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中醫中藥,蘄蛇的功效及應用

中醫中藥,蘄蛇的功效及應用

蘄蛇為蝮蛇科動物五步蛇去除內臟後的乾燥體,又稱為白花蛇, 多在夏,秋二季捕捉,本葯氣腥,味微咸,以身干,個大,頭尾齊全,花紋斑點明顯者為佳,去頭和鱗,切段生用或灑炙,浸酒用。目前為人工養殖蘄蛇為藥用。

【別名】白花蛇,褰鼻蛇,蘄州白花蛇,花蛇。

【性能】甘,咸,溫;有毒。歸肝經。

【功效】祛風,通絡,定驚。 用於風濕痹痛,麻木拘攣,中風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抽搐痙攣,破傷風症,麻風疥癬,小兒急慢驚風。

【應用】一般用3~10g,

1、風濕頑痹,中風半身不遂:本葯具有走竄之性,性濕通絡,能內走臟腑,外達肌表而透骨搜風,為祛風濕常用藥。凡是風濕痹證均可用之。治療日久風濕頑痹,經絡不通,麻木拘攣,中風口眼斜,半身不遂,常與養血,祛風,通絡葯配伍,如:當歸,防風,天麻等。

2、小兒驚風,破傷風:本葯入肝,既能祛外風,又能息內風,風去側定驚,治小兒急慢驚風,破傷風抽搐,常與討好你面前止痙葯配伍,如:蜈蚣,烏梢蛇等。

3、風疹瘙癢,疥癬:本葯能外走肌表而祛風止癢,為皮膚風疹瘙癢證常用藥,常與祛風止癢葯同用,如:防風,刺蒺藜,白鮮皮等。治疥癬與荊芥,薄荷,天麻同用。

4、本葯可用於頭風疼痛,瘰癧,梅毒,惡瘡等。

【用藥注意事項】本葯有毒,慎用,對於孕婦及哺乳期禁用。

蘄蛇(圖片來源網路)

【現代研究】

本葯含有3種毒蛋白:AaT-Ⅰ,AaT-Ⅰ,AaT-Ⅲ,含有18種氨基酸成份及透明質酸酶,出血毒素等。有鎮靜,鎮痛,催眠,降壓,防血栓等作用。

【附方】

蘄蛇風濕酒:蘄蛇(去頭),桑枝,熟地黃,淫羊藿,側柏葉(鮮),稱釣風,馬尾松根(鮮,去粗皮),白勺,當歸,大血藤,麻口皮子葯,石南藤,桂枝,杜仲,續斷,木瓜,川牛膝,甘草,狗脊(去毛)等若等份浸酒。口服,一次15~30ml,一次2次。主治祛風除濕,通經活絡。用於風濕痹痛,骨節疼痛,四肢麻木,屈伸不利,腰膝酸軟,風濕性關節炎,腰肌勞損,跌打損傷後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現代健康與生活 的精彩文章:

中醫中藥,草豆蔻的功效及應用
中醫中藥,防己的功效及應用

TAG:現代健康與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