於食慾中樞,脂聯素(adiponectin)可以影響細胞對胰島素的反應,進而調節血糖。部分細胞因子則可能引發體內慢性炎症反應。正因如此,高高隆起的大肚腩已經成為代謝綜合征的診斷指標之一,而研究數據也多有顯示,中央肥胖與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膽囊炎、膽石症甚至老年痴呆高發都可能相關。

大肚腩是怎樣煉成的

長出大肚腩,大抵三種可能:一是遺傳,二是疾病,三是多吃少動。

從遺傳角度說,「人人生而平等」絕對是個謊言。首先男女就不同,體內雄激素雌激素之比越高,腹部脂肪越容易積累,所以將軍肚比將軍夫人肚常見,不過女性更年期後雌激素水平下降,腰圍就此吹起來的也不罕見。至於細微的遺傳背景差異更是可以導致有人「喝涼水也胖」。《自然》雜誌剛登了英法瑞士研究者的聯合發現,人體16號染色體上名為「16p11.2」的區域一旦丟失,肥胖風險立時變為正常人的43倍,真正是天生我材必發胖。

除了遺傳,下丘腦、甲狀腺、腎上腺等神經內分泌系統的疾病也可能引起代謝紊亂,導致繼發性肥胖。因此對於嚴重肥胖者,通常需要進行系列醫學檢查以排除疾病可能。

天生胖子或者病因性肥胖始終還是少數,大部分大肚腩,還是因著吃多了又懶怠動彈。人類食物匱乏忍飢挨餓幾萬年,託庇近百年化肥農藥之福,終於爬到食物鏈頂端睥睨眾生,過上了吃一碗倒一碗的好日子。沒想到,進化的腳步追不上生產力提高的翅膀。杜克大學醫學中心發現,久坐不動,半年內臟脂肪就能給你來個漲停板。腰間橫肉年年知為誰生,然後就聽見醫生冷聲說:體重/血糖/膽固醇水平超標。必須重新開始跟兔子似地啃著蘿蔔瘋跑——何苦來哉。

怎麼減大肚腩?

從能量角度,消耗多於攝入就能輕身。然而肉來如山倒,肉去如抽絲。越胖就越不想動彈,越不想動彈就越胖。越胖就越抑鬱,越抑鬱就越想吃。好不容易下決心禁口,結果餓到沒力氣運動……每個怪圈都像逃不出的惡性循環。雖然誰都知道減肥無非四字「多動少吃」,但這動是怎麼個動法?

目前公認的減肚腩方法其實還是那一個:強度低、持續時間長的有氧運動。快走、慢跑、打球、爬山、游泳、騎車都在此列……每天堅持運動半小時以上,一小時最佳。運動量可以逐漸增加,但必須量力而行。鍛煉結束後,正常的感覺應該是呼吸略快,微微出汗,身心自覺舒適。假如頭痛噁心臉色青白,就是過度疲勞,需要降低運動負荷。

萬事開頭難,消肚腩更是難中難。唯一的慰藉是,只要能堅持,鍛煉會是一件漸入佳境的事情。美國民眾鍛煉活動指南建議每周運動兩個半小時,可讓心臟病風險下降14%;如果能達到5小時,那麼心臟病風險下降20%。還有個好消息是,就算這些運動量都達不到,有運動總也比沒動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瘦美記 的精彩文章:

可自制的醋方子,吃吃喝喝瘦10斤,還瘦臉養顏
她用了白色減肥偏方:甩18斤,多年便秘走了

TAG:瘦美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