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如果在裝備不變的情況下,讓解放軍和日本打甲午海戰,中國會贏嗎

如果在裝備不變的情況下,讓解放軍和日本打甲午海戰,中國會贏嗎

中日甲午戰爭(1894年7月25日—1895年4月17日),是大清和日本在朝鮮半島、遼東、山東半島及黃海等地進行的一場戰爭。

甲午戰爭以1894年(清光緒二十年)7月25日豐島海戰的爆發為開端,至1895年4月17日《馬關條約》簽字結束,以中國戰敗、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告終。中國清朝政府迫於日本軍國主義的軍事壓力,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馬關條約》。

這場戰爭,清朝共派出63萬清軍參戰,3.15萬清軍陣亡,而日軍僅1.33萬人傷亡。

甲午戰爭的結果給中華民族帶來空前嚴重的民族危機,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另一方面則使日本國力更為強大,得以躋身列強。

日本在幾十年里將上述國策一以貫之,進行各方面的充分準備,前後實施了8次《擴充軍備案》。甲午戰前的幾年,平均年度軍費開支高達總收入的31%。1887年天皇下令從皇室經費中擠出30萬元作為海軍補助費,這筆錢雖然不算很多,但表達了最高統治者的決心,勢必對全國產生很大激勵。果然,在天皇的感召下,全國富豪紛紛捐款,一年就有100多萬元。這不僅增加了軍費,也極大地鼓舞了民心士氣。日本一面擴軍,一面派出大批間諜在中、朝活動,在甲午戰前繪成了包括朝鮮和我國遼東半島、山東半島和渤海沿線的每一座小丘,每一條道路的詳圖。日本就像一架製作精良的戰爭機器,時刻不停地運轉著,一旦時機成熟,便會毫不猶豫地訴諸武力。與之相比,清政府對國家安全形勢的判斷就顯得很不到位,對遭受侵略缺乏應有的預見和警惕。

一些有識之士,如兩江總督沈葆禎,台灣巡撫劉銘傳等看出「倭人不可輕視」,但朝廷和大部分政要對日本的認識還停留在「蕞爾小邦」的階段,「不以倭人為意」。在日本傾全國之力擴充軍備,戰爭危險日益迫近的緊要關頭,清政府反而放鬆了國防建設,以財政緊張為由,削減軍費預算,從1888年開始停止購進軍艦,1891年停止撥付海軍的器械彈藥經費。

由此看來,戰爭失敗的原因並不是我們的英雄北洋水師的將士們不奮勇殺敵,並不是沒有殺身成仁,馬革裹屍的勇氣,換做誰,都不可能打贏連炮彈都作假的戰爭,換做誰,都不能打贏一場沒有人民支持的戰爭,大家會所小編說的對嗎?

(圖片源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彈道無痕亦有痕 的精彩文章:

在戰時,現在的解放軍在作戰過程中都吃什麼,我們已經告別炒麵加雪的時代了
二戰德國黨衛軍和國防軍有什麼區別,為什麼可以槍斃黨衛軍俘虜

TAG:彈道無痕亦有痕 |